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之一成人負債累累 每四分鐘欠債百萬英鎊
據英國《每日郵報》、香港《大公報》報道,今年1月的一個早晨,英國諾福爾克郡發生了一起自殺事件:中年男子馬克在鐵路旁徘徊著,兩眼直直地瞪著一列迎面而來的火車。突然,他撲向鐵路,臥倒在鐵軌上……隨后,人們在距離鐵軌大約2米遠的地方找到了馬克留下的背包。里面裝的全是各種各樣的欠款賬單和銀行追債信。這名43歲的男子因為欠下銀行12萬英鎊的債,無法償還而走上了絕路。
今年1月到10月,英國先后發生了17宗同類自殺案,這些人都像馬克一樣,由于無力還債而自尋短見。不久前,歐洲財務公司“信息監督”的研究報告說,英國消費者是全歐洲債務負擔最重的一個群體。早在2004年就有經濟學家提出警告,在英國銀行利率低、信用借貸寬松的情況下,英國消費者的欠債速度正以每4分鐘100萬英鎊的勢頭往上升。據統計,英國現有100萬人正處在無力償還債務的邊緣,有800萬人持有超過1萬英鎊以上的非抵押貸款。也就是說,英國有1/5成年人背負著重債,其中欠債過萬的青年人正成倍增加。
今年預計10萬人破產
去年,英國的非抵押貸款高達2160億英鎊,這個數字占了全歐洲非抵押貸款的1/30。歐洲人均非抵押貸款額是1658英鎊,英國人卻高達3175英鎊。調查機構YouGov得出的調查結果顯示,英國有90萬人正在以各式各樣的方式尋求擺脫日益增加的債務。而英國“國民咨詢署”發現,6年來向他們尋求解決債務問題的人上升了44%。今年第一季度,登記無法償還債務的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3%,第二季度又有2.26萬人登記破產。英國官方預計今年全年這個數字將超過10萬。
在向“國民咨詢署”求助解決負債問題的人當中,大部分人的收入只有英國人均收入的一半。該署負責人戴維說,低收入、信息不明、缺乏理財知識,是許多人負上重債的根本原因。但是,銀行胡亂貸款推銷造成英國社會借貸花費風氣膨脹,應承擔大部分責任。
信用卡透支成習慣
今年,是全球貸款信用卡面世的第40個年頭。英國人這才發現,信用卡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生活必需品。家庭開支有銀行透支,購物有公司透支,透支額成了身份證明、社會地位的象征。不過,信用卡透支也使現代英國人習慣了欠債拖債。目前,全英國信用卡債務共達560億英鎊。
隨著信用卡的普及,一手多卡、隨時刷卡消費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如今,人們身無分文不足為奇,在超市、在商場、市面上到處都有信用卡自動提款機。為增加信用卡安全度,今年英國已全部采用個人密碼刷卡,這使得購物付賬更為快捷方便。
早在20年前,英國已經有60%以上的家庭借貸置業,成為業主。現代英國人有個嗜好,那就是喜歡每隔四五年更換一次住宅。搬家不但是常事,更是可向別人彰顯身份地位的喜事。因此在禮品商店里各式各樣的賀卡當中,總少不了用于喬遷之喜的賀卡。許多人就是不搬遷,也習慣在幾年內將家居里里外外地大裝修一次,這使得英國樓宇買賣和裝修行業市場十分活躍。
銀行貸款太容易
以上幾種因素,使得英國社會形成了特別濃厚的借貸風氣,透支瘋狂,許多人借貸無度。英國人借錢太容易了。一般來說,人們只需上網向銀行“申請”,不到24小時,1萬英鎊以下的貸款便能打到你的銀行賬戶,根本不需要經過貸方的嚴格審查。平時,英國百姓還會不斷收到銀行和財務機構一封又一封的“邀請信”,里面附著借款表格,信里充滿誘惑人心、刺激人的消費欲望的字句。
這樣的情況下,循環欠款者一天一天地在增加,他們會在一個月內受到各種公關活動的“狂轟濫炸”,例如會在30天內至少收到20包銀行貸款宣傳品、10來個電話約見,甚至會被邀請去參加銀行派對。在多方面的促銷之下,很多人徹底成為銀行的忠實顧客。以上面提到的馬克為例。他是一家公司的技術規范撰寫員,年薪2.6萬英鎊。10年里,他持有好幾家銀行的8張信用卡。由于長期透支消費,欠下的債連他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自從一年前馬克成為英國某銀行的顧客之后,他所持這家銀行的信用卡透支額不斷地自動提高。沒多久,他就成為了這家銀行的金卡會員,獲得了1.2萬英鎊的透支額。他非常得意,以持有金卡為榮。殊不知,一年里這家銀行在他兩個信用卡中所賺得的利息和手續費高達3000英鎊。在馬克自殺死后,他的家人才獲悉他欠下這家銀行高達12萬英鎊的貸款,其中包括銀行向他提供的6000英鎊的現金透支、8萬英鎊的房屋再按揭貸款等。當然,銀行方面沒有理由不知道馬克實際的財務狀況,但他們卻依然這樣不負責任地為馬克提供貸款。
今年為債務所迫而自殺的17名死者中,65歲的理查德也是獲銀行不負責任貸款的一個例子。年薪只有1.5萬英鎊收入的理查德,手上有銀行、公司、超級市場等等發出的信用卡共22張,總共欠下13萬英鎊的信用卡債務。其中一家銀行向他提供了3.5萬英鎊的貸款,一年里從這筆貸款所得利息達4000英鎊。他的妻子說,在理查德自殺前的兩個月,他平均每天要接到17個電話,這些電話有追討還款的,但更多的是向他推銷貸款。特別是那家提供了3.5萬英鎊的銀行,一邊在增加理查德每月的還款額,一邊還在增加他的信用卡透支額。
理債公司成幫兇
除了銀行是英國人借債度日的推手外,理債公司也是幫兇。專門為排解債務問題的債務服務公司近年來在英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了金融界一大行業。這些公司周旋于債主和欠債人之間,為解決他們的債務問題起著經紀作用,協助雙方達成還債財務協議,以賺取經紀費。據統計,在申報無力償還貸款的人當中,有三分之一都依靠這類私人理債公司的幫助。雖然政府貿易工業部、英國消費者委員會、官方的市民咨詢署等部門都設有咨詢和免費服務,幫助欠債者和面臨破產的公司排解還債問題,但是金融市場上的理債公司仍然層出不窮,生意興隆。英國人借貸無度的情況由此也可見一斑。
如今,無論是借方還是貸方,都在英國社會借貸無度的風氣之中掙扎求存。英國“國民咨詢署”的最新報告說,英國人將終生負債,人們平均要用77年的時間才能將赤字變黑。
(汪勇薦自《上海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