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14日,巴西名模安娜·卡羅琳娜·海斯頓因節食導致厭食癥及并發癥而死亡。這是繼去年8月22歲的名模路易絲·拉莫斯在烏拉圭香消玉殞之后又一個模特被“餓死”。兩位名模瘦身而亡的消息震動了國際時裝界,同時也向崇尚“瘦身”的女士們敲響了警鐘。
當卡羅琳娜首次在海外登上T型臺的時候,有人說她太胖了。當時身為年僅18歲的巴西名模的她被這句話深深刺痛。為了繼續其名模生涯,她開始拼命節食。時隔兩年,她真的瘦了下來。但她最終為此付出了生命代價。
“所有的人都知道她的健康狀況出了問題。她身邊的其他模特和經紀人,沒有人敢說自己對此一無所知。”當安娜·卡羅琳娜·海斯頓出事后,一位知情者如是說。在她去世之后,沒有人稱贊她有敬業精神。對于她這樣一個將T臺生涯作為童年夢想的女孩來說,這個結局只能讓人嘆息她是在正確的時間做了錯誤的事情。
這到底是誰之過?稍有良心的人都不會說“卡羅琳娜是在自食其果”。因為在時裝界以骨感為美的時代,骨感成為一種標準和門檻。T型臺那些弱不禁風的形象便成為了一個個活生生的廣告,她們似乎在用自己的身體向后來者暗示:節食可助你走上成名之路。
可是,當厭食成為一種病態的社會現象時,原本是為了展示人類之美的T型臺,最終淪為各種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大雜燴,這是否是對人類盲目無知的一種反諷?
卡羅琳娜13歲一舉成名
1999年的若昂迪艾,一名美麗的棕發女孩站在選美大賽的舞臺上。臺下坐著她的家人,他們身后是興奮異常的觀眾,他們的掌聲響徹全場。評審者正在將綠白相間的綬帶披掛在她身上,并大聲宣布:她就是本年度的若昂迪艾小姐——安娜·卡羅琳娜·海斯頓。
對于卡羅琳娜的獲獎,她的母親并不驚奇,她說:“其他的女孩子都身材臃腫而且也沒有什么潛力,我的女兒不同,她很苗條而且優雅賢淑。”
這也許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但對于年僅13歲的安娜·卡羅琳娜·海斯頓來說,這讓她離自己的名模之夢又近了一步。
7年之后,她,卡羅琳娜完成了這個夢想。她成為全球T臺上的佼佼者。她的工作場所遍布全球,包括中國香港、日本等地。她成為世界頂級品牌迪奧和阿瑪尼的代言人。
當模特是卡羅琳娜幼年的夢想
卡羅琳娜1985年5月29日出生在巴西圣保羅的一個中產階級家庭。他們住在市郊一棟不大但環境優美的平房里。她父親為一家德國公司工作,母親是一位珠寶推銷員。
卡羅琳娜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模特。她說她想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上世紀90年代初,她父親被診斷出患有早期老年癡呆癥和帕金森癥。不久,家庭經濟開始拮據。這使卡羅琳娜的名模夢變得更加迫切。
但卡羅琳娜的母親卻認為,很難說卡羅琳娜就是為了改變家庭經濟狀況而要當模特的。因為她發現卡羅琳娜小時候就對自己櫥柜里的內衣和高跟鞋懷有濃厚興趣。她常常蹬上并不和腳的高跟鞋獨自在屋里旋轉跳舞,并會要求旁邊的人為自己照相。
直到1999年,在她只有13歲的時候,她在路邊看到了若昂迪艾小姐選美比賽的廣告。于是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幾周后,獲得大獎的卡羅琳娜和母親一起來到里約熱內盧,享受了一次極度奢華的旅行。這是母親對她贏得比賽的獎勵。當她們回到家中,一家時尚機構找到她們,希望將卡羅琳娜介紹給巴西最著名的模特公司——福特模特經紀公司,酬金是100英鎊。卡羅琳娜和母親欣然接受。
“她的食譜上只有蘋果和番茄”
卡羅琳娜算得上是一個幸運兒。她早早成名,一路順風,完全是巴西另一位名模吉賽兒的翻版。
在福特模特經紀公司成功地工作了4年之后,卡羅琳娜與精英模特經紀公司簽約。此舉被外界視為卡羅琳娜從青少年偶像轉型為一名專業模特的標志。
卡羅琳娜一直在找機會走向世界。2004年1月份她終于踏出巴西國門,被派往中國廣州工作了3個月。
和許多年輕的模特一樣,卡羅琳娜在海外工作時常常很孤獨。在一封寫給家人的信里,卡羅琳娜描述了自己走進“大世界”的感覺,她說:“我覺得自己如此渺小,城市如此之大。我什么也不懂……什么事情都做不對。我覺得很失敗。”她的自信心開始動搖。
盡管沒人知道卡羅琳娜開始節食的確切時間,但卻有人證實,這位當時年僅18歲的名模在廣州已有節食的念頭。當時有人說她“很胖”,她很受刺激,并對人說一定要將體重降下來。
此后兩年里,卡羅琳娜在世界各地名城的T臺上頻頻露面。她的體重真的降下來了。但她的厭食癥癥狀也隨之變得越來越明顯。她的朋友安科娜發現這一問題,她說卡羅琳娜只喝果汁。在她去世后,人們發現她的食譜上只有蘋果和番茄。
