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時,亦凡送我幾只蠶寶寶。他說,有點事兒做,你的心情或許會好些。我瞪著眼睛看著他說,怕我看你看得太緊了嗎?想我當初怎么那么傻,把你當成命,大學里好好的工作都不要了,來這里陪讀,現在可倒好,你事業有成,我倒成了讓人厭的怨婦。亦凡落荒而逃,他知道他若多說一句,我會讓他死得很難看。
蠶寶寶很可愛,吃飽了就睡,很無憂無慮的小傻瓜樣子。我卻越來越不快樂。亦凡早出晚歸,每天他不回來盼他回來,他回來,我又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跟他吵,只要他一回嘴,我就冷冷地說,當初若不是為了你,我現在早成講師了。羅亦凡,你別狼心狗肺。每次說到這話,亦凡就沒了話說。我心里便很痛快,活該,是你欠我的,你應該對我好的。所以,亦凡把工資獎金交給我,我都當那是他欠我的。我會說:別當是你養我,我為你付出的遠遠比這幾個錢多得多。亦凡越來越懶得跟我計較,我覺得我們的婚姻正在走向死亡。母親說:小裳,當初是你自己選擇跟亦凡的,他不欠你的。還有,你愛他,你想他怎么做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付出了,我要牢牢把握這份愛。那天一個人無聊在家看《百家講壇》里于丹教授講《論語》,她說: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要有個度。心理學上有個詞叫“非愛行為”,就是指以愛的名義,對自己所愛的人進行愛的掠奪。她舉了例子說某人會對丈夫說,我為你犧牲了青春和事業,你要對我如何如何,這便是非愛行為。對親近的人的非愛行為,很容易給親人的心靈造成傷害。我的臉一熱,仿佛說的那人就是我。
一個下午,我都在琢磨于丹教授的話,亦凡說他做了我的奴隸,母親說亦凡并不欠我的,難道我真的做錯了什么嗎?我為亦凡付出那么多,他不該為我的人生負責嗎?
我的蠶寶寶開始吐絲了,埋頭苦干,不理外面的世界,很專注的樣子。我突然覺得自己不正像這蠶寶寶嗎?正是自己的努力勞動,才將自己的身體束縛得很緊很緊,直到被那些絲完全裹住。難道我不像這只蠶嗎?我用愛做了個繭,把自己跟亦凡的婚姻嚴嚴地包裹起來,然后不停地掠奪亦凡的愛,直到那愛枯竭……
原來,我就是一只那么傻的蠶,一直在自己給自己做繭。我笑了,給蠶們添了桑葉,打電話給亦凡,我說:有多久我們沒出去吃過飯了?亦凡愣了一下,我接著說:亦凡,我不要做那只用愛纏住你的蠶……
沒有誰要對另一個人的人生負責。當我們用愛做絲把自己和別人纏裹住,丟失了自我時,愛也就陷入了困境。唯有努力地破繭而出掙脫出來,愛才會有出路。被婚姻圍困的情形,無非如此。幸好,我醒悟得早,我還有我的生活,亦凡不是全部……
編輯 / 王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