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含有多種污染物,這是美國科學家新近敲響的警鐘。一位名叫戴維斯·巴爾茨的美國人,接受了一種稱為“生物監控”的體格檢查,結果觸目驚心:身體里含有殺蟲劑、阻燃劑和其他多種骯臟的合成化學物。而戴維斯·巴爾茨一日三餐都是有機食品,一直以“健康生活”為座右銘,可體內仍舊測出了如此名目繁多的有害物,何況生活隨意的“蕓蕓眾生”呢?看來,污染之害已到了無孔不入的地步,行動起來對付污染已是刻不容緩的養生課題了。
污染——百病之源
我們為什么會得病?而且得病的幾率隨著環境污染的加重而升高?原因固然很多,但污染物之害肯定難辭其咎。有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為證:
先說水污染,人類80%的疾病和30%的死亡率與污染水有關,全球大約有12億人因飲用污染水而傍上各種疾病。
再說空氣污染,可使兒童肺炎、成人支氣管炎、肺氣腫(簡稱慢阻肺)以及肺癌的發病率增加1倍,全世界每年200萬例肺炎死亡者中90多萬,270多萬例慢阻肺死亡者中70多萬,100多萬例肺癌死亡者中約15萬,都是空氣污染造的孽。可見將污染列為百病之源,絕非夸張之詞。
污染物潛入人體以后,其毒性、濃度和人體的個體差異、污染時間的長短,造成的危害都不一樣,科學家將其分為三種:
第一種,急性危害。指人一次性攝入大量毒性較強的污染物,在短時間內出現明顯癥狀。最典型的莫過于家庭燃煤或使用煤氣不當,導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毒等事故發生。
第二種,慢性危害。指人體連續幾個月、幾年甚至十幾年中,攝入數量不多、危害程度不明顯的污染物,在較長時間里才顯露其危害性。如汽車使用的汽油中含鉛,排出的尾氣污染了大氣,造成對人體的危害是普遍的、長期的。
第三種,遠期危害。比慢性污染作用和發病潛伏的時間更長,可以延續十幾年、幾十年甚至到下一代才“顯山露水”。例如,長期從事鎳冶煉的工人,患肺癌、鼻癌的概率要比其他人群高出150倍。
不難看出,第一種危害立竿見影,容易受到重視,人們也比較注意防范,故而發生機會反而較少。相比之下,第二、三兩種損傷作用緩慢、隱匿,人們難以察覺,沒有設防之心,不知不覺中遭到算計,危害反而更大,也成了我們需要高度警覺與防范的重點。
測一測,你的污染指數有多大
那么,你受到污染了嗎?程度如何?不妨做一下自測。下面就是科學家擬定的一組自測題:
1.每星期都在交通線上逗留兩小時以上嗎?
2.常買街邊暴露于空氣中的蔬菜、水果嗎?
3.常吃一些受污染的魚及貝類食物嗎?
4.每日喝酒超過1杯嗎?
5.居住在江河湖海邊嗎?
6.愛用鋁或銅鍋煮食嗎?
7.常用鋁紙包裹食物或用它燒烤嗎?
8.常喝5種以上軟飲料嗎?
9.常吃腌肉如火腿、香腸等食物嗎?
10.常喝自來水而不是純凈水嗎?
11.常吃非有機食品嗎?
12.常吃未經洗滌、未去皮的水果和蔬菜嗎?
13.常吃不屬當季的蔬果嗎?
14.經常食用高蛋白食物嗎?
15.食用高蛋白食物感到消化困難嗎?
16.在污濁的環境吸煙和工作嗎?
17.常吃煎炸食物嗎?
18.常吃熏肉和燒烤食物嗎?
19.常在繁忙街道附近鍛煉嗎?
20.居住于市區中心嗎?
21.服用避孕藥或接受性激素調節治療嗎?
22.經常服用止痛藥嗎?
23.1年內兩次或兩次以上使用抗生素嗎?
24.服用鎮靜劑或安眠藥嗎?
25.常吃染色或含添加劑的食物嗎?
