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好友說我是“大美人”,狂喜。可為表謙虛之意,便惺惺作態(tài)重新注釋一遍其含義:“大”——我的個子大;“美”——心靈美;“人”字自不必說。這樣顯得好聽點。
這段俏皮的文字,出自“大美人的單身日記”——一個單身美女所寫的“博客”的開頭。初看文字,還以為大美人一定是一個涉世不深、略帶幾分羞澀、又有幾分單純的女子。然而,見到大美人的瞬間,這種印象就被徹底顛覆:172厘米的身高——果然是“大”美人,臉上的成熟和世故,足以讓人產(chǎn)生某種心理壓力。只有能讀懂她的人,透過那雙略帶幾分世故的大眼睛,能讀到一種自然、無羈和樸素。
作為一名前歌手,她獨自漂泊北京八年,出入燈紅酒綠的場所,經(jīng)歷光怪陸離的秀場。現(xiàn)在,她作為一名雜志編輯,安安靜靜地和文字打交道,內(nèi)心寧靜地領(lǐng)取每個月兩三千元的工資,追求一種簡單、樸實、快樂的生活。
北京,我來了
“大美人”是朋友送的綽號,每次這樣叫她,她都有一種“不敢當”的感覺。她更愿意朋友們稱呼她“林檬”——這是她的筆名。
雖然生就了一副北方女子的高大身材,但林檬卻是一個典型的重慶妹子,有著重慶女孩的潑辣、勇氣和敢作敢為。
1996年,林檬從四川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畢業(yè)時,還不到21歲。而此時,她已經(jīng)是成都市商業(yè)演出的紅人。“當時最新的歌曲,一定是我最先唱出來;同行最高的工資,一定是我拿。”
“96級”是四川音樂學院最后一批包分配的學生。還沒有畢業(yè),林檬就被西藏軍區(qū)文工團相中,并向她許諾:加盟文工團,就授予不低的軍銜;去西藏工作5年即可轉(zhuǎn)業(yè)。但是林檬志不在此,她的夢想在北京——那英等北京的夜總會歌手一夜走紅的傳奇,激勵著全國許許多多像林檬一樣懷著成名夢想的年輕人。
1997年春節(jié)剛過,林檬覺得,“不能再等了,必須走了”。買了機票后,她身上只剩下2000元錢。之前在成都的夜總會演唱雖然賺了不少錢,但她統(tǒng)統(tǒng)都交給了父母。北京之行,父母極力反對,自然不會從經(jīng)濟上給予支持。
3月15日,她清晰地記得這個日子,她義無反顧地從成都踏上了飛往北京的飛機,她甚至沒有來得及思考:到北京以后怎么生存?萬一不能成名怎么辦?
林檬以前從來沒有去過北京。當她走下飛機,踏踏實實地踩在北京的土地上時,眼前所見,與想象的竟然那么不同:“天空是灰的,街道是灰的,建筑物也是灰的。”一切都是灰蒙蒙的,她一時感到有些恐慌。北京的馬路很寬闊,林檬覺察到自己的渺小,“夢想只能蜷縮在那小小的身軀里”。
但是,這種灰蒙蒙的心情很快被自己的豪情打消。當汽車行進在北京市區(qū)寬闊的馬路上時,林檬突然感覺有了一股沖動,“北京,我來了,總有一天我會走在鋪滿鮮花的大道上”。
曾經(jīng)住在地下室
到北京的第一站,林檬直接去了以前在成都認識的一對夫婦開的酒店——明華酒店。說是酒店,實際上是一個高檔餐廳。林檬的工作是在餐廳當歌手、主持和節(jié)目總監(jiān)——客人吃飯時,旁邊的舞臺就是她演出的地方。
看到這種環(huán)境,林檬當即產(chǎn)生了心理反差:“這哪里是唱歌的地方啊。”她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快找到唱歌的地方。
不到一個星期,她就開始出去尋找。好在餐廳的工作時間有限,只在就餐時間工作。白天,她坐著公共汽車,一條路一條路地搜索,看哪里有夜總會、歌廳或者酒吧,晚上八點以后,她就到這些場所里聽別的歌手演唱,尋找自己的差距。
在明華酒店待了兩個月,林檬就找到了兩處唱歌的地方,一處是在“青年宮”,每天晚上唱3首歌,有80元的收入;另一處是在一家俱樂部,每天晚上有120元的收入。
