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依輪是國內娛樂圈“多棲明星”之一,他演唱的《愛情鳥》、《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火火的歌謠》、《向快樂出發》等歌曲唱紅大江南北。近年來,他涉足舞臺劇、主持、影視等領域,收獲頗豐。
不久前,林依輪以歌手的身份主持央視一套名牌欄目《天天飲食》。憑著一手過硬的廚藝和輕松風趣的主持風格,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大廚”。談及這次轉型的成功,林依輪自稱“幸福又幸運”:“感謝我的愛情鳥!感謝我的太太西華!是她給了我最大的施展空間......”
另一只愛情鳥飛來了,奏響鍋碗瓢盆交響曲
1988年,22歲的林依輪離開老家石家莊,獨自南下淘金。隨后,他加盟中唱廣州公司藝術團,成為一名舞蹈演員。
第二年,林依輪認識了廣東歌舞劇院輕音樂團的臺柱子——黃璉。不久,兩人相戀了,經常同臺演出,感情漸濃。
1991年初,因演出市場不太景氣,林依輪不顧黃璉的反對,前往南美洲的玻利維亞闖蕩。身無分文時,他應聘進了當地的一家中餐館當廚師。半年后,他思念著國內的女友,飛回廣州,在歌廳里當歌手。
1991年底,林依輪和黃璉結婚了。婚后,他們經常為瑣事爭執不休。1993年11月,一曲《愛情鳥》讓林依輪唱紅大江南北。他準備去北京發展,然而,黃璉卻不愿離開廣州,兩人為此產生了較大的分歧,最終導致分手。
第二年春天,林依輪與黃璉離婚后,廣州新時代影音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他成了該公司的簽約歌手,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愛情鳥》。就在這時,另一只愛情鳥悄然飛到了他的身旁。
一次偶然的機會,林依輪經朋友介紹認識了身材高挑、形象摩登的西華。西華大他1歲,是全國“美在花城”模特大賽的亞軍,擁有一家模特經紀公司。初次相遇,他倆并沒有產生愛情的火花。
沒多久,林依輪在一家歌舞廳里遇見西華,眼睛不由得一亮,心里輕顫了一下。在隨意搭配的一曲慢舞中,他的手一搭上西華的腰,剎那間,覺得她就是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
怎樣贏得西華的芳心呢?林依輪絞盡腦汁后,有了不錯的主意。那天,他見到她后,強調自己是“海歸大廚”,盛情邀請她去他的住處做客,要她“嘗嘗”自己的廚藝。她婉言謝絕十幾次后,終于答應了他。
1994年8月的一個星期天,林依輪早早地去了西華的單身公寓,將她接到自己住處附近的農貿市場,請她陪自己買菜。他整整轉悠了一個小時,才買到兩小袋“最新鮮、最安全、營養價值最高”的菜。
回到住處后,林依輪穿上白大褂,系上白圍裙,頭上扣著一頂高高的廚師帽,哼著歌走進廚房,開始忙碌起來。
那天中午,林依輪端出三道菜:水煮肉片、素炒土豆絲和絲瓜豆腐湯。這都是西華最愛吃的,她一嘗,果然鮮美無比,她胃口大開,吃了很多,感覺如同盛宴。
從此以后,林依輪隔三差五“邀請”西華去他那里吃飯。他讓她在客廳里看電視,自己一頭鉆進廚房里,切菜、操勺、放油、加鹽……每個動作都深深地打動著她,西華的芳心就是這樣被他慢慢俘虜了。
見時機成熟了,林依輪像變魔術一樣拿出一枚戒指,正式向西華求婚,她一口答應了。在她看來,像林依輪這樣事業有成、做得一手好菜的男人,是最理想的伴侶。
兼做“家庭婦男”,烹出五味俱全的生活
1996年春節,林依輪和西華在廣州舉行了婚禮。婚后,他決定去北京發展。西華隨林依輪北上,當起了全職太太。
在北京安家后,小兩口的經濟條件不寬裕,買不起私家車,所住的亞運村附近又沒有菜市場。每天早晨,西華都要騎著自行車到5公里外的菜市場買菜。
轉眼到了1999年2月,西華有了身孕,林依輪發揮自己的特長,專門給她開出了“安胎營養保健餐”,并親自掌勺。他笑著說:“只有讓你吃好了,小寶寶才能汲取更多的營養。”他還經常陪她出去散步、曬太陽。
這年11月20日,林依輪和西華有了一個兒子。他給兒子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叮當。當時,他的演出任務繁重,但只要回到家里,就動手給西華煲湯,從補血、益氣的到催奶、滋陰的,應有盡有。
2002年7月8日,林依輪和西華的小兒子大雄呱呱墜地了。產后不久,她沒有奶水,喝什么湯都不見效果。
于是,林依輪推掉演出任務,從早到晚照顧著妻子和新生兒,短短幾天就瘦了一圈。因他過于投入,那個月嫂反而沒事做了,說林依輪是自己所見過的最稱職的丈夫和父親。
因奶水少,西華的身體出現了發福的跡象。每次吃飯時,她開始忌口,很多以前愛吃的菜也盡量少動筷子。林依輪急了,說:“你吃得這么少,會把身體拖垮的。”她告訴他:“我覺得自己過于豐滿,所以就想瘦點兒。”他看著桌上的剩菜,皺著眉頭說:“這樣吧,我來想想別的辦法。”
