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遇好人,激發謀生靈感
羅小燕就讀于原本是江西南昌的一所大學的大學生,2003年7月畢業后一時沒有找到工作。2004年4月初,羅小燕來到了珠海。
在珠海金鼎鎮,羅小燕拼命地尋找工作,十幾天后,她所帶的盤纏快花光了,工作卻毫無希望。
一天傍晚,羅小燕路過一幢豪華公寓門前時,見一位老大媽坐在那里,面容慈善。饑渴難耐的羅小燕便湊上前壯起膽子說:“大媽,您能給我一碗水喝嗎?”大媽見她不像是個壞人,便熱情地將她帶進了屋中。看她一連喝下4大杯涼茶,大媽脫口而出:“姑娘,你是不是有困難?”一聽這話,羅小燕辛酸的淚水流了出來,她向大媽訴說了自己的遭遇。熱心腸的大媽聽后,產生了憐憫之心,要留她住上一宿,羅小燕自然是求之不得。
羅小燕放下背包后,見大媽行動遲緩,便連忙幫著大媽淘米做飯,還主動抹家具、拖地板,不一會兒,就把大媽家拾掇得干干凈凈。大媽非常高興,喜歡上了這個勤快善良的女孩,親切地和她說這說那,冷清的屋子頓時熱乎起來。
晚飯后,大媽毫不忌諱地向羅小燕敞開了心扉。她說,老伴于一年前病故,一個兒子在深圳工作,一個女兒在香港做生意,一年到頭難得回來幾次,即使回來,也只是象征性地和她說幾句問候話。孫子、外孫也都在外地求學,更是難有見面的機會,留下她一個人看守偌大一幢住房,極其孤獨。白天她可以四處走走看看,時光倒是不難打發,但一到晚上,她感到非常寂寞,覺得有一肚子的話想向人傾訴,可就是沒人聽。當天晚上,大媽的情感猶如決堤的河水一發不可收拾,越聊越精神,全然沒有了疲憊,直到天快亮了,她才戀戀不舍地上床睡覺。
次日下午,羅小燕準備走了。大媽突然遞給她200元錢,笑盈盈地說:“姑娘,你昨天晚上陪我說了那么多的話,我付給你一點兒辛苦費!”羅小燕驚詫不已,哽咽著說:“大媽,這……這怎么行呢?”
“怎么不行?這是你應得的報酬!”
接過錢,羅小燕心中一動:辛苦費?陪人說說話也可以有報酬。
謝別大媽后,羅小燕一邊走路,一邊尋思著大媽的每一句話。她想:社會上類似大媽這樣處境的老人很多,還沒聽說過有和老年人陪聊這樣的職業,我可不可以以次謀生?這樣想著,羅小燕踏上了回江西的路。
大膽嘗試,顧客紛至沓來
2004年7月16日清晨,江西南昌市的一些廣告欄上突然出現了這樣一則與眾不同的廣告:“親愛的老年朋友,您想將無處訴說的情感發泄出來嗎?我愿意陪您說個天花亂墜;您孤寂難耐嗎?我愿陪您玩得痛快淋漓……”
廣告貼出后,很快就產生了反響:不到半個時辰,就有十幾位老人踏進了羅小燕的家門,他們贊不絕口地說羅小燕干了一樁破天荒的好事,紛紛表示樂意做羅小燕的客戶。老人們經過一番商議,還給羅小燕定出了一個價格單,即陪一位客戶侃聊1個小時,收取報酬30元。羅小燕沒想到老人們會給出這么高的價格,暗喜不已。
當天,羅小燕依照老人們的建議,按先來后到的順序,將首批顧客的名單和住址登記在冊,然后一一約定了上門陪聊的具體時間。
羅小燕的第一位顧客是年過古稀的劉大媽,她老伴于10多年前辭世,兩子一女均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她每月領取1000多元錢的退休金。
羅小燕和劉大媽初次侃聊的那晚,劉大媽猶如患了“語言饑渴癥”,話非常多。她一會兒說起了年輕時候的希冀和憧憬,一會兒說到和老伴的相識相愛過程,一會兒說到她如何將孩子撫養成人的艱難苦楚……
不知不覺,4個小時過去了,劉大媽實在沒力氣繼續說下去了,這才打住話題。
羅小燕的第二位客戶王大媽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生有一子一女,女兒遠嫁湖北,兒子于3年前在一起車禍中喪生。她和老伴每月共領取2000多元的退休金,加之兒子死后獲賠了十幾萬元錢,算是有錢人了。可是,她們老兩口卻陷在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巨大痛苦之中,難以自拔。尤其是她老伴精神支柱徹底坍塌,白天不肯在家多待一分鐘,整天外出東游西蕩,甚至借酒消愁,這使得王大媽更加痛心。
