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夫提出離婚時,曉琳的第一反應是晴天霹靂。在此之前,她一直認為即便全天下夫妻都離婚,他們也會是最后一對。一窮二白的日子熬過來了,正過得錦上添花呢,卻出了這樣的事。
曉琳哭哭啼啼,揪著丈夫痛說家史。可男人的心跑到另一個佳人那去了,十八匹馬都休想拉回來,哪有心思聽那些如煙往事。
終于離婚。
之前,曉琳只顧哭訴,離婚后才發現,一個三十五歲的女人,又顧工作又顧兒子,是極不容易的。更要命的是,突然變為單身女人,那份孤獨、無助讓她承受不了。
而前夫,立刻跟佳人由暗渡陳倉到明修棧道,過起了雙宿雙飛的日子。也許對曉琳有些負疚,一個深夜,前夫避開女友打來電話,語氣透著憐惜關愛:“你好嗎?孩子還好嗎?”熟悉的聲音如同天籟,把曉琳的淚催生出來。電話那頭,前夫輕輕地嘆一口氣,無比心疼、無比悲涼地說了句:“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有什么事給我打電話。”
這電話讓曉琳輾轉反側,瞪著眼直到天亮。這夜起,她開始有了期待,也許,前夫是一時意亂情迷,總有一天會回來。
曉琳把前夫丟下的衣服依舊掛在衣柜里;他的拖鞋洗干凈收好;他的CD、書還擺放在書架上;連前夫的漱口杯、牙刷都放在浴室一角。她希望當前夫回來時,一切都沒改變。
身邊開始有人示好,但曉琳統統婉拒。心底里,她還是希望一家人能重新在一起。何況,在最寂寞的夜晚,前夫總會打來電話,語氣甚至比離婚前還要溫柔。
這讓曉琳生出無限想象:好像他就貼在自己耳邊,他的氣息帶著溫度噴在自己臉上。尤其聽到前夫囑咐“好好照顧自己,只有你好咱們兒子才會好”,曉琳會有錯覺——她和他沒離婚,他只是出差去了。每接到一次電話,曉琳的希望就增添一些。她對自己說,前夫對她還是有很深感情的,畢竟,他們曾熾熱地愛過。
一年后的春節,前夫打來電話,“天冷了,記得加衣服。”語氣依然低沉深情,好像曉琳一回頭就能看見他。曉琳終于控制不住,問他想不想來看看兒子。
前夫來了,還帶著禮物。那天三個人都很開心,一直玩到深夜,兒子撐不住睡去。
兩人四目相對,一切仿佛都是從前,從前的衣著、從前的味道。曉琳依在從前的丈夫身邊,問起他的現狀,才知道他已結婚,新人的肚子也大了,又一個小生命呼之欲出。
曉琳的身體一點點僵硬,好像體內有東西稀里嘩啦碎了一地。她漸漸清醒:那些深夜里打來的電話,不過是前夫幸福之余偶爾產生的一點愧疚。往更惡劣處想,他是吃著碗里惦著鍋里。以前是,所以他離婚;現在是,所以他愿意曖昧著。
明白了這些,曉琳生出無比的厭惡。既然沒打算回頭,何必頻頻糾纏,讓自己平白生出奢望的心。
那晚前夫走后,曉琳獨自坐在地板上想了很久,然后就豁然開朗。一廂情愿不會讓感情起死回生,反倒對今天的自己傷害更深。
第二天,曉琳把前夫的東西統統裝進大箱子,捐給了社區。她請了鐘點工把家打掃干凈,不要的東西全丟掉,甚至扔了那張舊床。
深夜,曉琳的手機鈴聲響起,前夫在那頭有些氣急敗壞,責問家里的電話為什么打不通。曉琳淺淺地笑著:“我家換了電話。請你以后不要再打來了。如果你真的心存愧疚,那就為我祝福吧。”
曉琳這一次把“我家”和“你”咬得特別清楚。放下電話,她輕松許多,早該是這樣的,離婚了,就別再把他的曖昧當作深情,讓心受到騷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