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2004年與女友同居期間,我們曾到公證處公證過一份協議。協議中約定:“我自愿將一套兩居室的住房贈送給女友,作為女友的婚前財產。另外,女友的婚前財產在我們結婚后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處理。”后來我們同居沒兩年便分手了,女友與我分手時,要求我履行諾言。而我認為,我們約定的是雙方的婚前財產條款,現已分手并未結婚,故公證的協議就無效了。請問我這樣理解正確嗎?
王明
王明朋友:
你的理解是正確的。因為你與女友協議公證的贈與,并非單純的贈與行為,而是以雙方婚姻作為實質附加條件的含有贈與行為的婚前財產約定。這從協議中也可以看出來,協議中清楚地寫道“我自愿將一套兩居室的住房贈送給女友,作為女友的婚前財產……”由于你和女友至今尚未履行結婚登記手續,致使該協議無法生效并實際履行,所以你女友要求履行協議得不到支持。
相關鏈接:
婚前財產公證是指公證機關依法對將要結婚的男女雙方,就各自婚前財產和債務的范圍、權利歸屬問題所達成的協議的真實性、合法性給予證明的活動。當事人對合同條款的理解有爭議的,應當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詞句、合同的有關條款、合同的目的、交易習慣以及誠實信用原則,確定該條款的真實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