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基于價值鏈的企業標準化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 基金編號:20050290005
【摘要】銀行業的全面開放使得商業銀行的競爭空前激烈,進行客戶貢獻度分析勢在必行,而客戶貢獻度分析的前提是有精確的客戶貢獻度計算,但傳統的成本核算方法無法得到精確的客戶成本,從而客戶貢獻度分析也有失精確。本文通過作業成本法準確地計算了銀行客戶成本,進而得到了相對精確的客戶貢獻度,以期為銀行進行客戶貢獻度分析進而進行客戶關系管理提供參考。
由于金融界競爭的日益激烈,使得利差和貸款量縮小以及信貸損失的風險加劇,競爭壓力也使提高價格和業務量難以實現。根據業內的“二八法則”,20%的銀行客戶為銀行貢獻了80%以上的利潤(在中國不同的地區,這個比例略有不同,也可能是“一九法則”),也就是說,剩下80%的客戶或者只給銀行帶來很少利潤或不帶來利潤,甚至還為銀行造成了虧損。因此客戶的貢獻度分析就變得尤為重要。筆者通過作業成本方法準確識別間接費用,得到客戶的準確成本信息,在成本信息的基礎上對銀行客戶的貢獻度進行了詳細分析。
一、作業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業成本法是20世紀80年代末由美國芝加哥大學學者Robin Cooper和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S. Kaplan等人首倡的。由于其學術上的創新性與管理實踐上的可行性,此后的十余年間在美國的公司和企業中得到了普及,在其他各國也得到了較為普遍的應用。其自身也在這一推廣過程中得到了不斷的充實和完善。作業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戶價值和增加企業利潤為目的,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一種全流程過程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通過作業成本計量,將成本計算深入到作業層次,對企業所有作業活動追蹤并動態反映,開展成本鏈分析,指導企業有效執行作業,并與企業戰略規劃、預算、績效管理報告等其它管理要素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企業管理體系。
二、基于作業成本法的銀行客戶成本分攤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客戶成本核算的思想是通過作業成本核算得到各作業的成本,再將客戶所涉及的各項作業的成本進行累加,最終得到客戶的成本。
(一)作業直接成本的歸集
銀行作業直接成本包括該項作業所耗費的利息費用、營業成本、呆賬準備金、直接人工成本及專項費用,為計算方便將其分為人工直接成本、非人工直接消耗成本和專項費用三大類,其中專項費用是指為某一產品或服務而專門設置的一些部門和設備的全部費用。
1.非人工直接消耗成本成本核算如下所示:
公式(1)中,dm是非人工直接消耗成本;Yi是第i種直接消耗的單位價格;Gi是第i種直接消耗的用量,W是外購產品或服務的價格;n是消耗的種類。
2.直接人工成本成本核算如下所示:
公式(2)中,dl是直接人工成本;T是工時定額;p是平均小時工資標準;r是附加工資對標準工資的百分比;m是人工數量。
(二)作業間接費用的分配
銀行的間接費用一般可歸集為以下幾類:一是管理性作業和維持性作業,包括場地、餐飲、安全、系統開發、財務控制、人士、戰略規劃、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