醫生:卡羅琳娜死于神經性厭食癥
作為時尚雜志的記者,安科娜對模特們的生存狀態很熟悉。她說卡羅琳娜的問題在模特中很普遍。她說:“我已經記不清多少次在時裝活動前看見模特在洗手間里嘔吐,或者吸食可卡因,還看到一些年僅13—14歲的小女孩因為饑餓而暈倒。”
對于卡羅琳娜的死,安科娜感到很痛心。根據她的說法,卡羅琳娜的身體狀況大家都知道。“大家都知道她得了病,其他的模特,所有人都知道。”
卡羅琳娜的母親米麗婭姆也發現情況有些不對頭,但卡羅琳娜的話讓她放松了警惕。米麗婭姆說:“她從日本回來后我就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她回來時非常消瘦,當我讓她吃點東西時她會說‘媽媽請不要逼我;我沒出任何毛病,我非常健康。’”
但是,悲劇終于發生了。去年11月,卡羅琳娜因全身器官受到感染而住進醫院,入院3周后死亡。去世時,身高1.74米的卡羅琳娜體重僅剩40公斤。
醫生說,奪去她性命的是神經性厭食癥。神經性厭食是因為異常擔心變胖而導致身體功能紊亂,造成厭食和體重急劇下降。
親屬的控訴
在得知女兒死訊后,卡羅琳娜的母親米麗婭姆悲痛欲絕。她向記者表示,時裝業聘請所謂骨感模特進行宣傳,實際是在誤導大家。她告誡想讓孩子當模特的父母們:“照看好你們的孩子。賺再多的錢也不值得用你們孩子的性命去換。”
卡羅琳娜的姑媽打算向巴西政府遞交一份請愿書,要求對模特業進行行業監督,她說:“這些女孩就是奴隸。模特也應該擁有自己的權利!現在這些女孩子都沒有養老金,她們什么都沒有……模特經紀公司先將她們帶走,然后再遠遠拋棄。”
心理學家:模特是生存在陰影中的人
心理學家托馬松博士一直在關注模特們的生態狀態。他對巴西兩家模特經紀公司的近2000位模特進行了長達11年的跟蹤調查,其中就包括卡羅琳娜。
托馬松博士說,當今的時尚產業是冰冷的,是“美麗的獨裁”。他認為卡羅琳娜的經歷非常典型,特別能夠代表登上這個苛刻和成熟舞臺的“新人”的無所適從。托馬松博士說:“這些人要同時面臨多種挑戰,她們轉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國家,她們獨自生存,工作又是那么的苛刻。所有的事情都發生得太快,而且又是那么的不可預測。”
雖然目前還沒有正式的研究表明時尚產業和厭食問題之間有什么必然聯系,不過許多專家都指出這兩者間有明顯的關系。在一封由40名專業醫生聯名提交給英國時裝委員會的信中,他們寫到:“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因果關系。時裝產業展示具有極端特征的身體曲線,這是一個導致年輕女性厭食的確定因素。”
托馬松博士證實了這一點:“如果一個人的身材超出了行業標準一丁點兒,他們就會認為她的身材已經是病態的肥胖。這助長了一種完全不切實際的美麗標準。”他補充到,這些壓力讓一些女性建造了“厭食癥兵工廠”:特殊的食譜、處方藥和非法藥品,節食。一些模特甚至利用藥物破壞消化體統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扭曲的美麗
厭食癥并非時尚界的特有現象。目前,厭食癥已成歐美等較為富裕的社會里和肥胖病一樣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人們不惜代價想方設法減去身上的每一兩脂肪,各種減肥招數層出不窮:摳喉誘吐、利尿劑、瀉藥、五花八門的減肥藥、過度運動等。因過度節食減肥而引發神經性厭食癥的人數越來越多。
研究表明,全世界將近2%的年輕女性受到厭食問題困擾。這些女孩子和卡羅琳娜一樣,她們大多在15至25歲之間。尤其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病不易治愈,有13%至20%的人會因為厭食癥過世。
在法國,12歲至18歲的少女中,大約有1%至2%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厭食癥,患者中約有10%的人死于與厭食癥有關的各種精神與身體疾病。同時,過度節食還會引發骨質疏松、女性月經紊亂、腸胃炎甚至不孕等疾病。在美國,節食行業的收入在過去10年內就增加了兩倍,達333億美元。
目前還不知道引起厭食癥的發病機理,不過托馬松斷言,對于年輕模特來說,節食瘦身的職業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卡羅琳娜的去世讓我們對這個行業有了驚鴻一瞥,可以從中揣測出模特目前所經受的待遇,更重要的是讓我們了解到目前我們判定女性美麗的標準是多么的具有破壞性。
