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裝修房子是噩夢
為自己的居室營造一個舒適的環境,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是對于一些英國的消費者來說,裝修房子卻是一場噩夢。從英國消費者支援機構公布的數字就可見一斑,在過去的8個月里,他們總共收到45萬多起投訴,單是關于家居翻新和維修的投訴就達4萬多宗。這其中,有超過7000人投訴廚房裝修,不少消費者表示自己的廚房像個“豆腐渣工程”,比如少了幾個抽屜和門把、煤氣打不著火、柜子沒裝好等等。要知道,在英國給廚房安裝一套全新的爐子、烤箱、洗手池、冰箱、柜子、地板,一般來說起碼要幾千英鎊甚至超過一萬英鎊,等到開伙時才發現問題,實在是損失慘重。
在英國,裝修工人向戶主敲詐幾千英鎊是常有的事。但他們交出來的工程要么物非所值、要么根本就沒有必要,比如給房子的后花園建個圍欄或者加蓋個小房子,他們的要價就非常高。露絲就遇到過“被敲詐”的情況,前不久,她家的水箱壞了,一位水管工人檢查了一遍,說要先放掉水箱里的水,于是打開水管排水后便揚長而去;第二天,這個工人又來修理了一番,然后開始給水箱注水,又回家了;第三天他才來進行“驗收”,這才算是完工了。盡管是自己無端將工作時間拖延,但水管工最終還是向露絲收取了“三個工作日”的工錢。
加拿大人喜歡自己裝修
加拿大人喜歡“裝修DIY”是出了名的。在溫哥華,格拉漢和妻子卡芙林以30萬加元買下一幢有100年歷史的破舊房子后,決定自行重新修建。夫妻倆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進行內部裝修,又花了一年半的時間進行房子的外觀裝修設計。為了全心裝修,男主人格拉漢甚至辭去了建筑師的工作。他們的最終計劃是,讓這棟被視為不適合人居住的老房子,“恢復昔日光輝”。
在多倫多,很多人以裝修為樂,同時也以裝修為業。他們先是看準一處房屋,買下來,然后夫婦倆同心協力,將房子來個里里外外的裝修和翻新,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賣掉。即使一些單身的女孩子也以裝修房子為樂。
德國人親自買地蓋房
德國人以住出名,源于他們對房子裝修的熱衷。一般德國人成家立業后,都會自己買塊地蓋房子。在德國買地建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因為所有的建筑環節都得由買主親自動手,自行找水工、電工、木匠。為了節省高昂的人工費,許多精打細算的德國人干脆自己動手刷墻、鋪地、拉電線。
據了解,幾乎每個德國家庭平均每5年就要將房子大修一次,其中還包括外墻粉刷,而小修更是每年都要進行。有的人家甚至把自家的墻拆了,過一段時間又砌起來,來回折騰。而一到周末,德國人一家就會樂此不疲地逛建材市場,然后全家動手開始裝修。
美國人家居都選白色
美國人害怕麻煩,因此也不喜歡裝修房子。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從來不在裝修房子上面冒險。不喜歡太操心的美國人在裝修時選擇最多的顏色是白色,不管在墻面的顏色選擇上,還是在床上用品上,亦或是衛生間里的毛巾和廚房里的餐具,都一律選擇白色。很多美國人覺得,選擇顏色是十分困難的事情,因此也不愿意在這上面多費腦筋,一旦選定顏色后,一般5~10年內不會改變,不過,一些勤快的美國人現在也越來越流行“自己動手做”。人們常常靠看說明書和自己的技能來修繕房屋,而不是花錢雇用專業人員。他們這樣做,一方面出于省錢的考慮,一方面,也是熱衷于動手、體會勞動樂趣的天性使然。
(童希真摘自《上海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