初次侃聊時,王大媽淚眼婆娑地訴說了自己的遭遇后,幾乎再沒說什么話,只是瞪著一雙眼睛靜靜地聽羅小燕說話。羅小燕清楚什么菩薩打什么卦的道理。她引經據典,一步步誘導王大媽該如何撥開痛失愛子的陰云,走上正常的人生軌道,直說得王大媽連連點頭,破涕為笑。
后來,經過幾次侃聊,王大媽的老伴也深受鼓舞,終于走出了人生的沼澤。夫婦倆后來執意要認羅小燕作干女兒,還包攬了羅小燕女兒的一切費用。
羅小燕一邊服務一邊探索,主動增加一些“計劃外”服務。她每次上門陪聊時,堅持為顧客帶去急于要買的東西,每次陪聊結束后,不忘將垃圾順手帶走,有時還幫老人做做家務。老人們稱道她服務到位的同時,總不忘夸贊她的人品。久而久之,她的聲名不徑而走,不僅本市的老人爭相請她陪聊,鄰近城市也有人慕名趕來。一些有孝心的子女,還專程開著車上門接她,說讓她做一做自己的“替身”,給長輩帶來宣泄情感的機會。
細心操作,平凡女做老板
到了2005年初,羅小燕經過近一年的打拼,固定客戶發展到了100余人,此外還有數十位時斷時續的不定時客戶。
在這種情況下,羅小燕對客戶進行分類,將他們分為特殊需要和一般需要兩大類。對于少數愿出高價的特殊需要人群,進行重點服務,依然照例上門陪聊;對于多數經濟拮據的一般需要人群進行集中服務,這樣可在同一時間內使多數人受到服務。為讓集中服務同樣有質有量,她將每天分為上午、下午、晚上三個時段,這樣,一個星期就是21個時段,保證每一個時段不超過10人,也保證不和特殊需要的一類人群發生時間上的沖突。
為此,羅小燕在風景幽雅的沿河街租賃了一套三室一廳的住房,掛牌為“夕陽紅老年人娛樂中心”,讓集中服務的顧客有了一個固定的活動場所。
由于集體服務價格優惠,每人每月僅收取100元,老人們感到極為合算,很愿意前來。因此,羅小燕不僅巧妙地化解了“供不應求”的矛盾,而且使自己每月的純收入保持在萬元左右。
2006年初,因為顧客相互介紹,客戶與日增多,登記在冊者超過了300人。羅小燕為此專程去了一趟南昌市一家公關學校,挑選了4名德才兼備、反應敏捷、能說會道、吃苦耐勞的女學生。經過一段時間言傳身教的實地培訓,這些原本就善于交際的學生人人都能獨當一面了。
羅小燕對員工進行了細致的分工,要求她們每人務必負責好自己的工作。員工們因為有了高出當地一般職員幾倍的工資,都積極配合“羅老板”的工作。很快,羅小燕的陪聊公司便有條不紊地運作起來。
羅小燕了解到這個城市有很多百萬元戶。然而,這些大款們誰也不甘待在家里坐享清福,依然還在四處打拼。因此,他們的長輩只能留在家中忍受孤寂之苦。
打探到這一情況后,2006年9月6日這天,羅小燕率領員工去了一些富人比較集中的小區。僅半個小時,她就被前來洽談的人群圍得水泄不通。
一位中年男人粗魯地撥開人群,湊到羅小燕面前,氣喘吁吁地說:“我是一個生意人,長年在外奔波,沒時間陪古稀老父說說貼心的話,老頭兒極為不滿,說我不是一個孝子,害得有人直戳我的后背。天哪,我每月給他1000多元的生活費,還請了個小保姆,難道說我還不孝嗎?這讓我多沒面子啊!如果你們能替我讓老頭兒開心,每小時100元行嗎?”
在羅小燕看來,這是小菜一碟,連忙點頭承諾說:“保證3天后讓老伯笑逐顏開,并夸您是大孝子!”
這個中年男子姓張,做服裝生意,現在擁有數千萬元家資。他見羅小燕回答得胸有成竹,就毫不猶豫地填了一張表,然后掏出一捆百元鈔票,笑吟吟地說:“只要老頭兒能高興,我就預先交108個小時的薪金吧!”
據統計,那天報名注冊的客戶達57名,還有數十名老人說要聽到好的反響后再來登記。這可把羅小燕高興壞了。她駕駛自己的那輛轎車又去了南昌的公關學校。她說至少還得聘用6名員工,并進行緊急培訓,力爭把自己的事業做得更好。
責編/紫君
E-mail:zijun00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