回答“是”得1分,回答“否”得0分。總分24分以上,表示你受污染的程度高;總分12~23分,表示你受污染程度一般;總分0~11分,表明你的防污染意識很強,不容易受到污染。
如果你的得分在12分以上,意味著你需要主動“排污”了。即使你得分很低,經常“排污”也有預防意義。
科學家推薦5種“排污”法
1.飲食“排污”法。三餐多安排胡蘿卜、大蒜、海藻、蘋果、綠豆、刺梨(以上食物是驅逐汞、鉛、鎘、砷等重金屬的高手)、葡萄、無花果、草莓(強肝排污)、黃瓜、櫻桃(保腎利尿)、黑木耳(排出棉、麻、毛類纖維)、畜禽血、蜂蜜(除塵清腸)、芹菜(過濾廢物)、苦瓜(解毒抗癌)、綠豆(可解百毒)、茶葉、菌類(防止輻射)、姜(殺菌解毒)等食物。最好是將它們有機地“組織”起來,以形成強大的“綜合排污力”。臺灣一位健康專家設計的方案可供參考。
普通人“排污”食譜:1份水果+2份蔬菜+1份紅薯+1份糙米
慢性病患者食譜:1份水果+2份蔬菜+2份紅薯+1份糙米
要點:
●水果要以“當地、當季、盛產”為原則。如何掌握這個原則?只要去農貿市場看看,什么賣得最多,什么賣得最便宜就是它了。
●蔬菜選擇要以“根、莖、花、果”為原則,凡是芽菜類和葉菜類不宜用在排污餐內。
●能生吃的蔬菜要生吃(女性不宜生吃白蘿卜)。
●多喝水。
2.呼吸“排污”法。具體就是做深呼吸,但一般人做深呼吸時,往往不自覺地挺起胸部,收縮胃部和腹部,這樣肺部每次只有1 / 3的空間被利用了,其余2 / 3的空間被閑置,實在可惜。正確的深呼吸方法是:找一個空氣清新的地方,首先放松胃部,用指尖輕輕觸及?鴉接著用鼻子平穩地深深吸氣,此時指尖可感覺到胃部鼓起,直到整個胃部充滿了氣體?鴉讓氣體在胃部停頓約4秒鐘,再用嘴慢慢呼氣。吸氣與呼氣都要盡量放慢節奏,你可以采用數數法來掌握速度,如開始階段吸氣時可從1數到4,呼氣時數到12,然后逐步增加到吸氣時數到7,呼氣時數到21,一呼一吸算一次,每天早晚各做10~20次。
還有一招是主動咳嗽。每日清晨與晚上睡前,到室外空氣新鮮處做深吸氣,吸氣時緩慢抬起雙側胳膊,然后突然咳嗽,并迅速將兩臂下垂,促使氣流從口、鼻噴出,咳出痰液。如此反復做10次,每次間隔做幾次正常呼吸,防止過度換氣。
最好將深呼吸法與主動咳嗽結合起來做,“排污”效果更佳。注意,高血壓患者不宜做深呼吸,以免血壓升得更高。
3.運動“排污”法。體力較好者,每周至少應進行3次能使身體多出汗的運動,迫使污物隨汗液排出體外,如長跑、打籃球、快速騎車及爬山等。體質弱者應在空氣清新的樹林、河旁、公園里活動。此外,一些較為溫和的運動項目也值得推薦,如舞蹈、跳繩、游泳、快走、瑜伽等。
4.皮膚“排污”法。皮膚位于人體的表面,既是蘊藏污物的大戶,也是人體最大的排污器官,皮膚上的汗腺和皮脂腺,能夠通過出汗等方式排出其他器官無法解決的污染物。據測定,一個人每天可從汗液中排出廢物150多種。換言之,設法讓自己多出點汗,也有助于身體自凈。具體措施有多運動、溫水浴、喝熱粥或熱姜茶等。記住:出汗后要及時補充礦物質飲料或流質食物,以防脫水。
適時吃點具有發汗功能的蔬菜,如蔥(通陽發汗)、芫荽(香菜,發汗透疹)、生姜(發表散寒)、辣椒(除風發汗)等,也可以加快污物的排泄。
堅持沐浴,至少3~5天洗1次溫水浴,天氣熱時每天1次,及時將體內經汗腺排出的油膩和污垢去掉,以保持皮膚毛孔排污通暢及皮膚表面的呼吸功能。洗澡水以35℃~40℃為宜,可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淤。有條件者,每周洗1次桑拿浴效果更佳。此外,每天用熱水洗腳,多浸泡,常搓揉,既能舒筋活絡,也有一定的去污功效。
5.定時如廁“排污”法。腸道是人體污物的集中地,也是排污的主渠道,一定要用夠。方法是堅持每天大便1~2次,做到“腸中常清”。必要時可采用腸道沖洗法,對便秘或有“宿便”現象者尤有價值。方法是在每個月中選定一天,不吃早、中餐,空腹分次喝入2000~3000毫升溫開水,讓腸道污物從體內盡快地排出。據《健身科學》
編輯 / 趙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