的確,當今世界衡量一個女性是否美麗的標準本身已經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隱患。時尚界由于掌握了大量的資源,加上與媒體的有機結合,儼然已經霸占了定義美麗的話語權。他們利用財富和閃光燈下的美好形象,主導了新一代女性的審美取向。單獨的某個女性似乎缺乏與之抗衡的力量。想要改變現狀就必須要整個時尚行業的反省和自我更正。
英國心理學家做的一個實驗證明,時尚雜志對青少年追求纖瘦身材有決定性影響。心理學家調查了二百余名13至17歲的青少年,分成兩組,一組常看時尚雜志,另一組不看。15個月后,常看雜志的一組多有人認為自己太胖,要節食減肥,而不看雜志的那組則沒有。41%的少女說她們節食的想法來自時尚雜志。
抵制模特瘦身漸成風尚
2006年的時尚界,“超瘦款”(在嬌小的身體外穿上寬大的服裝)和美國尺碼“00”(腰圍僅為7歲女孩的水平)大行其道。“瘦風”勁吹之下,一些模特倒下了,再也沒能站起來。
卡羅琳娜是2006年第二位因為節食而亡的模特。去年8月,在烏拉圭舉行的一個時裝秀上,22歲的模特路易絲·拉莫斯心臟病突發去世。據了解,她死前已經好幾天沒有吃過東西了。之前的數個月,她也只喝飲料和吃綠色多葉蔬菜。
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國家和許多有遠見的業內人士已經發動了一場“討瘦風潮”。去年一年里,多個時裝周對瘦模特進行了抵制。意大利政府與時裝界共同簽署宣言,禁止瘦模特上臺。英國內閣婦女部曾召集時裝界和時尚雜志界舉行峰會,請世界頂級時裝設計師、模特公司老板以及著名時尚雜志的老總們,不要再對越瘦越美的病態時尚推波助瀾。著名時尚雜志《瑪麗嘉兒》英國版去年6月也特意用豐乳肥臀的模特蘇菲·達哈換下體型偏瘦的超模兼好萊塢巨星帕梅拉·安德森做封面。
西班牙衛生部及一些非政府組織也要求給服裝模特“增肥”。這些組織指出,擺在商店櫥窗里的服裝模特體型都太瘦了,而在她們那“瘦得只剩骨頭”的身架上穿著時尚漂亮的小號碼衣服,很容易引起愛美女性為了瘦身就不得不以節食為代價,對身體大有害處。
今年1月,一些時裝界活動已經開始禁止年齡低于16歲以及體重過輕的模特參加。或許不久之后我們也能看見對“美”的重新定義。
相關鏈接
意大利時尚界禁止瘦模特登臺
2006年1月24日,意大利政府和時裝界領袖簽署“宣言”,要求模特兒出具健康證明,否則有可能被禁止登臺。此外,聲明還要求業界不得使用16歲以下的模特兒。意大利時裝商會主席博塞利表示,雖然這一協議純粹是靠業界自律,但宣言可起帶頭作用,并希望國際時裝界日后會采用有關協議。羅馬高級服飾界代表多米尼拉說,服裝設計師若不遵守宣言的規范,將受到“制裁”,例如他們的服裝表演將會被安排在冷門時段或日期。
以色列封殺“厭食模特”
去年7月,以色列議會通過一項提案,強迫模特代理機構監督模特們的健康和身體質量指數(身高與體重之比)。根據這項提案,模特必須定期進行體格檢查,保證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19或超過19。而許多模特根本達不到這一標準,最嚴重的厭食模特的身體質量指數只有7。以政府稱,此舉是為了讓國民擁有健康的身體和正確的審美觀。
馬德里時裝周對過瘦模特說不
在去年9月份的西班牙馬德里時裝周上,主辦方宣布了新規定:時裝表演模特的體重指數(BMI)不得低于18。BMI是用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數平方得出的數字,以衡量人體胖瘦程度,正常人的這一指數應該在18.5到24.9之間。按照這一標準,一名身高1.75米的模特,體重必須達到56公斤才有資格入選。因此,在參加本屆時裝周預選的62名模特中,有5人因體重未達標遭淘汰。
西班牙叫停“瘦身”網站
今年1月,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衛生部門起訴一家網站,指責這家網站教唆少女通過不健康的節食手段達到瘦身目的,從而使少女的生命受到威脅。這家網站名為“厭食大比拼”。網站的聊天室登錄入口有一個做鬼臉的女孩形象,女孩面前的餐盤打上紅叉。網站為鼓勵使用者挨餓,設計了一套競賽“積分”機制,向兩星期內攝入熱量最少的女孩頒發獎狀。另外參賽者還可以通過其他節食活動和運動獲得額外加分。比如,喝半升水充饑可得1分,跑步10分鐘可得1分,服用減肥藥片和維生素可得2分。目前,這家網站已停止運營。
圣保羅時裝周抵制過度瘦身
巴西圣保羅時裝周已于1月24號開幕。今年的時裝周“抵制過度瘦身,向不正常節食者發出警示”。主辦方要求所有參加走秀的模特提供體檢證明,并且禁止不滿16歲的模特登臺。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人們認識到過度節食的不良后果,了解科學飲食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