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女士在會所游泳池泡了兩三個小時后,突然感覺頭昏腦漲、四肢冰涼,于是緊急向工作人員求救,入院后,被確診為長時間游泳引起的心動過速和肌肉勞損。
據了解,最近像盛女士這樣因為游泳過度而引發疾病的情況還不少。專家告誡,保健性游泳每次最佳時間在20~45分鐘,切莫貪涼延長時間影響自身健康。
有關專家指出,人在水中容易散熱,但在水中時間過長,身體產生的熱量低于水中散熱,體溫調節功能就會遭到破壞,這時會出現皮膚中動脈收縮,小靜脈擴張,使血液停滯在皮下靜脈內,造成皮膚青紫、嘴唇發黑,身上起“雞皮疙瘩”,甚至發生痙攣現象。
也有專家認234d46cc4a2ad3b236b36118752be437為,長時間泡在水中,會因氯元素侵襲致病。城市所使用的自來水供水系統大都采用氯消毒,人們游泳時,直接與氯接觸,這些物質會從水中蒸發并直接被皮膚吸收。一般20分鐘以內的氯吸入對人體無大影響,但隨著時間增長,就可能導致人體罹患各種疾病。
據《現代護理報》
編輯 / 趙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