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為,南京中獅有限責任公司是山東中獅國際集團的一個地區分公司,事實上,南京中獅雖然也姓中獅,卻是李華山一手創辦的,父親只是象征性地占有一些股份,完全不參與經營管理。作為家族企業的接棒人之一,李華山更喜歡獨自闖蕩,他說,靠自己的感覺更好
到美國去創業
雖然已過不惑之年,李華山依然清楚的記得父母當年創業時的艱辛。每天直到凌晨四、五點,父母屋里的燈依然亮著……直到今天,那燈光一直照在李華山的心里。他知道,成功的前提之一是吃苦。

1981年,李華山順利考上南京大學,專業是父親為他選擇的——城市規劃。“父親的想法很單純、可愛,他覺得這個專業可以讓我留在大城市。”那時,李華山的父親李樹森還是一位鉆研醫學的學者。1989年,父親李樹森開始了創業的道路。李華山大學畢業以后,繼續攻讀中科院區域規劃專業的研究生。三年后,他選擇去中國康華公司業務部做了一名業務員,而不是回家鄉和父親一起創業。“那個年代,還是要多鍛煉,學習。”父親李樹森也不希望子女過多地依賴他。
李華山雖然按照父親最初的愿望留在了大城市,可他自己并不滿足這些。1991年,李華山順利地拿到了美國Clemson University的offer。李華山自己選擇的專業是經濟學,“因為只有這個專業給我獎學金。”李華山和父親一樣,在選擇專業這個問題上想法也很簡單。
1993年,李華山取得了經濟學碩士學位,是創業還是去找工作,在國內有過工作經歷的他,思前想后,覺得自己更適合創業。這個想法得到了父親的支持,創業資本需要100萬美元,父親更是二話沒說就交給了李華山。
那時正值美國互聯網行業創業的高潮期,李華山冷靜地分析了自己創業的優劣勢,又細致地分析了美國哪個行業的門檻更適合自己的實力,三個月后,李華山決定投資以高科技為導向的精細化工品行業。這個行業具有明顯的壟斷性經營的特色,其技術和世界市場主要被瑞士、法國兩家大公司所控制。面對精細化工這一特殊的市場,李華山信心十足,除了相信自己的能力之外,他知道他的身后還有一個強大的父親一直在支持他。
新公司命名為Sino-Ling(USA)。創業之初,李華山為了節約成本,所有公司事物自己全部包攬,既是總經理又是業務員。“那年的圣誕節,我一個人度過,看著窗外的雪花,我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孤獨,但是為了事業,自己必須堅強,必須學會忍耐。”
在父親的指導下,李華山在美國建立了實驗室,主攻“安潔清”等高技術項目。功夫不負有心人,實驗室里終于傳出了實驗成功的好消息。李華山也迎來了事業的上升期。
短短幾年之內,Sino-Ling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精細化工品行業中殺菌劑和美白劑的創新領導者。打破了巨頭企業對行業的壟斷,李華山不僅得到了同行業的認可,更被許多下游的原料需求商認可,聯合利華、強生、寶潔都成了Sino-Ling 的客戶,李華山也被選為美國醫藥化工雜志的編委和醫藥化工協會的理事。
Sino-Ling贏利以后,李華山開始償還了一部分父親當年借給他的創業資金。
更喜歡“單飛”
Sino-Ling在美國進入穩步發展期后,李華山卻動起了回國的念頭,“我們作為原料供應商,競爭力除了表現在產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質力外,成本優勢也很關鍵。所以,我們把生產和研發拿到中國來做,將市場定位在全球。”李華山說。1997年,李華山回到中國,一年后,在南京與父親的中獅國際集團合資建立了南京中獅化學品有限公司。
選擇把公司設在南京,而不是父親的基地——山東濰坊,一方面是因為李華山的大學時代以及研究生時代是在南京度過的,他對南京很熟悉,這里也可以找到很多適合公司的人才;另一個原因是李華山希望能獨立一些,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
父親只是象征性地占有合資公司的一些股份,日常的經營管理,全部交給了李華山。回國二次創業,盡管李華山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要打開市場并非一蹴而就。起早貪黑是家常便飯。為了盡快打開銷路,李華山親自帶上樣品去上門推銷,被人拒絕也常有發生,他卻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即使是現在,一有時間他還是和以前一樣帶著樣品去四處推銷。
靠著這股吃苦勁,南京中獅很快打開了市場,“凡是你在電視廣告可以看到的日用品生產商基本都是我們的客戶。”李華山笑著說。
在國內站穩腳跟之后,1999年,李華山又在上海成立了中獅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專門負責營銷和客戶服務,依靠公司產品的品質和成本優勢開拓國際市場。公司生產的安潔清OLETRON(TRICLOSAN),絕大部分銷往國外,被許多國際知名企業,如聯合利華、寶潔、強生等公司所采用,成為世界上第二大供應商,也是世界上繼汽巴嘉基公司之后的第二大生產商。
客戶這關靠著李華山的努力順利闖過,而公司的內部的管理卻給他出了大難題。
李華山從國有企業聘請的第一任廠長就讓他“冒了一頭的冷汗”。這位廠長為了收取回扣,購買了翻新的輸料管道以次充好,李華山和技術人員測試管道時,管道一處破裂,“幸好是在測試階段發現,破裂處噴出的是水柱。如果投入使用,那噴出的就是火焰,會引發大爆炸啊!”現在回想起當時的情景,李華山還心有余悸。
接下來的四任廠長也是問題多多。這讓李華山深切地體會到一個合格的管理者的重要性。因此,只要不符合公司的要求,李華山就立刻撤職換人。一方面,李華山在公司內部開始實施扁平化管理;另一方面,精挑細選第六任廠長。而這第六任廠長果然沒有辜負李華山的期望。
對于李華山來說,父親除了是父親,更是他所仰望的企業家。雖然雙方互不干涉對方的管理,但私底下,父子兩人只要湊到一起就會互相探討企業經營管理上的感悟。“父親經常給我一些建議,有一些建議的確是很寶貴的經驗。我也會和父親說一些自己的管理思想,我的管理思想可能更現代、更西方一些。”李華山說。
現在,中獅國際集團依舊由“老爺子”李樹森執掌,至于父親會不會將家族企業傳位給三個兒子當中的某一個,只有“老爺子”自己心里清楚。
“如果傳位給我,我一定會盡力管理好家族的企業,因為那是父親的心血。現在,我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企業做大做強,成為行業里的佼佼者。”李華山說,他一直是一個獨立的人,獨立的性格讓他選擇自己創業,那段經歷是多少財富都無法兌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