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丈夫結婚整整10年了,這期間,因為經濟條件有限,一直居無定所。直到去年年底,我們才真正有了屬于自己的家。新家剛布置好,我們就捎信到鄉下,讓年邁的婆婆進城來住些日子。
在外租房的那段日子,婆婆總會不定期地從鄉下來到我們蝸居的住所,幫我打掃房間,料理家務。一回到家中,可口的飯菜就擺上了桌子。婆婆是位干凈勤快的老人,與丈夫結婚這么多年,我們婆媳倆從未紅過臉,這與婆婆的大度是分不開的。
記得剛結婚那會兒,我和丈夫都忙于工作,家里亂得沒了章法。每次婆婆來,都要把我們的小家收拾得干干凈凈,就連我們的內衣內褲都給洗干凈。然后再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等我們回來時,她已坐上晚班車回鄉下去了。每次看到她為我們做的一切,我的心里都是酸酸的,只想有那么一天,全家人能生活在一起共享天倫。
自從有了孫子,婆婆明顯地比過去來得勤了,一邊幫我帶孩子,一邊做家務。鄰居們都說我的婆婆是個極容易相處的人。的確這樣,婆婆守寡多年,受得苦很多,可她從沒把這些作為可以在家頤指氣使的資本,反而處處體諒我們這些做晚輩的。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和丈夫在買新房子時因錢不夠而發愁之際,婆婆特地從鄉下趕來,把多年的積蓄都拿了出來,還把養的幾頭豬都賣了。連午飯都沒吃就又急忙往回趕。臨走時她一再對我們說:如果再不夠,她就把鄉下的老房賣了,只要我們能有個安定的住所,她什么都舍得。樸素的幾句話讓我看到了一位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
接婆婆來新居的那天,丈夫特意租了輛車一大早就把婆婆從鄉下接了來。一進屋,看到裝修一新的房間,婆婆樂得合不攏嘴。摸摸這,看看那,別提有多高興了。可當走到廚房的時候,我看到婆婆臉上的笑容凝固了。順著她的目光,我看到了微波爐、電磁爐等一系列現代化設施,那是之前婆婆都沒見過的廚房設備。我心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我急忙對婆婆說道:媽,每次來您都沒好好休息過,這次,您來什么都不用做,讓我們晚輩來伺候您吧!婆婆只是心不在焉地點點頭。住了沒幾天,婆婆就說牙疼,臉也腫了起來,飯也明顯吃得少了。私下里對我說是想家了。我知道這不是主要原因,因為婆婆來城里并不是第一次,每次都沒說過想家,肯定另有原由。終于,在我的追問下,老人家開了口。
新房子太憋屈,走在屋子里太拘束,到處都是新的也不需要打掃,想給你們做頓飯都不知如何下手。本來我和丈夫想:婆婆年齡大了,來一趟不容易。我和丈夫商量此次婆婆要是待得慣就不讓她回去了。眼下,婆婆卻要走,這讓我和丈夫很為難。丈夫說,我媽這輩子操勞慣了,在這里閑待著,時間一長會生病的,不如先教她做些家務,教她使用廚房的用具,好讓她斷了回家的念頭。我一想,這個主意還真不錯。
休息那天,在廚房里我準備全家人的午飯,特意叫婆婆來幫我做下手,我一邊做,一邊有意地說這個開關怎么用,那個開關是做什么的……婆婆顯然也在很用心地聽,手也跟著我調試的方向比畫著。婆婆雖然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不習慣這些新設施,但我想,這些問題根本難不倒她。
果然,沒過幾天,我和丈夫一回到家,飯菜就已上桌了。婆婆又像往常一樣在廚房里游刃有余了,笑容也又回到了她的臉上。偶爾,她還會給我講在廚房里發生的糗事。說她第一次自己在新房子的廚房時,雖說做了無數次飯,可面對這些新家伙還真有些手忙腳亂。不是水龍頭忘關了,就是做飯時把火弄得太大了,有時竟連油和醋都分不清了,真是年紀大了。
我則在一旁鼓勵她說:婆婆您就放手做吧,這個廚房啊,還真離不開您!您做的飯菜我最愛吃了。聽了我的話,婆婆顯得格外高興,說自己忙碌了一輩子,要是閑著肯定會生病的。嗨!這正是老人家的心結啊!當然,在我休息的時候,我還會趁婆婆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把婆婆烤糊了東西的微波爐擦洗干凈,把搞得一塌糊涂的廚房收拾整齊。可沒有多久,我發現,婆婆完全能夠自如地操作各種廚具了,而且用過后比我擦拭得還干凈。
時間長了,婆婆對我家小區周圍的環境漸漸熟悉了,有時還能去買買菜;和鄰居認識了,沒事的時候,和小區的老頭老太太嘮嘮嗑。婆婆漸漸喜歡上了這里,把這里當成自己的家。我還鼓勵她經常參加社區的老年人活動,還給她買了扭秧歌的行頭。清楚地記得,那天我陪她去扭秧歌,老人家一直緊緊地握著我的手……
責編/高翔
E-mail:golddoo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