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營醫院的內部控制問題主要集中在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認識、制度和內部管理上。對此,筆者指出可以從建立科學完善的內部會計控制機制,建立完善的審計監督制度等方面加強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更好地促進民營醫院的健康發展。
民營醫院進入醫療服務市場,形成多元資本投入衛生事業,豐富了衛生資源配置,彌補了國家對衛生投入的不足;引進了競爭機制,向社會提供多元化服務,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人群的醫療服務的不同需求。民營醫院作為國家醫療衛生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使衛生事業的發展步入了良性發展軌道。然而民營醫院在其經營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自身問題,如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本文對如何加強民營醫院內部控制提出了幾點思考。
一、醫院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
內部控制作為醫院管理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科學與技術迅猛發展以及管理理論與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的產物。醫院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生存,再發展,就必須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在內部控制制度中,內部會計控制是一個主要的組成部分。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建立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貨幣資金、實物資金、對外投資、工程項目、采購與付款、籌資、銷售與收款、成本費用、擔保等經濟業務的會計控制。它是內部控制的核心,可謂是重中之重。
醫院制定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目的在于:保證組織機構經濟活動的正常運轉,保護醫院資產的安全、完整與有效運用,提高經濟核算(包括會計核算、統計核算和業務核算) 的正確性與可靠性,推動與考核醫院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評價醫院的經濟效益,提高醫院經營管理水平。內部控制貫穿于醫院經營管理活動的各個方面,只要醫院存在經濟活動和經營管理,就需要加強內部控制。
二、目前民營醫院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建立和完善醫院內部控制是加強醫院經營管理,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目前民營醫院內部控制依然是管理中的薄弱環節,依然存在很多問題。
?。ㄒ唬炔繒嬁刂频恼J識不足
表現在對內部會計控制的認識落后于現實需要,認為內部會計控制只是形式上的東西。多數醫院的內部會計控制為事后補救控制,導致內控成本較高,收效甚微,使內部會計控制失去效力。要把事后控制轉變為事前控制是急待解決的問題。實際上,只有醫院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健全、有效、執行徹底,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才會大大提高。
?。ǘ┽t院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健全
醫院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醫院根據國家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及制度的規定,結合本單位業務管理特點和要求劃分的,旨在規范單位內部會計管理活動的制度和辦法。但目前一些民營醫院并沒有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有的雖然建立了看似較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僅是形式上將各種規章制度匯總在一起,缺乏相應的執行和考核制度,未能充分起到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積極作用。
?。ㄈ﹥炔繒嬁刂迫藛T素質不夠,不能適應崗位要求
據了解,民營醫院現在大多是未經正規培訓的內部會計控制人員,很多在職的內部會計控制人員在責任心上、技能上和行為方式上都不能達到實施內部會計控制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