第二天開始,林依輪讓餐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早餐是一份全麥果蔬套餐,他把大蒜去皮搗成蒜泥,加干蒔蘿和一點橄欖油,拌勻,涂在全麥面包片上,然后將面包片放入烤箱烤熟,再扣上切片的櫻桃小蘿卜,然后把獼猴桃與香蕉加礦泉水打成汁倒進杯里一起端給西華。焦香松脆的面包、濃郁的蒜香、爽口的小蘿卜,配上酸甜適宜的果汁,她覺得口感是一流的。
午餐也不再是三盤兩碗,而是縮減成了一道涼菜。他將西瓜、黃瓜、萵苣、冬瓜、西葫蘆用挖球器挖成小圓球,然后將檸檬切片后與薄荷葉一同入鍋,用蜂蜜加水煮開,最后將這些素果球泡進去端給她品嘗。
晚餐是葷菜,他把豌豆與黑豆煮熟后,用攪拌機打成蓉,再放魷魚末、鴨肉、牛筋,再打成蓉,熱炒后放入盤中。與之相配的主食是用大米、薏仁、黃豆、杏仁、鮮玉米粒煮成的粥。
林依輪每天都讓西華喝荷葉茶,說這種專用飲料不僅能清熱消毒,還有減肥功效。一個月后,西華的體重減了2.5公斤。見她一臉喜色,林依輪炫耀說:“我跟你說,別以為我這些菜是隨便做的,我早就咨詢過營養學家了。專家說一個人要保持體重,每天每公斤必須攝入30~35大卡的熱量,超過了,就會發胖,不足,則會變瘦。我給你做的這些菜,都是預先計算了熱量,保證你每天攝入的熱量低于你的必須攝入量,所以你能感覺到胃里溫暖而充實,體重卻有所下降……”
自此以后,西華更加體諒和心疼丈夫了。她覺得自己也應該為丈夫做點事情。漸漸地,她養成了為他做菜的習慣。每次開飯前,西華和林依輪就擠在廚房里面各忙各的:他給她做營養套餐,她就給喜歡肉食的他做比較油膩、味道重的肉食。
到了2005年初,林依輪躋身于一線藝人之列。他在北京首都機場附近買了幢別墅,家里設有兩個廚房,中餐和西餐分開。待兩個兒子都進了幼兒園,他想到妻子繼續當家庭主婦太屈才了,于是就建議她“復出”。在他的全力支持下,西華創辦了北京共同娛樂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并擔任總經理。應林依輪的要求,她將他簽到公司的旗下。
央視“明星大廚”閃亮登場,夫唱婦隨奉獻私房菜
一天,西華與劉儀偉等朋友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劉儀偉說:“我與太太去餐廳吃飯,都是你給我點菜,我給你點菜,而且點的菜都是對方喜歡吃的。”西華說:“你這算什么,我跟林依輪在家吃飯,都是我給他做菜,他給我做菜,而且做的菜都是對方喜歡吃的。”劉儀偉不做聲了。
兩天后,劉儀偉不請自來地說要嘗嘗林依輪和西華夫妻倆的廚藝。于是,林依輪和西華系上圍裙,一起進了廚房。這一頓飯,讓劉儀偉心悅誠服。臨走時,劉儀偉表示要向央視領導推薦林依輪擔當《天天飲食》的主持人。
沒多久,央視領導約見了林依輪,他這才知道,機遇的大門朝自己打開了。
不久,央視一套名牌欄目《天天飲食》在北京梅地亞中心召開新聞發布會,歌手林依輪正式掄起大勺,成為該欄目的“掌門人”。林依輪打出的新口號是:“吃出時尚,吃出健康。”
發布會一開始,林依輪便身系圍裙登場,與高曉松等人大話廚房。“男人嘛,應該出得廳堂,入得廚房。”新主持的脫口秀激起陣陣熱烈的掌聲。
林依輪所主持的《天天飲食》由央視一套周一至周日早晨8點36分播出,每檔節目10分鐘。他一天要錄制7段節目,一周要錄完一個月的節目量。幾十期節目做下來,他那些獨創的新菜式全部搬上了屏幕,有點兒江郎才盡了。西華每天都要擠時間翻菜譜、下廚房,琢磨出私房菜式,供丈夫參考。
除了主持《天天飲食》外,林依輪在演藝事業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西華作為他的老板和經紀人,引導他走多元化發展之路。終于,林依輪以電影《愛情故事》男主角的身份出席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受到了亞洲媒體和影迷的熱情追捧。與此同時,他還赴美國紐約主演百老匯著名音樂劇《I Love You》,并在劇中扮演單身漢、父親、殺人犯、牧師等16個不同的角色,在美國產生了極大的轟動。
西華與林依輪探討美食經時,她向丈夫提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的胖子越來越多,是不是吃出來的?他搖了搖頭,說:“你知道我1990年以廚師的身份闖蕩玻利維亞時,體重多少?”“不知道。”“說出來嚇你一跳,是190多斤!現在我的體重不到130斤。”
西華問他是如何將體重減下來的,林依輪稱,自己當年回到廣州時,為了不影響舞臺形象,狠下心來嘗試過節食、不睡覺、吃減肥藥等多種減肥方法,均以失敗告終。后來,他依靠運動和控制飲食,半年后,成功地減肥60余斤。
西華弄清美食與瘦身并非天敵的道理后,問丈夫:“你為什么不能寫一本書,讓更多的讀者分享你的瘦身秘訣呢?”林依輪說,自己正有此意,要向肥胖癥發起挑戰。
經過兩個多月的筆耕,2007年,林依輪寫出了近10萬字的《林家食鋪·瘦身篇》,書中收錄的50道飲品、涼菜、熱菜、主食和湯點都與減肥有關,都是他的私房菜。該書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后,受到了讀者的追捧。林依輪所倡導的“健康源自美食、快樂在于分享”的理念,漸漸深入人心。
編輯 / 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