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基層院規范化管理要以檢察隊伍、業務、事務管理為重點,即:規范檢察隊伍管理,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規范檢察業務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業務運行機制;規范檢察事務管理,建立高效有序的檢務保障機制。
關鍵詞:檢察院 規范化管理 檢察隊伍 檢察業務
基層院規范化管理就是要建立一套現代的、科學的,符合法律監督職能要求、檢察執法特點和檢察隊伍構成的機制,確保檢察人員的管理、檢察辦案工作的開展、檢察機關的運作都必須按照既定的程序、規則、制度進行,減少人為主觀因素,追求規范操作,不以檢察人員的意志變化而變化,不以執法對象的不同而不同。筆者認為,必須以加強檢察隊伍、業務和事務三項管理工作為重點,努力提高基層院的規范化管理水平。
一、當前基層院在檢察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近年來,基層院在辦案工作和隊伍管理中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以及工作效率不高、人浮于事等現象,多數是由于制度不夠完善、管理不夠嚴格、監督不夠到位而引起的,但歸根結底還是管理不規范造成的。具體地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隊伍管理方面,管理部門分散,各項管理制度不系統,隊伍管理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表現為:一是基層院局限于有關管理部門各自為政,從宏觀上講,管理制度還不夠系統、全面;從微觀上講,制度的科學性、可操作性還不強,制度與制度的銜接和兼容還不十分理想,往往出現“撞車”、“打架”的現象;二是制度與思想政治工作脫節;三是競爭激勵機制和監督制約機制不健全,干警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沒有完全調動起來。
(二)在業務管理方面,各業務部門銜接監督不到位,對業務工作的宏觀流程控制不夠有力。雖然法律法規對各項檢察業務工作規定了明確的流程,設定了必要的監督程序,但從當前的業務管理實踐來看,內部業務部門相互監督的力度、宏觀管理和統一協調指揮方面還有待加強。表現為:一是監督主體不明確。業務管理制度多數規定了應該怎么做,但對于不這樣做如何監督糾正,誰來監督糾正規定不明確,造成監督缺位。二是監督方式滯后。目前的監督多為事后監督,不能防患于未然。三是監督力度不夠。對于業務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部門或單位領導多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方法息事寧人,不能起到應有的監督效果。
(三)在事務管理方面,部門職能交叉多,事務管理機制規范化水平不高,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表現為:一是各項制度分散、零亂、不夠系統,沒有形成一整套依法管人、依法管事、依法管物的科學有效的規范化運行機制。二是對中心工作的保障、支持作用體現不明顯,依然停留在保障辦公、辦案的一般性的正常運轉上,而對于科技強檢、辦理大要案等中心工作投入較少,保障不夠有力。三是存在薄弱環節。事務管理多傾向于對財物的管理和支配,而對于支配財物的人的管理規范相對較少,沒有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二、規范檢察隊伍管理,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用人機制
大力加強隊伍管理,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司法隊伍,已成新時期基層院建設的當務之急。檢察隊伍管理要以建立一支鋼鐵隊伍為目標,建立尊重人、關心人、培養人、使用人、監督人的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廣大干警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重點抓好提高人員素質,提高執法水平,規范行為和防范性監督等方面的管理。
在檢察隊伍規范化管理方面,當前要做好三項工作。一是要明確隊伍管理的主體,將分散的管理權限上收,交由權威部門來行使,保證政令統一。檢察隊伍管理權要在黨組的領導下,統一由政工和紀檢監察部門來共同行使,改變以往既有綜合部門管理,又有業務部門管理的多頭管理局面。兩部門在管理工作中,政工部門著重于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培訓等,紀檢監察部門著重于執法執紀監督等,兩部門雖有分工,但應加強協商和合作,保證一個口徑說話,共同完成隊伍管理職責。二是建立健全競爭激勵機制和監督制約機制,形成干警自我加壓和自我約束的良好局面。一方面通過獎勤罰懶、獎優罰劣、獎先進罰落后的激勵機制,不斷提高檢察隊伍的綜合素質,激勵干警奮發向上,實現“黨組要我干工作”向“我要主動干工作”的轉變,干警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自我加壓,用心謀劃檢察工作。另一方面通過對執法執紀行為的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違法違紀行為,并給予必要的警示教育,增強干警立檢為公、執法為民的宗旨意識,切實做到依法文明辦案,帶動整體執法水平的提高。三是合理配置人才資源,形成人盡其才、人盡其用的良好局面。只有把干警放在合適的崗位,干警才能發揮最大的潛能。要準確把握每個干警的基本情況,綜合考慮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專長等情況,合理確定每個人的崗位,使人才有用武之地,充分發揮人才效能。
三、規范檢察業務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業務運行機制
業務管理要以公正高效為目標,完善各項檢察業務工作的辦案規范和工作流程,建立科學的檢察業務運行機制,規范執法行為,講究執法方法,提高執法效果,保證依法、公正、文明、高效。從基層院建設的現狀和業務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看,當前,要重點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規范檢察業務管理:
(一)加強檢察業務管理中心建設,增強對辦案工作的流程管理和質量控制。司法實踐中之所以出現超期羈押、辦案的效率不高、質量不好及其他違法違紀現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辦案工作的流程管理和質量控制不夠。雖然辦案的個別環節有時處理得很好,但缺少對總體程序的協調和管理,沒有建立對案件整體運行的控制機制。檢察業務管理中心作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便應運而生,實踐證明,該中心在以程序管理保障司法公正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檢察業務管理中心直接向檢察長和檢察委員會負責,主要負責對案件的統一受理、登記、分流、督辦和預警等,不參與具體案件的辦理,不涉及案件的實體,只對辦案程序進行監督、檢查。要把檢察業務管理中心作為一個新的內設機構,進一步明確其地位和作用,要結合檢察實踐,積極探索該中心的運行規律,制定有效的運行機制,尤其要在健全完善業務規范體系和考評指標體系方面加強規范性建Bv/yw8CJwcwvaRTSIfQOX6RWCNHumRox744u6XXngWs=設,真正使其成為規范業務管理的指揮中心。
(二)要以信息化應用為依托,加強檢察業務動態管理系統建設。隨著現代科技浪潮的迅猛發展,信息化的應用已成為檢察工作的發展方向,利用信息化技術管理檢察業務已是大勢所趨,建立檢察業務動態管理系統是近年來檢察機關在規范業務管理方面的一個積極探索。利用檢察業務動態管理系統,檢察長、副檢察長和各科室負責人只要在計算機管理系統中輸入自己的工號和密碼,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權限及時掌握案件的流向及辦案進度,便于統一指揮和協調。被賦予權限的人員啟動查詢系統可以看到嫌疑人姓名、受案日期、承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