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玩一種換妻的游戲。”一個美國朋友對我說。
“什么?”我嚇了一跳。
他大笑起來:“我在換房子啦,只是把它比喻成換妻。”
“換房子怎能跟換妻比呢?”我問。
“當然。”他笑笑,“最近,我把原來住的房子賣了,換了一棟,買新房跟賣舊房的錢剛好相抵。心想,原來住的房子,地下室有白蟻,屋頂有積水,社區里還沒有下水道,如今能賣個好價錢,而且用同樣的錢在另一個社區買到更好的房子,多棒啊。”
“是啊,”我說,“你真走運,好運全讓你碰上了。”
“算了吧,”他搖搖頭,“等我裝修的時候才知道,這棟房子的白蟻比我原來住的更嚴重,連房梁都蛀爛了。地下室還滲水,平常看不出,一下傾盆大雨,水就從墻縫鉆進來。而且,那社區雖然有下水道,卻沒瓦斯管線,全得用電,結果,愈修發現毛病愈多,比預算多花了三十多萬新臺幣。”
“早知道,就不賣原來的房子了。”我說。
“可不是嗎?”他說,“我昨天回去看原來的房子,進門嚇了一跳。經過新屋主的改裝,全不一樣了。他拆掉二樓的一間臥室,把客廳挑高,又在車房上加建,比起以前氣派完全不同了,早知道,我那樣改,也能十全十美。”沉吟一下,他繼續說:“不過,他也花了三十多萬新臺幣,跟我差不多。”
“那你就不用后悔了,大家都一樣,對不對?”
“我不后悔。我現在把房子也改得很完美,新環境、新社區、新鄰居,加上新的心情,畢竟不一樣。尤其我那包工師傅對我說的一段話,讓我領悟不少。”
“他說什么?”
“我抱怨自己倒霉,買了一棟有毛病的房子時,他對我說:‘其實每個房子都一樣,外表看來沒毛病,把天花板拆開、地板掀起來,都有一大堆毛病。幾十年的老屋,當然會有毛病。”
“除非買新蓋的。”我說。
“錯了。”他揚著眉笑道,“新房毛病也多,據那包工師傅說,他一天到晚在幫人修新房子,不是水管沒接好,會漏水,就是地基下陷,得加強。他說,房子要經過人住,才會發現缺點,新房子就像年輕人,剛結婚,好像不錯,但是蜜月期一過,就發現一堆問題了。”
“真是家家有問題。”
“對,所以我把換房形容成換妻,以為別人的老婆好,其實,大家都有缺點,只是表面見不到。”
是啊,其實我們不必換房子、換妻子、換孩子、換職位,需要換的,只是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我們的心情。
(吳梅薦自《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