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職場“新本位主義”,是指守好本職崗位、做好本分工作、堅持本身利益。
有這么一幫職場新人,他們年紀很輕,卻思想“老套”,心安理得地守著一個崗位多年不變;他們以做好自己分內工作為最大理想;他們會積極爭取本身利益,但絕不艷羨別人手里更大的蛋糕。比起那些為謀取更多財富而辛苦奔波的同齡人,他們過著相對“穩(wěn)當”的生活,一步一步向著自己的目標慢慢奮進。
在這個心浮氣躁的年代,他們因生活的“標尺”不高而能心平氣和地做事,他們是真正懂得職場規(guī)則、懂得享受職場快樂的“新本位主義”受益人。
個案一:
八零后的唐雅莉被分配到策劃部時,引來七零、六零年齡組同仁的一陣熱議。“不應該啊,以她廈門大學中文系畢業(yè),英語、日文兩精通的底子,完全可以去更高一層的部門,怎么肯到我們這個又累又不討好的策劃部……”“新人嘛,還沒搞懂狀況唄。待一陣,就能比較出哪個部門工作輕松、賺錢更多了……”“反正她年輕,跳槽機會多。你看以前來的幾個大學畢業(yè)生,不都是干了一年,主動跳了,不跳的也會削尖腦袋轉到別的部門去了?看著吧,唐雅莉在我們這兒待不久的。”
但不管怎樣,唐雅莉一來,策劃部多了一絲生機。到底是八零后的一代,她的思維方式和“老一輩”們不是一條道上的,新點子特別多。而策劃部,忌的就是死水一潭。以前大家在討論樓盤銷售宣傳策劃方案時,也會積極開動腦筋,但想出的方案總是得不到上面的肯定,就算最終獲得通過,大家仍只能拿到自己固定的工資和獎金,真正受益的卻是站在一線的銷售人員。長久以后,誰愿意再去挖空心思搞創(chuàng)意呢?反正樓盤銷售一直就很火,即使宣傳策劃做得死板些,一樣擋不住買房人的熱情。
“沒有對比,不知道自己窮!”小道消息多多的周大姐,在領到單位年終獎后,憤憤不平地抱怨開來,說自己還不如一個售樓小姐拿得多,轉頭看到唐雅莉正為新一季樓盤宣傳手冊制作3D效果圖時,便沖她說道:“小唐,我看你別浪費時間了,在我們這個部門就算混到像我這把年齡,也沒唱主角的。有這工夫做流水活,不如想想法子,找找關系,跳到售樓部去。你年輕,要學歷有學歷,要長相有長相,不信你的年薪拿不過售樓部那幫靠臉蛋混飯吃的丫頭。”
唐雅莉笑說:“算了,現(xiàn)在找個工作不容易。知足常樂吧。”說完,繼續(xù)埋頭做她的工作。
由此,大家把唐雅莉“在一棵大樹上吊死”的選擇歸結為膽小。
但事實證明,唐雅莉掐滅跳槽或轉崗的念頭是多么明智。比她早一年進公司的幾個年輕人,跳來跳去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
王剛是受了同學創(chuàng)業(yè)的誘惑,加盟了同學剛創(chuàng)立的廣告公司,誰知同學后續(xù)資金跟不上,原先許諾支付的十萬年薪泡了湯不說,還賠進了自己萬把塊錢的加盟費。麗娟當初是嫌策劃部錢少才主動要求去售樓部的。雖然年薪是漲了,可壓力也不小。售樓部年年有新面孔進來,也有老面孔被踢出局。一個蘿卜一個坑。麗娟已經(jīng)放棄過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位置,更不敢放棄現(xiàn)有的崗位,所以,便得比別人多用一份功,壓力大得直掉頭發(fā)。
職場“新本位主義”指導手冊:
職場中人,最容易犯的錯誤便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守住你現(xiàn)在的崗位,遠比尋找一個新崗位容易得多。才華或能力,在一個崗位上如果得不到發(fā)揮,未必就能在另一個崗位上得到釋放,自信的人,會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而能夠把不起眼的小事也做到盡善盡美的人,在哪里,都會是閃光的金子。
個案二:
陳棟曾是數(shù)學系的高才生。所以,當股市火爆,人人都在談論股票時,他卻淡然一笑,說:“炒股不能當正職,這樣炒來炒去,我可沒這時間。”有人略帶嘲諷地說:“你又不是經(jīng)理,有時間研究公司的銷售曲線,就沒時間管理屬于自己的財富?要知道,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可陳棟還是只喜歡簡單的事物。比如,當別的市場分析員準備了一大堆文字資料作呈報說明時,他選最簡單的圖形來分析公司的銷售情況。為此,他繪的曲線還被公司領導稱作“陳棟曲線”,得到過表彰。陳棟每年都會得到公司的獎勵,原本眼紅他的人,也因為成功炒作了幾只股票,收益遠遠趕超他而對他不屑一顧。
