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旅鼠,常年居住在北極,以草根、草莖和苔蘚之類的植物為食。它的繁殖能力很強,每當氣候適宜、食物充足時,其數量就會急劇增加,可急劇膨脹的數量也為旅鼠的生存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因為即使是豐年,食物也不夠數量龐大的旅鼠吃飽肚子。這時候,奇怪的現象便發生了:幾乎所有旅鼠突然都變得焦躁不安起來,它們東跑西顛,吵吵嚷嚷,紛紛聚在一起,漸漸形成大群,除留下少數同類看家,其他則會沿著一定方向進發,星夜兼程,狂奔而去,而最終全部跳入大海結束自己的生命,旅鼠以自殺的方式吞咽自己因為沒有節制的繁殖所帶來的惡果。
赤狐,也常年居住在北極,主要以野兔為食,繁殖能力也很強,但赤狐的數量永遠都不會超過野兔的數量。當某段時間內,野兔的數量因某種原因明顯減少,威脅到赤狐的溫飽,進而影響它們的生存時,赤狐并不“背井離鄉、遠走高飛”,也不坐以待斃,更不會自殺。它們或是節制食欲,或是捕獲它們原本不喜歡的食物,或是采取積極的節育措施來減少族群的數量,如減少參與交配的次數,以降低赤狐的出生量。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后,沒過多長時間,赤狐就會過上豐足的生活。顯然赤狐很聰明很智慧。
昨天看到一則報道:一名大學生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跳樓自殺,我愕然。他如文中的旅鼠,當生存遇到困難的時候,盲目地結束自己的生命。為什么不學學赤狐呢?降低門檻,降低標準,換一種思路多想點辦法,調整思維方式之后生存還成問題嗎?
編輯 / 劉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