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前身是南京氣象學院,隸屬中央氣象局。在改名之前,大家都親切地稱呼南京氣象學院為“南氣”。說實在話,在高考前我可從來沒想過會在這里度過我的大學時光,更沒想過會和天氣預報扯上什么關系。可是世事就是這么難以預料,當我揣著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系的錄取通知書去南京報到的時候,心情就像是灰蒙蒙的陰雨天氣,對于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
做管天的人
進校第一天,校長就用打雷一般洪亮的聲音告訴我們:“記住,你們將來都是管天的人,想要管好天,只有先學好天。”
“想要管好天,只有先學好天”,所以我們的課本除了基本的教科書外,還有一本就是——天。比如我們學習觀云認天氣,既要看課本上的例子,還要到操場上去觀察天空中的云彩。有一次上專業課,老師給我們講解雷暴的知識。還沒等他說上兩句,外面就開始狂風大作了,緊接著雨點開始猛烈地敲打著窗戶。一會兒,坐在窗邊的同學又大呼:“下冰雹啦!”大家“呼啦”一下都撲了上去,就像趕場子看戲一樣欣賞著窗外難得一見的天氣景象,幾乎都忘記了現在還是上課時間。幾分鐘后,雨停云散,老師看著我們都安靜下來了,清了一下嗓子說:“剛剛你們所看到的景象就是雷暴的一種。”面對老天給我們上的這一堂生動的氣象課,我們都“哄”地笑了。
學氣象最主要的就是學數學和物理。大一大二我被鋪天蓋地的數學和物理搞得暈頭轉向,簡直看誰都像那些圖形、線條。大三的時候開始學習正宗的氣象課程,比較好玩的一門課就是畫天氣圖。老師每天都會給我們發幾張中國地圖,上面密密麻麻地標注著全國幾百個站點的天氣信息,我們要把地圖上面像數字一樣的點連起來,黑色的是等壓線,紅色的是等溫線;還要把天氣現象相同的區域用顏色涂出來,綠色是雨雪區,棕色是大風區,黃色是霧區,等等。
中央臺的天氣預報也有不準的時候
我們學校有自己的氣象臺,我們預報實習的場所就在那里。每天我們要先把大氣層的實況天氣圖調出來加以分析研究,一般要分析幾十張天氣圖才能得出一個預報結論。可影響天氣的因素實在太多了,北邊飄來一片云,西邊移來一個槽,南邊上來一個氣旋……哪個會是主要影響因素,它們的移動速率又是多少,這些都不太容易預測。所以,天氣預報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準也就不足為怪了。
有一次,我費了好大的勁兒分析出第二天將會是陰天天氣,可一個同學悄悄地告訴我說:“人家中央臺報的是雨啊,你快改吧,大家都報雨了。”我愣住了,接著又分析了一遍,明明是多云啊,怎么會是雨呢?不過既然中央臺都報雨了,最后我也就跟著大家報了。老師看了作業,笑瞇瞇地說:“看了同學們的預報,和中央臺報的一模一樣,我國的氣象事業指日可待啊!”結果第二天并沒有下雨,但是老師那張陰沉的臉很明顯已經下過雨了。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做預報的時候不能迷信權威,一定要堅持自己科學的預測結果。
“南氣”每年的校運動會都會下雨。有一次運動會,我們做了精密的預測,認為運動會這幾天天氣良好。到了運動會開幕式那天,果然如我們預測的一樣,萬里無云,根本沒有一點下雨的征兆。在學校的露天操場上,各個代表隊進場列隊完畢,領導們興致勃勃地站在主席臺上開始發話了。可領導還沒講上兩句呢,老天就開始烏云密布了,緊接著雨點兒就噼里啪啦地下來了,真不知道它們是從哪里跑出來的。最后大家一致認為,是領導把它給喊出來的。學校培養的是管天的人,領導一開口,老天當然要來助興了。
下雨還是不下呢,這是個難題
大二的暑假,我到江蘇省氣象局實習的時候被安排在影視中心,每天要去省電視臺錄制天氣預報節目。錄節目的時候,主持人有時會把“晴間多云”說成“晴轉多云”,兩者看似相近,其實大有不同。(“晴間多云”是指在晴朗的天空中夾雜著一些云彩,而“晴轉多云”則是晴天直接轉為多云的天氣。)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我幾乎沒有猶豫就喊停,要求主持人重新錄。其實這些主持人對于氣象的認識是相當有限的,有時他們還會請教我什么是大氣高層,(地球大氣約60千米以上的大氣區域稱為大氣高層。)什么是百帕,(百帕是國際上統一規定的氣壓單位,一個標準大氣壓等于1013百帕。)我都會一一解答。后來每天一大早都會有一堆人來問我,小丫頭,明天天氣怎么樣?什么時候下雨?一開始我還按照預測的結果回答他們,但這可惡的老天好幾次都不按常理出牌,有時明明預測的是下雨,結果卻是多云;有時預測的是晴天,最后卻是大雨傾盆,讓我失盡顏面。唉,到底是下雨還是不下呢,這可真是個難題。后來大家再問我的時候,我就蒙著臉小聲地說,我什么也不知道,碰上什么就是什么吧,逗得他們哈哈大笑。
我修過“氣象影視與節目主持”這門課程,對宋英杰、楊丹、裴新華這些央視天氣預報的主持人都非常熟悉,但總是只在電視上看到他們的形象,現實中離他們真的很遙遠。可沒想到的是,我居然有機會可以和宋英杰老師面對面地交流。那是在大三的時候,我們一群女孩代表江蘇省氣象局去北京演出,而那次演出就是宋老師主持的。演出結束后,宋老師友善地和我們聊天,給我們一些建議和忠告,真不愧為我們氣象專業所有師生的偶像啊。
很快我就要畢業了,心情也早已從陰雨天氣變成了萬里晴空。不久的將來我也會走上天氣預報的崗位,雖然天氣的變化總是難以預測,但是對于氣象事業的追求,我想是永遠都不會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