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后,不少重要領域已進入改革“深水區”,其中受社會普遍關注的國計民生問題,將呈現出七大熱點趨勢。
一、改革進入戰略轉折期
未來5年,我國將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改革也將進入戰略轉折期,政治改革的重點會悄然發生變化。民主政治的下一步發展主要在三個方面取得突破:公民參與、黨內民主和政府轉型。
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突破性進展
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變化體現了我國對經濟發展的認識更加全面。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在內涵上主要是指經濟增長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關鍵是提高要素投入產出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還要求實現經濟結構優化升級,以及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講,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使增長方式轉變取得根本性突破和實質性進展,進而強力推進由發展“快”,向發展“好”轉型。
三、政府建設大轉型
政府自身改革是下一步改革的關鍵環節,政府建設將呈現三個趨勢:一是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二是由經濟建設型政府轉向公共治理型政府;三是用現代電子技術手段改革政府管理方式和理念,政府由手工作業型轉向電子網絡型。
今后,政府工作會出現兩個趨勢:就決策模式而言,政府將更多地讓老百姓參與決策;就服務模式而言,政府將更多地購買社會組織的公共服務。
四、更多民眾躋身中等收入群體
十七大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部署,為未來5年百姓收入和家庭財產的普遍增加勾勒出了一條主線,必將改變目前廣大勞動者報酬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過低的格局。
五、公民利益表達渠道更加暢通
十七大報告指出,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堅持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從各個層次、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這表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將進一步暢通底層群眾的利益表達渠道。
六、職工合法權益得到改善
十七大報告對工人民主權利的實現路徑作出了部署。其中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六個方面社會建設,為下一步完善勞工政策提供了依據。
七、生態環境保護迎來拐點
十七大報告強調,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當前最迫切的,一是完善資源價格形成機制,解決誤導資源性產業過度發展的問題;二是深化財稅制度改革,解決不顧資源和環境條件,盲目發展財政增收效應大的傳統重化工業的問題;三是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實施生態環境指標統計考核公布制度,形成政府機構、專業組織和社會公眾共同參與的評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