必須從明華酒店的宿舍搬出來。她以月租500元的價格租了一間地下室,暫時把自己安頓下來。地下室只有十二三平方米,里面不但潮熱、黑暗、不透氣,常年有一股揮之不去的霉味,而且老鼠橫行,蛛網(wǎng)密布,但是林檬卻很高興:“終于有了一個起點。”她是一個對生活環(huán)境及個人生活條件要求不高的女孩,她花了二三十元到玻璃店劃了一塊大鏡子安在墻上,白天,就對著鏡子練形體,戴著從成都帶過去的耳機練聲、聽磁帶。有時候,隔壁的人聽煩了,會過來敲門,要求小聲一點。晚上,就馬不停蹄地“串場子”,最瘋狂的時候,一天晚上要到5個場子演唱。行業(yè)的不穩(wěn)定性,要求每一位歌手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而且要不停地尋找新的舞臺。
半年多以后,林檬租了一套一室一廳的小房子,搬離了地下室。
到1998年上半年,她在朋友的介紹下,到當時北京生意最紅火、音響最好、影響最大的夜總會“卡薩布蘭卡”試音成功,成為“卡薩布蘭卡”的歌手,每天晚上唱五六首歌,有180元的收入。當時,沙寶亮、汪正正、螢火蟲樂隊等還沒有成名,也在這家夜總會演出。
能夠進入卡薩布蘭卡,就像一個標志,說明已經(jīng)進入北京最好的歌手陣營。
在“青年宮”唱歌時,林檬認識了湖南籍歌手汪蓓,兩人年齡相仿,到北京的時間差不多,又在同一個地方唱歌,很快成為好朋友。這是林檬在北京的第一個好朋友。以后,不停地有新的朋友進入她的生活,又不斷有舊的朋友離開她的視野,“來了,走了,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了。如果不拼命,隨時都有滾蛋回老家的可能”。百分之八九十的歌手,到北京兩三年就打道回府了,“每次遇到有朋友離開,不但沒有一絲驕傲,反而更加激勵自己,要努力,要拼命,要尋找自己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正是因為一直保持在這種高壓的狀態(tài)下,林檬不懈地堅持了下來。
尋找真正的自由和愛
2000年至2001年,林檬參加了中國音樂學院的補習和進修,開始向音樂制作方面發(fā)展。這是一段混亂而艱難的日子,每天早上8點鐘就要上課,晚上又要演出掙錢維持生活和學業(yè)。這兩年中,林檬每天只能睡五六個小時。
經(jīng)過兩年的學習,林檬漸漸明白,“自己向往的,是音樂,而不僅僅是舞臺,舞臺只是音樂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不管唱歌唱到什么狀態(tài),最終都要轉(zhuǎn)入后臺,她開始漸漸萌生去意。
但是,此時她卻瘋狂地迷戀上了爵士樂,林檬認為,爵士樂的靈魂,就是自由和愛。實際上,她一直向往一種自由、簡單的生活,只是現(xiàn)在才找到了能表達自己這種追求的音樂。為了這份自由,她放棄了很多。2002年年初,她組建了一支樂隊——“溫度計”,并任這支樂隊的隊長、主唱兼節(jié)奏吉他手。這支樂隊,一直活躍在北京的酒吧里。
此時,林檬的舞臺已經(jīng)轉(zhuǎn)移到北京三里屯酒吧一條街最有影響力的“男孩女孩”酒吧。在酒吧投資方的安排下,四個外形靚麗、身高都在170厘米以上的女孩組合在一起,成立了“彩虹女子樂隊”。這支樂隊被稱為三里屯的“屯花”,每天晚上12:15演出,總有很多客人慕名而來。
2002年下半年的一天,林檬像往常一樣在“男孩女孩”唱歌,當唱到第二首歌時,她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雖然在唱,卻聽不到任何聲音——她大吃一驚,自己失聲了。
到醫(yī)院檢查的結(jié)果是,由于聲帶長期處于疲勞狀態(tài),患上了嚴重的聲帶息肉,需要立即動手術(shù)。對于普通人來說,這只是一個小手術(shù),局部麻醉,將息肉割除就行了;但對于一位職業(yè)歌手來說,手術(shù)時需要全身麻醉,割除的息肉,不能多一毫,也不能少一毫,盡管如此,仍有可能宣告職業(yè)生涯的結(jié)束。林檬萬念俱灰,那段時間,她終日以淚洗面。
