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迪尼是一位著名的魔術師,同時也是杰出的脫逃藝術表演家。他曾經夸口,在1小時內,能從任何牢籠中逃脫。英國一個小鎮特地建造了一座堅固的牢籠,向胡迪尼發出挑戰。胡迪尼欣然赴約。
那天觀眾云集,許多媒體也派出記者趕來報道。胡迪尼信心十足地走進牢籠,門隨即在他身后關上了。他立刻脫下外套,緊張地工作起來。在他的腰帶中藏著一根10英寸長的鐵條,這就是他開鎖的秘密武器。但是30分鐘后,他的自信消失了。1小時后,他渾身上下已被汗水浸透。兩小時后,筋疲力盡的胡迪尼絕望地倒在門上——門竟然開了。
其實門根本沒有上鎖。胡迪尼能夠打開世界上任何一把鎖,卻無法打開自己心中的那把鎖——這才是最難開的鎖。
(摘自《環球時報》)
像劉翔那樣選擇對手
曾文廣
當劉翔在110米欄比賽中再次戰勝美國人阿蘭·約翰遜后,記者問劉翔:“您認為亞洲運動員要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劉翔提出三點:“一是有一個好教練,二是要理解自己所從事的運動項目,三是要確定一名成績比自己好得多的運動員作為競爭對手。”
一個運動員如果沒有一個好教練,或者對自己所從事的運動項目不理解、不熱愛,那無異于一場災難,即便他天分過人,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成績。讓人不解的是,確定一名成績比自己好得多的運動員作為競爭對手,真的那么重要?
曾4次奪得世錦賽冠軍的阿蘭·約翰遜是名副其實的“跨欄王”,劉翔曾多次表達對他的敬意:“阿蘭·約翰遜是我的偶像。”倘若劉翔僅僅把阿蘭·約翰遜當作偶像,像圖騰一般崇拜,那么,偶像將成為一座橫亙在他面前永遠無法逾越的高峰。所幸劉翔不僅僅視之為偶像,更悄悄把他當作比自己好得多的競爭對手。
與比自己好得多的競爭對手競爭,讓劉翔吃盡苦頭,但同樣讓他獲益匪淺——在兩人的多次較量中,劉翔慢慢占了上風:2005年,劉翔3勝2負稍占優勢;2006年,劉翔4勝1負完全處于優勢地位。在劉翔之前,也有其他運動員勝出過阿蘭·約翰遜,但從沒有人像劉翔這樣對“跨欄王”構成真正的威脅……
所有渴望在各自領域里跑出好成績的人,不妨都去設立這樣一個參照物。這個參照物一定要看起來高不可攀,因為目標越高,成績也越大;把他視作偶像,在尊重他的同時,視他為重要的競爭對手,取代甚至超越他。
什么是偶像?偶像就是用來超越和打敗的。
(摘自《思維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