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中小學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闡述和原因分析,提出了建立健全中小學內部會計控制的具體措施。
中小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財務管理制度的組成部分。建立健全中小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三位一體(內部監督、社會審計、政府審計)監督的基礎和核心,對完善中小學法人治理結構,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小學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意義
(一)中小學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是實現會計基本職能和任務的需要
中小學校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其根本任務是按照我國基礎教育的特點,妥善、科學地管理和使用好各項財政性資金,不斷提高學校的財務管理水平,努力為發展我國基礎教育事業服務。中小學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是通過會計核算及提供會計資料作為學校管理決策的依據。因此會計核算是會計工作中的“基礎工程”。能否準確地反映學校財務活動的全貌,為學校管理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資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會計核算的質量。會計的另一基本職能就是依法對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并貫穿于全部會計工作之中。如在學校經濟活動中,對原始憑證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核,能夠有效地揭露和制止違法、違紀活動,堵塞財務收支的各種漏洞;對違反國家財政制度、財務制度規定的收支不予辦理,以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正確處理好國家、學校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要充分發揮會計監督的職能作用,必須夯實內部會計控制這項基礎工作。
(二)中小學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需要
內部會計控制的中心內容是建立一套經濟責任制和崗位授權制。經濟責任制要求做到各盡其職,各行其是,忠于職守,自我努力地勤奮工作;崗位授權制則要求做到權利與義務均衡分配,崗位之間互相制約,互相監督。建立經濟責任制和崗位授權制,能在學校內部產生互相制約、互相聯系的管理機制,能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防范財務漏洞,避免潛在的危機轉變為現實損失;更能有效地防止貪污、盜竊等違法亂紀行為的產生。這種機制,是實現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對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提高學校會計工作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中小學建立健全內控會計制度是適應全面審計的需要
我國公有中小學校均為財政全額撥款單位,基礎教育的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較大。就無錫市來說教育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16%左右。對教育經費的使用情況,特別是教育項目的支出,政府每年都需要進行審計,目的是盡量減少教育資金活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嚴重問題,避免資金和人力的浪費。審計的重要內容就是看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執行情況。如果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嚴密、執行嚴格,則錯誤和舞弊就不易發生,審計工作便十分順利;反之則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容易造成審計的準確度偏差,從而給審計工作帶來風險。可見,在中小學加強內部會計控制對順利開展審計工作是不可或缺的。
二、中小學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較薄弱的表現及成因
(一)具體表現
內控會計制度不健全,有的單位有制度也是流于形式;財務人員的配備不完整,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