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說,終于定下心來,要嫁他為妻了。
消息傳開,祝福聲外,欷■聲也跟隨而至——這并不意外,因為素素要嫁的男人實在平凡,或者過于平凡。平凡的長相,平凡的工作,平凡的氣質,平凡的心態。
而素素卻是才貌俱佳的女子,想來,該是個極品男人才配得上她。這樣的極品男人,該有如下條件:俊朗,家境優良,受過高等教育,舉止優雅,事業出眾,出入高檔寫字樓,有車有房有前途……
這樣的男人不是沒有,這樣的男人,素素不是配不上。曾經,圍繞在她身邊的,即使不是此類男人,相距亦不遠。如今卻似過盡千帆,忽然疲憊了,隨意上了一艘路過的小船。這樣的結果,作為她多年好友的我,也是不明白,即使沒有一同欷■,但必定會問個究竟。
素素給我答案,在去試婚紗的路上。
我疑心她嫁這個男人的真實性,總下意識地轉頭看她,想看出這場準婚姻背后的故事,或者,我想知道,她可愛他?這樣的選擇,她是否委屈?是不是本意……說到底,曾經環繞她身邊的男人,都算品質上等的好玉,而她如今的歸宿,充其量,一塊普通的瓦片而已。曾經,我清楚地記得20歲的素素說,我想要的愛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現在,她卻甘愿地要了一片瓦。
總之,我不能明白。于是我又問她,真的就是他了?你很確定很確定嗎?
素素沒有答我,說,我講過去的故事給你聽。
素素愛的第一個男人,算得上極品中的極品,讀MBA,有家族企業,英俊,且懂風情。但,卻已有了婚姻。那時素素還有些年少,愛情至上,認為只要有愛,就可以不在乎形式不在乎結局。結果可想而知,并不等外因的力量來干涉,她就在這樣的感情里開始撤退,因為縱然他是一塊好玉,也已經不再完整。他的不完整,無論如何也承載不了她過于完整的愛情。就算她一再小心,不去碰觸他缺失的那一塊,那種缺失卻時時碰觸著她……終于承受不了那份不完整,素素忍痛同男人分手。
再碰上的男人,素素先確定了他的身份——單身。這個單身男人同樣優秀,接受素素的愛并愛素素,但,他有深刻的過于固執的獨身思想。在他過于完美的思維里,認定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他不肯埋葬,因此,他不給素素承諾。于是他的完美主義,也成為他在感情中致命的缺失,素素是個正常女子,想要份美好的愛情和美好的婚姻……
第三次,男人的一切條件無可挑剔,而素素卻變得有些小心翼翼,直到她確定了對方單身,且同她一樣,認可婚姻,才松下一口氣,決定忘卻過去,重新認真地再愛一次。但這次,問題卻出在感情上,男人在愛她的同時,還愛著另外的女子,不止一個。他太優秀,條件太好,身邊始終有傾慕的女子存在。他不是柳下惠,有時候,抗拒不了諸多情感的誘惑。她知道后,他同她談,他愿意娶她為妻,他能保證婚姻,但不能保證感情的完整……而這樣的缺損,素素自然不能容忍。也有舍不得,還是選擇了放棄。
第四個男人,將事業看得比感情重了一千倍……第五個男人,不允許她外出工作,希望她做他的依附,他來照顧她一生……
他們都很優秀,素素說,是所有女人眼里的極品男人,是我們曾經想要尋找的那塊玉。那時候我們都固執地以為,即使那塊玉是碎的,我們也要……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真正的感情承受不了破碎和缺失。至少,我做不到。
再然后,素素就碰到了他,她的瓦片男人。和那些質地上乘的玉比起來,他的確只是一個瓦片。讀了普通大學,在一家不起眼的小單位,身份是個不起眼的小公務員,可能不會有什么大前途,長相和言語都有些笨拙。可就是這樣一個瓦片男人,把所有那些極品男人不能給予素素的,全部給了她——完整的愛,對婚姻的承諾,對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她生活的自由……這一切,成就了她最終的選擇。
如今,常常看素素挽了她的瓦片男人穿街過巷,已走在婚姻路上的她,笑容簡單知足。常常,在看到的時候心有頓悟:對于男人而言,哪怕是再好的碎玉,也終歸是碎了,收拾不起一份完好的愛情和生活。而哪怕再普通的一片瓦片,只要他是完整的,就一定能為女人的愛情遮擋風雨。那么,如果我們尋不到一塊完整的玉,不如選擇一片完整的瓦。畢竟對于生活而言,完整是如此重要。
編輯 / 王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