股市的賺錢效應使得大家的工作態(tài)度發(fā)生了一些質變。原本專心于公司業(yè)務的人,開始分神,許多部門的電腦上都下了“大智慧炒股軟件”。大家應付完手頭的工作后,一有空就研究哪只股票會漲停。這種現(xiàn)象引起了公司高管的注意。公司下令信息科切斷了網(wǎng)路。這下,那些趁工作之際兼職炒股的人便慌了手腳。陳棟因為對股票的興趣不是太大,倒顯得氣定神閑。
兼職炒股的同事,一門心思想早日“脫貧”,但往往求勝心切,今天賺明天賠。倒是一心一意做好本職工作的陳棟,年年得到公司獎勵,只賺不賠。這還是其次的,上級主管來聽銷售情況匯報時,就有同事答非所問,或因大意,提供的數(shù)據(jù)出現(xiàn)嚴重錯誤,只有對待工作一向嚴謹?shù)年悧潱瑥娜莶黄鹊貞獙Ω吖芴岢龅囊蓡枴R驗椋瑒e說數(shù)據(jù),陳棟連產(chǎn)生數(shù)據(jù)變化的原因都說得十分透徹。
不過短短一年的時間,陳棟的職位得到了升遷,而這樣的升遷,一不靠走后門,二不靠拍馬屁,完全是他平時工作作風扎實,給領導和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所致。
職場“新本位主義”指導手冊:
干一行就要愛一行。行行有門道,只有當你精通一個行業(yè),并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做到無人能夠代替的程度時,那么,這個行業(yè)、這份工作才會給你提供你需要的一切,最基本的是一份看得見的固定薪水,還有看不見的人脈、升遷機遇等。
個案三:
方威沖進經(jīng)理辦公室時,大家都嚇了一跳。這個新人,做事太沖動了吧?不過是因為新來不滿一個月,會計沒來得及把他的工資劃到卡上,他就沖進經(jīng)理辦公室討要他這個月的薪水。
就在大家等著迎接經(jīng)理室傳出的咆哮聲時,方威卻掩門而出。大家問他怎么樣,他輕松地說:“討著了。”那神情,完全似討薪的小可憐蟲。
但因為這事,經(jīng)理倒重視起財務的辦事效率來。財務室的幾個靚妞因為工作不到位被扣了獎金,而方威也算是出了名。
有同事勸方威,吃小虧占大便宜,你是新來的,這么點虧都吃不起,以后日子會很難過的。方威不解,拿不到工資,我拿什么交房租?吃啥喝啥?這是我的基本權益,該我要的,一分不能少,不該我要的,一分也不去想。這難道有錯嗎?
前輩們聽聞此番論調直搖頭,心想:頭兒承諾我們的季度獎金沒發(fā),我們都忍了,你這點算啥?小不忍則亂大謀,年輕人,到底是不懂的。
方威投入工作時,像不要命似的,每回為了趕拍廣告照片,他可以不眠不休,烈日當頭不怕曬,需要趴在地上時,馬上臥倒,只為能夠出一張角度更好的照片。經(jīng)常還看他做一些“倒貼”的事,比如為了穩(wěn)定模特兒情緒,自己掏錢買飲料、比薩、冰淇淋,甚至請吃火鍋。他還自己動手,買了材料做了許多創(chuàng)意獨特的道具,為所拍照片增加亮點。
這些費用的支出,方威倒是很大方。有時候,別人建議他拿了發(fā)票讓經(jīng)理簽字報銷,方威這個時候卻“公事私辦”地說:“這是我自己主動掏的,不能算在公司的成本里。”經(jīng)理在一次會議上,口頭許諾等三月份的策劃案結束后,帶大家去溫江泡溫泉。經(jīng)理人多事忙,這事后來就忘記了。方威卻較真兒了,別人不好意思提醒經(jīng)理,方威就主動承擔了“點醒”經(jīng)理的活兒。
原本眼看要泡湯的福利,在方威的督促下,得到了實現(xiàn)。大家在溫江玩得很開心,經(jīng)理興致也很高。他還說,以后要多搞一些這樣的集體活動,凝聚人氣。
職場“新本位主義”指導手冊:
討要自己的應得利益并不可恥,任何一家重視未來發(fā)展的公司,都不會拿員工的既得利益開玩笑的。反之,這家公司如果總不能兌現(xiàn)獎勵,拖發(fā)工資甚至習慣賴賬,那么,這樣的公司也沒有必要再待下去了。薪水可以不求最高,但求最穩(wěn),獎金不求最多,但福利時時能夠兌現(xiàn)的公司,才是職場人生活、工作兩愉快的基本保證。
編輯 / 海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