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縣、鄉人大換屆選舉工作在全國各地陸續進行,據已經完成換屆選舉任務的地方反映,如何審查和確認鄉鎮人大代表的資格,已成為實際工作中的一個“技術”難題。筆者就這個問題談點看法。
一、關于鄉鎮人大代表資格審查、確認的有關法律規定
地方組織法第三十二條規定:“鄉、民族鄉、鎮的每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的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行使職權至本屆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屆滿為止。”地方組織法第五十一條規定:“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代表的選舉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睘榱藴蚀_地理解法律,筆者又查閱了全國人大喬曉陽同志主編的地方組織法釋義,其中,關于第三十二條的解釋為:由于鄉鎮人大沒有常設機構,所以每屆鄉鎮人大第一次會議必須先成立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由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對每一位代表的代表資格是否有效進行審查,然后才能正式開會。關于第五十一條的解釋為: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代表的選舉是否符合法律的規定。如代表有無選舉權利,是否獲得法定的當選票,是否采用了差額選舉,投票方式是否符合選舉法的規定等。
二、實際工作中的兩種運作方式
從筆者掌握的情況看,目前各地審查確認鄉鎮人大代表資格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較為普遍的一種方法是:新的一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出以后,由上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對新一屆人大代表進行審查,形成代表資格審查報告。由新一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關于代表資格審查的報告,對代表資格進行確認,然后再進行會議的其他議程。
這種運作方式雖然比較可行,但顯然與《地方組織法》釋義中的規定不盡相同,不是本屆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本屆人大代表的資格,也可以說是不符合法律規定和要求的。
另一種方法是根據地方組織法釋義的要求來進行操作,即新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對新一屆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資格進行審查,形成關于代表資格審查的報告。再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關于代表資格審查的報告,對代表資格進行確認。然后進行會議的其他議程。
此種運作方式雖然與地方組織法釋義相符,但與地方組織法的規定也有出入。地方組織法規定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由鄉鎮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而該辦法是在代表大會正式召開之前成立的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這是其一;二是全體代表的代表資格都沒有得到審查確認這個預備會議通過的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是否有效?換句話說,由沒有代表資格的“代表”通過的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有沒有資格來審查代表資格?因此,盡管都在按此程序進行運作,但在思想上總是繞不過這個彎彎,有的甚至把此問題與“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等同起來。
三、關于修改法律中關于鄉鎮人大代表資格審查規定的構想和建議
法律關于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審查的規定十分原則,各省的實施細則也沒有作更加具體、明確的規定,鄉鎮人大在實踐中經常是不知所措。同時,以上兩種運作方式都經不住法律和邏輯上的推敲,也不便實際工作中操作。鑒于此,筆者建議:
可否考慮鄉鎮人大不設常設機關的實際,對地方組織法作適當的修改。即: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不設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鄉鎮人民代表資格審查由縣級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由縣人大常委會確認,并予以公布。理由有四:
第一,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換屆選舉都是在縣級人大常委會的領導下進行。對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換屆選舉的具體情況,縣級人大常委會比較了解,這為審查鄉鎮人大代表資格奠定了基礎,也有利于加強縣人大常委會對鄉鎮人大選舉的領導和監督。
第二,由縣級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鄉鎮人大代表的資格,能夠及時審查確認,并在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正式召開之前將鄉鎮人大代表的名單予以公布,從而解決目前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時代表資格尚未審查的問題,為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召開掃除法律障礙。
第三,選舉法第四十四條規定:對于鄉級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原選區選民三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縣級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罷免要求。表決罷免要求由縣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派有關負責人員主持。既然罷免代表可以由縣級人大常委會主持,同樣也可修改法律將鄉鎮人大代表資格由縣級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
第四,縣鄉人大代表都是直接選舉,且今后縣鄉人大基本上都是同步進行換屆選舉,鄉鎮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資格改由縣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審查,能夠使縣、鄉人大換屆選舉工作有機的統一起來,進一步推進縣鄉人大換屆選舉工作的順利開展。
?。ㄗ髡邌挝唬汉笔」瘸强h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