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先說一個故事:一家人就餐時,誰都不愿用底部中心有個突起的盤子,因為一邊手里握著刀叉,一邊要牢牢穩住盤子,否則刀叉一用力盤子就會轉動起來。母親擺放杯盤時,誰都怕碰上那只倒霉的盤子。于是父親出了個主意:今后凡是碰巧使用那只會轉動盤子的人,其他的人都要擁抱他一下,作為情感的補償。那晚,女兒不再感到自己是個倒霉的人,因為她得到大家的擁抱,受到了格外的寵愛。從此,家里有哪位不開心,大家也就會有意無意地把這個盤子放在他的座位前。經過大家的擁抱后,不開心的人會變得笑逐顏開,煩惱一掃而光。
忽然想到我妻。妻病重,醫生要用很粗的針管從她背部抽取積水,很疼。妻坐在凳子上,嚇得顫栗。我躬身抱住她,輕撫其背,將她的臉埋進我的衣襟里。妻很乖地配合,一動不動,安靜地讓醫生把手術做完。事后問她很疼吧?她說不很疼,心里也不怕,說有我抱著,她只感到安心和踏實。
人在生老病死關頭,特別需要親人的擁抱。擁抱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溝通方式,它能傳達愛意,使人得到慰藉,受到鼓舞,獲得力量。相擁相親,實乃人的天性,是一種極其自然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我們不妨撕下含蓄和羞怯的面紗,習慣于親人之間的擁抱。
心理學家說,擁抱是一種身體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