監督法第七條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監督職權的情況,向社會公開”。這是我國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人大常委會行使監督職權的公開原則,以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實現。同時,監督法還在第八條、第十四條等五處分別作了“向社會公布”的具體規定,進一步把公開原則細化并落實到各項監督工作當中,顯示了黨和國家打造陽光監督的勇氣和決心。
監督法頒布實施以來,如何在行使監督職權的過程中做好依法公開工作,成為擺在各級人大常委會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地比較多的做法主要有媒體宣傳報道、刊登公報、邀請群眾列席會議等。這些做法無疑都是十分積極有效的,但公開原則作為監督法確立的一項法律原則,是人大常委會履行監督職責的基本要求,必須深刻體現到監督工作的各個環節和方方面面,使之得以全面、準確貫徹落實。因此,我們有必要健全完善一些相關的工作制度,以制度為保障,促進依法公開工作的落實。
新聞發言人制度
我國的新聞發言人制度是在1983年為了滿足對外宣傳的需要建立起來的。多年來,基本上局限在國務院及其各個部門的對外宣傳領域。隨著形勢發展的需要,目前許多地方黨委政府也相繼設立了新聞發言人,并定期向民眾和社會各界通報工作情況和重大事項,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所謂新聞發言人制度,就是授權或指定專門的新聞發布人員,在一定時間內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時局的問題,舉行新聞發布會,或約見個別記者,發布有關新聞或闡述本部門的觀點立場,并代表有關部門回答記者的提問。新聞發言人一般由本單位、本部門的中層以上負責人擔任,就人大常委會而言,可以由常委會的秘書長、副秘書長或辦公廳(室)的主任、副主任擔任。設立人大常委會新聞發言人,有利于各項公開工作的統一協調管理、新聞宣傳的口徑統一、人大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和權威性。它不僅是向社會公開人大履行監督職責情況的需要,也是加強和改進人大新聞宣傳工作的需要。
會議公開制度
人大常委會是集體行使職權,舉行會議是人大行使職權最主要的方式。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一府兩院”的專項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聽取和審議執法檢查的報告等項監督工作,都是在舉行常委會會議過程中進行的。而常務委員會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的年度計劃、進行執法檢查的年度計劃,則都是經委員長會議或者主任會議討論通過的。因此,有關會議情況應當通過適當形式予以公開:
1.會議召開前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會議擬定的議題、議程;
2.通過新聞媒體或者互聯網對有關的常委會會議和主任會議進行全程公開直播報道;
3.會議期間舉行記者招待會,回答記者的提問;
4.會議根據需要設立旁聽席,允許我國具有政治權利的公民甚至適當的外國公民,旁聽有關的常委會會議和主任會議;
5.允許新聞單位采訪并報道;
6.會后通過新聞媒體、互聯網或者刊登公報,依法就會議舉行情況向人大代表和社會公布。
當然,人大會議公開制度,并不排斥在必要時舉行秘密會議,但舉行秘密會議必須按照法定的程序做出。
聽證制度
聽證一詞始于普通法系,原為西方國家司法程序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其基本精神是以程序公正保證結果的公正。1996年《行政處罰法》的通過,標志著聽證制度在我國的正式確立。聽證程序在人大及其常委會得以運用,是近年才開始的,而且僅限于立法領域,在監督、重大事項決定、人事任免等方面還是一個有待探索的新課題。
按照監督法的規定,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專項報告的議題、開展執法檢查的內容,根據六個途徑反映的問題予以確定,其中有兩個途徑分別是人民來信來訪集中反映的問題和社會普遍關注的其他問題。在常委會行使監督職權的過程中,也要通過調查研究等方式,了解情況,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這些規定,都表明了人民群眾參與人大監督的重要性。而聽證制度是實現公民參與權的重要途徑。各級人大常委會可以在確定聽取審議專項報告議題和執法檢查內容前,或者行使監督職權的過程中,本著積極慎重的態度安排舉行一些聽證會。就有關問題,如預算修正案等,召集有關部門和人民群眾進行聽證,聽取有關方面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以增強人大監督計劃和有關決議、決定的針對性、民主性和科學性。
代表述職制度
監督法出臺后,人們在關心人大如何監督“一府兩院”的同時,對如何監督人大的問題也表示了普遍關注。對此,胡錦濤總書記和吳邦國委員長等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強調指出,人大代表由人民群眾選舉產生,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由人大代表選舉產生,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必須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事實表明,建立和實行人大代表述職制度,是加強對代表監督的一種有效形式,它將極大地促進代表提高履行職責的自覺性和對人大制度的認識,更好地代表選區群眾的利益,接受原選舉單位監督,為選區服務。
實踐中,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人大代表述職制度,使之更具可操作性,更加有效。一是在述職范圍上,擔任領導職務的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要優先述職,其他代表也要有安排地依次述職;二是在述職內容上,要把人代會會議期間和閉會期間履職情況、聯系原選舉單位的情況、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情況、自身學習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以及貫徹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的情況等,作為述職的必選項目,也可以就某項具體內容進行述職;三是在述職形式上,可以采用常委會組成人員向常委會述職、代表向選舉單位述職、通過媒介進行述職講話或刊載述職報告等多種形式進行述職。
聯系制度
為更好地履行人大常委會的監督職責,有必要建立一套多層次、全方位的聯系制度,作為主動公開的有效補充。一是與“一府兩院”的聯系。在聽取和審議專項工作報告、組織執法檢查的年度計劃方案初步擬定后、執行過程中以及工作結束后,聽取和審議省政府的決算報告、計劃執行情況報告、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人大常委會都要保持與“一府兩院”的聯系,加強溝通,聽取和交換意見。二是與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代表的聯系。通過會議、培訓、視察、執法檢查等活動形式,加強常委會與其組成人員和代表的聯系,及時反映各方面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發揮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代表的作用。三是與人民群眾的聯系。通過設立專項監督熱線電話、電子論壇、公開電子信箱等加強與人民群眾的聯系。常委會機關還可以在適當的位置設立信息查閱室,供群眾查閱相關信息。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可以通過公開自己的姓名、單位、聯系方式,經常深入選區、選民進行走訪調研,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作者單位:河北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河北政法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