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長在農村,一直生活在父親的身邊,我和父親性格迥異,他天生的堅守“老黃牛”精神,我卻是天生的固執與倔強。一直認為我和父親間總有一道分水嶺,阻礙彼此間親情的延續。所以從懂事后我就開始叛逆于父親對我的管教,在我眼中一直沒有父愛這個概念,尤其是在父親身上我從未感受到。
父親一直酗酒,幾乎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就喋喋不休的嘮叨。我不勝酒力,所以不愿喝酒,也很厭惡喝得爛醉如泥的人。長大些,就更反感父親喝酒,喝醉后,母親就和他吵架,吵得不可開交,但每次酒醒后他們又重歸于好。
今年春節,大年初三那天父親喝醉了,當有客人在時,母親還在忍耐。客人走了,父親和母親又因為這個問題吵了起來,爭的面紅耳赤,一片鼎沸。我一時怒不可遏拿起父親的酒瓶就摔在地上。半瓶酒溢滿小屋,父親卻沒有吱聲,走出了門外。
回家后,父親拿出過年我給他的錢和一瓶酒放在面前,一聲不發地走了,很晚才回來。當晚父親沒吃飯就睡了,我睡在他的身邊,一整晚上我都在不停的反問自己:眼前的這個人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親生父親?
大年初五我踏上回單位的車,父親要用三輪車送我到站點等公交車,我卻執意不肯,拎起包,氣勢洶洶地甩出了家門,肚子里還滿腹委屈。
父親隔三岔五就會打電話來詢問我的情況,每次都會囑咐我,“工作要負責要對得起人家!”而我每次在電話中總是漫無目的的應付父親的話……
父親身體很瘦弱,奶奶老是嘀咕,他那是文革期間給餓得營養不良,到現在還沒緩過勁來。可是,父親瘦弱的身材還要撐起家庭的一切,盡到父親的一份責任。當時家鄉流行一種新的賺錢方式,到沿海城市去當卸貨員,父親并沒有盲目跟風。而是做出另一種抉擇,留在家鄉開辟新田地。我家的經濟也在日益拮據,當時我和哥哥都在讀書,哥哥在異地準備考中專,我也面臨著中考,這也意味著巨額的學費在步步進逼。可父親從來沒有流下一滴淚。
轉眼,到了夏收的時間,我匆匆趕回家,習慣了安逸的校園生活和安靜的工作節奏,自身滋長了些許的惰性,這是我踏上工作崗位第一次來到家里的田地中勞作。帶著一肚子的不情愿跟隨父親,來到麥場里。火熱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干裂的土地噴著熱氣,父親穿著長褲和母親做的千層底開始了他的割麥之旅,貓著腰,左手掌心朝外,一把抓緊沉甸甸的麥穗,右手握緊鐮刀,用力一拉,一大撮麥子就割了下來,一摔手,把麥就鋪在麥田里而且整齊有序,干凈利落,這樣周而復始,一片一片的麥浪匍匐前進。有時我在后面擇的已經腰酸背疼,可是父親在前面貓著腰從來沒有停下過。
那是我第一次跟在父親后面割麥,已經是二十多歲的青年了,血氣方剛,總以為自己可以和父親相媲美了,于是模仿著操作起來,但卻是形似而神不似。父親小心謹慎地卷著他的地毯,我卻大大咧咧地揮舞著鐮刀,仿佛有使不盡的力氣。然而好景不長,不過幾米的距離我就汗流浹背了,腰酸背痛,后背火辣辣的疼,汗水流到嘴里成的,澀澀的,麥芒不小心刺痛了我細嫩的皮膚。而且我穿的是短褲,麥桿上的污垢把我的腿都抹黑了,涼鞋裸露的部分直扎我的腳,直叫人痛苦不堪。
然后我毛手毛腳地一鐮刀砍到了腿上,頓時鮮血直流,但強烈的自尊心迫使我欲哭又止,一副落魄的樣子。父親在心疼我的同時,還不忘“奚落”著:“做事不僅要看外道還要看門道,任何事情都有它的竅門,不可因為事情小而大意啊”我心悅誠服地俯首稱臣,心中那種年輕氣盛的優越感早以蕩然無存了。父親不緊不慢的割著麥子,一鐮一鐮,腳踏實地,汗水順著他的臉頰如斷線的珠子。
坐在田間地頭休息的時候,我問父親,
“您為什么不覺得累呢?”
父親微笑著說,“因為我是一家之主啊”!
我端詳父親的雙手,那是一雙粗糙、黝黑的手,掌心和手指交接的地方都長滿了老繭,我用指尖掐了掐,硬邦邦的,象黃色大理石一樣堅硬,我還饒有興致地用嘴去啃了一口,咯吱咯吱的響。我非常羨慕父親手上的老繭,竟也崇拜起做像父親一樣健壯的人呢,父親沉思了片刻凝望著遠方,好久才開口。
“孩子,不要學我,你應該有更幸福的生活”。
我一時語塞,一股酸楚充斥鼻腔……
在異鄉工作后,遠離了父親,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卻又總感覺內心深處的一種空虛,工作上的不順心、繁冗紛雜的事物經常讓我感到些許的焦躁與不安,一度陷入生活的谷底,我一直感覺自己是個很不幸福的人。而每當回想起父親那雙滿是老繭的手,我頓時感到有一種揪心的痛。
我開始后悔為什么那次會一時沖動摔了他的酒瓶,作為兒子雖然是為他身體著想,我的那種方式是不是深深地傷害了他的心?當我拿起電話要跟父親解釋的時候,父親只說了一句:“我以后不喝酒了,喝酒對身體不好。”剩下的話語我只有應付的份了,那股內疚的心情重新滌蕩,我繃緊了嘴唇,不忍心讓父親聽到我的哭聲。
很多迷茫的日子,我也多次想起和父親一起割麥的情景,想些那段往事。父親是愛我的。就從那一刻起,我恍然從那父親質樸的愛里尋求到了幸福的含義。我深知自己多年的學習生涯,那不可算計的學費是靠父親的一點一滴全筑起來的。我開始漸漸讀懂父親,雖然他沒有巨額的財富,沒有炙手可熱的權力,他卻用心完成一個家庭的責任,用心給子女最質樸的幸福。無論堅毅、韌性,還是其他,我在父親那里學到了很多,是我一生受用的財富。
我一直在苦苦找尋幸福,原來幸福卻就在自己的身邊,父親是在用心給我一生的幸福,那份厚重的愛成為我一輩子的信仰,終于,我開始讀懂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