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女士多年以來深受口腔潰瘍之苦,夏季經常因為口腔潰瘍而食欲不振,睡不安寧。最讓蔡女士煩惱的是,口腔潰瘍看似小病,過幾天就會愈合,卻反復糾纏不休,隔了沒多久新的潰瘍又冒出來了。蔡女士以為口腔潰瘍是由于自己“火氣”大,體內毒素多,平時又沒多喝水引起的,可是同事說反復發作的黏膜潰瘍很可能是舌癌的早期訊號。蔡女士非常擔心,到底該怎么樣才能擺脫討厭的口腔潰瘍呢?
幾乎所有人都患過口腔潰瘍,尤其是炎熱的夏季,口腔潰瘍的患者更是特別多。口腔潰瘍是發生在口腔黏膜上的淺表性潰瘍,如果口腔里經常反復出現米粒至黃豆大小、圓形或橢圓形的潰瘍面,而且每個瘡口經過1~2個星期可以自愈,醫學上就稱之為“復發性口腔潰瘍”,上文中的蔡女士就屬于此病。復發性口腔潰瘍可能與精神因素、消化系統疾病、內分泌因素、遺傳因素和免疫功能失調等有關。夏季人的情緒容易煩躁,胃口不好,睡眠也比較淺,因此口腔潰瘍更容易集中發作。
不論是單發性或慢性的口腔潰瘍,維生素B2、B6等維生素B群都有一定的療效。除了藥物治療,平常應注意保持口腔清潔,常用淡鹽水漱口,戒除煙、酒,生活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忌勞累;還要堅持體育鍛煉,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燒烤、油炸的食物,不吃辛辣、厚味的刺激性食品(如辣椒、生蔥、姜、大蒜、羊肉等);女性經期前后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和大便通暢,以減少口瘡發生的機會。
一般復發性口腔潰瘍不會發生癌變,不過有些老年人患上的口腔黏膜潰瘍會發生癌變,這種潰瘍的直徑一般在1厘米以上,像一個火山口,邊緣隆起,不整齊,中央凹陷,凹陷的表面有顆粒狀的小疙瘩,在潰瘍的周圍和基底可摸到硬塊;患處早期疼痛不明顯,但發展卻非常迅速。這些特點都不同于常見的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現后應立即診治。還有少數經久不愈的口腔潰瘍,也不屬于復發性口腔潰瘍,比如結核性潰瘍、梅毒性潰瘍等,這些口腔潰瘍在一定條件下可能發生惡變;或者其一開始就是某種惡性腫瘤的早期表現。所以患者有了口腔潰瘍不要輕視,不能想當然地當成“上火”來治療,如有可疑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必要時進行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再做相應的治療。據《自我保健》
編輯 / 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