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退休前夕,她臨危受命,義無反顧地踏上征程,譜寫出了感人至深的老兵新傳。她就是來自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反貪局的資深偵查員黃招娣。
“我們需要你這樣的同志!”
“像你這樣的年紀還在一線工作的女同志,全國也很少了!我們需要你這樣的同志!”
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總局王建明局長接見專案組時對黃招娣說的。短短的一句話,總結了黃招娣在反貪一線上幾十年的奮斗經歷。
黃招娣十幾歲就離開父母,從上海遠赴黑龍江,成為東北建設兵團的一名戰士。十年磨煉、培養了黃招娣敢于堅持,永遠自信的性格特點,為她日后的反貪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0年,黃招娣從東北轉業來到北京市石景山區檢察院。她從書記員做起,憑借著不服輸的勁頭和堅強的毅力,硬是在反貪這個男性的世界里開創了一片屬于女性的天空。
在反貪戰線奮斗的26個年頭里,黃招娣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她所在的集體獲得集體一等功二次,三等功一次,她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曾被授予“偵查能手”、區“三八”紅旗手標兵、區十優模范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黃招娣的辦案能力為大家公認,在石景山區檢察院期間,她曾經帶領全處同志一年立案78件,至今這仍然是在全市檢察院的最高紀錄。她曾經辦理過北京商業銀行中關村支行行長霍海因貪污案,京城保險業第一大案——唐憲偉挪用公款、受賄案,中國兒童中心主任趙順義、財務處長靳紅、財務總監孫劍等人貪污等一大批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反響的大案要案,被譽為反貪戰線上的一把尖刀。
黃招娣最為人稱道的,是她不計名利,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奮斗在反貪斗爭第一線的老黃牛精神。別人對此不理解,有人甚至說她拿架子,可黃招娣用最純樸的語言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作為公務員,爭取升職是積極對待人生的表現,可是我放不下我熱愛的反貪偵查工作,每當面對貪婪狡詐的犯罪嫌疑人、每當接手一個疑難復雜的案件線索,我就感覺特別有激情,似乎人也變年輕了,這種感覺只有在一線工作才能體會到!
多年來,有一個現象始終困擾檢察機關,那就是當潛力大、素質高的年輕人在業務崗位上鍛煉數年,逐漸成為骨干力量之后,幾乎無例外地都在短時間內走上領導崗位,脫離了辦案工作,導致檢察院不缺優秀的領導干部,卻找不出多少資深的辦案能手。怪不得王建明局長會由衷的感慨:我們需要你這樣的同志!
“請領導放心,一定完成任務!”
所謂知易行難,簡單的一句“我熱愛這項工作”,背后包含的是26年的不懈努力和默默耕耘。
正是黃招娣同志過人的反貪偵查能力和輝煌的工作業績,讓領導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刻第一個想到她。2006年8月是黃招娣同志退休的日子,從6月份她就開始準備交接手頭的工作了。面對為之奮斗了20多年的事業,一旦要離開,心里真是舍不得。可是想到即將滿足女兒的心愿,有更多的時間陪家人一起渡過,心中又充滿了一種幸福的向往。
恰在此時,一道緊急命令把她請到了市院反貪局領導那里。
“我們正在辦理發生在國家藥監局的專案,目前,專案處在關鍵時刻,我們從北京市檢察系統抽調了幾位偵查能手來主辦這些案件,你就是其中之一。你是老資格的優秀偵查員了,組織上對你十分信任,希望你承擔起短時間內對王某立案偵查的任務!”
消息來得太突然,讓黃招娣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
“可是我8月份就要退休了。”
“市院經過研究,決定以專家的身份聘請你辦理這個專案。像你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同志,這么早離開反貪隊伍,實在是對人才的浪費啊!”
一個即將退休的普通干警,受到領導這樣高的評價,被托付如此重要的任務,讓黃招娣同志感動不已。舍小家顧大家,無條件服從組織是黃招娣一貫的作風,她毫不遲疑地說:“沒問題,我服從組織的安排。請領導放心,一定完成任務!”
就這樣,黃招娣在即將退休的時刻,又以特聘專家的身份投入了專案工作。
正如原先預期的那樣,在短時間內對王某立案偵查是一項十分困難的任務。辦案人員所依據的只是在前期辦案過程中,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行賄受賄行為可能與王某存在某些聯系。黃招娣為專案組的其他同志鼓勁打氣,要求大家一要相信領導的判斷,二要盡最大努力尋找王某犯罪的線索。這時,黃招娣善于挑選突破口的優勢體現了出來。雖然領導交辦的是一件主攻方向為賄賂的案件,但她敏銳的把目光聚焦在了王某經營的公司上面。她迅速制定了一個為期一周的初查方案。頭四天,黃招娣帶領大家閉門查賬,細致到了一頁頁翻憑證的地步。那幾天,在黃招娣的感召下,專案組成員天天工作到夜里12點,第二天一早又都準時來到單位。畢竟年紀不饒人,堅持到后兩天的時候,黃招娣也覺得十分疲倦,當她在凌晨一點鐘開車回家時,竟然在等紅燈時困得睡了過去,直到被后面的車喇叭驚醒,她才趕緊把車挪到安全地帶,稍微閉會兒眼,再繼續前進。
“把案子交給你最放心!”
艱辛的勞動總有收獲,四天的查賬讓黃招娣心里有了底。她顧不上休息,第五天一早就帶著查賬發現的疑點,率領專案組奔赴外地調查取證。經過一天緊張的工作,第六天就率隊駕車返回北京。下午三點多,路過通州,黃招娣突然要求停車:“咱們發現的可疑發票里,不是有兩張是通州區春曉茶葉店開具的嗎?既然路過了,就查一下吧。”
大家面露難色,那么大的通州區,到哪找一家小茶葉店去?再說已經下午三點多了,折騰了那么多天,大家都想早點回家休息。
黃招娣耐心地說服大家:“領導把這個擔子交給咱們,早扛晚扛都是一樣重,咱們為什么不加把勁,早一天完成任務呢?”據專案組成員后來說,當時沒有人相信當天能找到這家茶葉店,覺得在街上轉兩圈意思意思得了。可黃招娣卻是一絲不茍,她先打聽出通州有兩條茶葉街,便立即前去搜尋,第一條街沒有發現,第二條茶葉街也快走到頭了,正當大家想勸黃招娣回家的時候,她一聲斷喝:“那不就是!”春曉茶葉店赫然就在這條茶葉街的盡頭處。此時,調查工商檔案的第一隊還沒回來呢。接著,黃招娣又帶領大家向茶葉店老板調取證言、查賬、復印相關憑證,直到晚上才返回家中。后來在談起這事的時候,黃招娣意味深長地對大家說,你們找不到這家茶葉店,是因為你們打心眼里不相信能找到它,而我能找到,是因為我堅信這一點,而且給自己下了必須找到它的死命令!這是一件辦案中發生的小事,卻為黃招娣20余年來取得如此輝煌的業績做出了最好的注釋。
稍事休息,第七天一早黃招娣就帶領專案組向領導匯報了一周來的工作,在出示了扎實的證據材料后,領導毫不猶豫拍板:“立案!”后來,當黃招娣同志隨市院領導向高檢反貪總局領導匯報此案時,總局領導拍著黃招娣的肩膀說:“把案子交給你最放心!”
作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反貪干警,能得到這樣的評價,是任何榮譽和地位都比不上的。
編輯:曹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