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2日,備受關注的鉀肥認沽權證(038008)最終報收于0.107元。
在這最后一個交易日,這只從5月30日起就狂歌勁舞的權證,依然沒有停止謝幕前的瘋狂。
當天上午,鉀肥認沽開盤后就急瀉33%,此后又扶搖直上,大漲70%,上攻之勢直到收盤前1小時才戛然而止。大起大落間,鉀肥認沽全天換手率高達1741.2%,總成交金額則達到12.5億元。
此后盡管一路速降,但這只“神奇”的權證,在終結交易的最后一刻,依然倔強地停留在0.107元的高度,而不是接近于零的0.001元。
這大概史無前例。
更史無前例的是,這天發生了一件十分詭異的事情。有一個自稱“Iloveyz888”的人橫空出世,現身于東方財富網股吧的鉀肥權證論壇,聲稱要“解救虧損者”。在此后不到3小時的交易時間內,“肥姑”的每一個舞姿似乎都完全貼合“Iloveyz888”設定的節奏。
“Iloveyz888”因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聲譽,“大俠”、“善莊”等諸種美名紛至沓來。在迅速累積的數百頁跟帖中,有人甚至留言:他或她,“Iloveyz888”,應該成為本年度央視節目“感動中國”的當選人。
這一天,悲劇也在發生。六十多歲的深圳“沽民”老王,始終想不通鉀肥認沽必須歸零的內在邏輯,在上午大漲下午大跌的巨大反差中,心臟病突發,被送進了醫院。
被放棄的財富
當“沽民”開始與“沽”共舞的時候,他們中的許多人,并不真正了解這位狂野的舞伴。
鉀沽只有當鹽湖鉀肥股價低于認沽價15.10元時才有價值,但是鹽湖鉀肥的股價已超過40元。在最后交易日到來之前,無數的媒體就已經反復提示,即便鹽湖鉀肥連續跌停,也無法在最后的行權日6月29日跌到行權價。
這意味著鉀沽的價值必然為零。但在最后交易日——6月22日,鉀沽的最后價格竟然停留在0.107元,幾乎所有明白這個簡單道理的人都在發問:為什么鉀沽最后不歸零?
如果每一個持有人都明白鉀沽沒有任何價值,那就應該在高于0的價格賣出——但是鉀沽卻收于0.107元,這意味著,持有人寧愿接受血本無歸的事實,也不愿意賣出。如果以最后的收盤價計算,總共1.2億份的鉀沽意味著有1284萬元的財富被放棄了(0.107×1.2億份)。實際上最終持有人的成本,遠高于最后的收盤價,被放棄的財富遠多于此。
虛擬的義舉?
6月22日10時34分,一個最大的主動放棄財富的人出現,在東方財富網股吧的鉀肥權證論壇里,這個來自山東濟南的帖子說:“都把握好逃生機會,我決不會置散戶不顧,最后拿出這些天的一半的利潤來給大家個機會。想走的就抓緊走。寫到此為止……”
由于認沽權證帶來了巨大的交易機會,讓很多人愛稱其為“姑姑”,鉀肥認沽被稱為“肥姑”。在這之前,鉀沽在10分鐘內走出了一個近乎翻番的行情,令人瞠目結舌——這就是帖中所謂的逃命機會。然后,在這個論壇中,同一個IP地址發出的帖子又陸續非常準確地提前告知了鉀沽隨后的行情,并不停地規勸大家逃命,同時也申明一點——堅決不歸零!
提前告知行情和堅決不歸零,這都是無法理解的事情,但都實現了。要做到這一點,惟有用錢才能做到。準確率和大氣魄,讓所有看這個帖的人都無法懷疑,就是鉀沽的莊發出了這個帖。有意思的是,最后,來自該IP地址的帖子繼續表示要狂炒另外一只沒有任何價值的權證——華菱認沽,該品種果然應聲而起,并在隨后的交易日中出現過累計40%的漲幅。
這個IP后面的人,似乎在做著平準基金做的事情:接下籌碼,以防止狂跌的行情傷害到更多人。不同的是,平準基金是政府資金埋單,而接鉀沽,是個人的賬戶埋單,用自己的損失來挽救別人。于是,這個IP背后的人被稱為“俠客”。
16時14分,“俠客”發出新帖:“大家記住一個號‘Iloveyz888’”。
歷來,莊是散戶的對立面,莊的任務是賺散戶的錢,這一回,一切似乎變了。無論真假,這張帖子具有感動股票投資者的所有元素。
無法量化究竟需要多少錢才能將鉀沽的行情“操控”到如此地步,但資金量過億,則是業內人士的最低估算。
然而從事實角度,又無法理解其神奇之處,從交易所的成交回報來看,鉀沽的成交非常分散,最大的交易席位買賣的總資金量也未超過4500萬元;同時,想控制一個品種的走勢,一定要控制大部分籌碼,交易所也并未監測到有賬戶超額持有鉀沽。
沒有事實能證明果然存在一個能如此操控鉀沽的力量,然而準確的預言,卻又無法讓人不去相信。有人總結道:這個帖子,組成了中國證券史上最感動人的報告文學。
向誰示威
其實,中國股市早有很多難以理解的事情:如當年的四川長虹的交易量竟然超過了可流通數量——由于管理者放行了不可流通的轉配股;如有官方背景的機構瘋炒做假賬的銀廣夏;如A股的價格甚至會在短期超過同股同權的H股股價的3倍——大唐發電,這只回歸A股不久的H股近期就走出了這樣的行情;把權證當股票炒導致暴虧的例子,也屢屢見諸報端。
一句話,組成市場的各層面均有怪事。
而鉀沽在18個交易日內的表現,更是集諸怪于一身。
在5月29日,每份還僅有0.844元的鉀沽,在6月4日暴漲到每份8.05元。深交所在5月30日和31日實施的連續兩次盤中緊急停牌,并沒有壓制住鉀沽的猖狂。
6月15日,僅剩7個交易日的鉀沽,在鉀肥股價完全不可能跌穿15.1元的行權價時,依然故我,全然不顧鉀肥公司發出的風險提示以及證監會于6月11日發出的重點監控鉀沽的通知,價位雖然下調,但仍穩定在每份約4元。
6月22日,鉀沽最后一個交易日,本該隱身暗處的“莊家”卻跳將出來,反而博得“沽民”一片擁戴。
鉀沽為何如此癲狂?是“莊家”有恃無恐?是“沽民”求財心切?是監管疲弱無力,還是制度和市場本身存在根本性缺陷?
中國股市發育17年,仍有如此怪事。這一出荒唐劇,究竟誰解悲涼味?
(安 瑜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