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個商人,曾經以為自己工于心計,精于算計。而這一次,父親卻教會了他另一種算術……
在南方打拼了幾年,他們一家的生活慢慢地好了起來,先是買了房,后來又買了車。
又是春節,幾年沒回家了,今年要回去看看年邁的父母。想起以前過年回家時火車站那份擁堵和混亂,他就不寒而栗,坐飛機吧,又要倒幾次長途汽車,實在不方便。有同事在議論,不如自駕車回去。他心里一動,開車回去的確是又方便又安全,順便也可以帶父母到各處逛逛。
一千多公里的路程開過去,沿途目睹無數新城舊貌,而當家鄉熟悉的小鎮漸漸出現在眼前時,他才感覺到,這么多年過去了,多少地方翻天覆地地變著:湖填了,樹砍了,地挖了,高樓修起來了;手里有錢了,女人們染著黃頭發穿著黑筒靴隆胸整容追逐著流行,男人們洗著桑拿出入飯店在酒杯煙圈里吞吐著時尚,多少農村變得比城市還城市。唯獨這里,似乎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破敗,陳舊,貧窮,就連通往家門前那條出了名的爛路也沒變。
車開始顛簸,左搖右擺,前俯后仰,七上八下,像小時候坐過的那種四面透風的三輪車一樣。他小聲咒罵著,努力握緊方向盤,盯著前面那條高低不平、滿是石頭和水坑的小路皺緊了眉。
五公里的路走了半個多小時,好不容易到了家,父母早已等在門口,無限歡喜。下了車,他向四周望了一下,這才發現村里不少人的家門口都泊著各式各樣的小車。看來自駕車回來過年的人不少。
吃飯時,他說起門前那條路行車如何艱難,父親說鄉下人習慣了徒步,最多不過是騎個自行車、摩托車,這么多年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哪知道今年一下子冒出一堆四個輪子的小車回村來過年。本來那條就是土路,路基很軟,下點雨,這些車上去一軋,當然是越軋越爛了。
吃完了飯,父親打來水幫他把車上的泥擦了擦,然后就不見了人影。
他四處閑逛,和村里幾個開車回家過年的人聊了聊,大家對那條路都深惡痛絕,一致表示,幸好回家只待這幾天,不然車和人早晚得給折騰散了。
父親天快黑了才回來,滿頭大汗,騎著三輪車,輪子上滿是泥,車上堆著幾個麻袋?!笆巧?。我到鎮上找那些蓋房子的人家買的,是他們多出來的。”“你買它干嗎?”“那路不是不好走小車嗎?拿這些沙子鋪一下?!薄澳氵@能管多少事???”他鄙夷地笑,“你看路上那些水坑有多大,這才夠鋪幾米?。俊备赣H愣了一下,說:“不夠我明天再去買,今天只找到這些?!彼终f:“過完年我們就都走了,就這幾天,管那么多閑事呢?再說,那條路又不是我一輛車在跑,您一個人忙乎啥?”
父親看了他一眼,沒說話,默默地走開了。
第二天一早,父親仍然騎著三輪固執地要去填路,老爺子的犟脾氣他知道,沒辦法,好歹把那幾袋沙填掉,了了他的心事吧。他這當兒子的也只好陪著,拿著鍬、盆來到村頭路上,先把水坑里的水放掉,墊點石子,再把沙一盆盆舀出來倒上去。
隔壁陳二開著富康車從他身邊經過,探出頭來笑:“張哥,和你老爹一起為大家做好事呀!”他臉色不自在起來。富康搖頭晃腦地開了過去。又過了一會兒,屋后的李家老大也開著輛別克過來了,從車窗飄出句話:“張哥,日行一善啊。不錯,哈哈!”別克連蹦帶跳地從身邊穿過。他怎么聽著句句都像是嘲諷,臉色越發沉了下來,父親正蹲在地上挖槽放水,頭也沒抬地對他說:“你先回去吧。”
他甩了甩手上的泥,頭也不回地回了村。
下午,父親又去鎮上拉了幾袋沙回來。這一回,他什么話也沒說。
后來的幾天,父親照例去填路,他一次也沒有去。
臘月二十八那天,他開車去遠處看一個親戚,第二天回來時天色有點晚了,正在那條小路上顛得厲害的時候,看見前面有車燈閃爍,靠近看時,竟然是隔壁陳二正毛手毛腳地從車上搬著什么下來,他喊了句:“陳二?!标惗D過身來,在車燈下,他清清楚楚地看到陳二手里搬著半袋子沙,還在嘩嘩地往下漏。見是他,這個說話一貫大大咧咧、臉不紅心不跳的陳二忽然有點不好意思起來,結結巴巴地說:“我路過鎮上,撿到一袋沙子,這不順便就扔這兒了……”他飛快地把手里的半袋沙倒在一個坑里,“張哥,擋你路了,不好意思啊?!备豢蛋l動,一溜煙消失在夜色里。在往村里開的路上,他驚訝地發現,后面這段路明顯比昨天早上走時好了很多。
大年三十,吃過早飯,他到鎮上采辦年貨,小路上的車明顯多了不少。令他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短短的兩天里,這條原本破爛不堪、坑坑洼洼的小路上現在鋪上了不少石粒和沙子,路況好了很多。是父親還是陳二?正想著,看見對面一輛小車停了下來,車上的人下來,從后備廂里搬出一袋沙來鋪墊在路上,之后小車絕塵而去。又過了一會兒,他看見一輛拉菜的三輪車也停在路邊,從車后向一個凹處傾倒著沙子。有自行車上的人從后座跳下來,拿著手中的塑膠袋向路上撒著石子,有騎摩托車的彎下腰去用扳手掏開一個出口釋放著積水……
他終于明白了,是誰鋪好了這條路。
置辦完年貨,他找到一處剛建好房的人家問有沒多余的沙賣,屋主說有,帶他來到后院,地上是一袋袋裝好的沙。屋主說很奇怪,最近老有人來買沙,也不要多,都是一袋兩袋地買,所以他索性把沙都裝好,這樣也方便搬運。
他付了錢,把沙裝上車,剛要走,聽到馬達聲響,一輛拖拉機開了過來,司機高聲喊:“萬老爹,還和昨天一樣,幫我裝兩袋沙?!?
車行到爛泥處,他把沙拖出來鋪上,又上去踩了踩,感覺腳下有著從沒有過的踏實。后面的路不再顛簸,心情變得無比舒暢。
他是個商人,曾經以為自己工于心計,精于算計。在生意場上,他決不會白白地付出,從不做虧本的買賣。而這一次,父親卻教會了他另一種算術。如果有一百個人,假如每一個人都緊緊地捂住自己的口袋,結果當然誰都不會失去,卻誰也不會得到。而假如每一個人都肯大方地為別人付出一點,那他就會同時收獲九十九份回報的快樂。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這樣,我們常常自以為是地斤斤計較,生怕偶爾失算會讓自己在什么地方吃了虧,其實不求回報的付出本身就是一種快樂,而在這種付出之后所得到的回報往往會超出你的想象。
編輯 / 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