林檬花費了近萬元,在醫(yī)院住了半個月。手術(shù)非常成功,聲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猶如鳳凰涅■獲得新生,林檬高興極了。這次事件,讓她開始反思自己這些年來的追求:“如此慘烈的競爭環(huán)境,如此艱難的生存狀況,一直挺過來,不外乎是想給自己多創(chuàng)造一點機遇。機遇固然很重要,但機遇并不會給每一個有準備的人。在北京,這樣有準備的人比比皆是。”當初到北京“一夜成名”的夢,現(xiàn)在她再也不做了。
“唱歌已經(jīng)不是我必須依賴的生存手段”,雖然身在聲色犬馬的場所,但林檬卻開始厭倦這樣的生活,不愿意繼續(xù)流連于歌廳和酒吧,“10多年唱下來,已經(jīng)累了”。
簡單生活
林檬果然放棄了她曾經(jīng)為之奮斗的一切。2004年8月,在父母的召喚下,她處理了北京的車子和房子,收拾好行李和在北京漂泊八年的所有酸甜苦辣,回到了闊別已久的重慶。“在北京,能學的都已經(jīng)學到了,再待下去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而且,經(jīng)歷了風雨,思想反而歸于平靜,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嫁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過一種簡單的生活。”
從在北京的長期高壓狀態(tài),一下子回到一個沒有競爭的環(huán)境,林檬感覺突然失重了,她就像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在這座曾經(jīng)賦予她生命的城市里,找不到自己的依靠,找不到自己的根。在這種狀態(tài)下,林檬開始寫作,將自己的狀態(tài)和心情寫下來,將自己的郁悶,通過文字進行宣泄。后來,她將自己寫的東西發(fā)到網(wǎng)上,竟然引來好評如潮。
一段時間以后,林檬突然覺得自己應該找一份正式的工作。于是,她開始天天翻招聘信息,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一天,她無意中看到重慶一家雜志的廣告,雖然只是招聘廣告業(yè)務員和辦公室文員,但是,她突然明白自己想干的是什么——編輯,她決定到雜志社去試一試。“只要先進入雜志社,總會有機會轉(zhuǎn)行的。”她想。結(jié)果正如她所愿——她應聘上了。
從初回重慶的恐慌,到現(xiàn)在的坦然,林檬已經(jīng)慢慢調(diào)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和生活。走過的路多了,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林檬覺得自己變得樸素了、簡單了、返璞歸真了,“原來,簡單的生活就在身邊”。
現(xiàn)在回憶起在北京的兄弟姐妹,她心情平靜。當初在北京輝煌一時的“溫度計樂隊”,因為她的離開,不得不解散。“彩虹女子樂隊”也解散了,四個女子中的老大嫁作商人婦,馬上就要當媽媽了;林檬是老二,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功轉(zhuǎn)行,做了一名雜志編輯;老三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馬上就要和一位青年才俊結(jié)婚;只有老四仍然堅守在名利場上,第二張專輯就要進入宣傳期。
對于林檬來說,現(xiàn)在的生活平靜而令人滿足,這樣的簡單生活,正好是她喜歡的,對于她來說,擁有這些,就足夠了。
編輯 / 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