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中國郵輪游艇發展大會上,海內外與會者一致認為,中國的郵輪經濟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
今年由交通部及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全國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將中國沿海布局成5個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的郵輪及客運港口群體,填補了中國在郵輪港口規劃上的空白。同時,包括廈門在內的沿海城市也在積極準備迎接郵輪經濟的到來,五大郵輪接待區域已經形成,一批國際化、現代化的港口碼頭及配套設施正在規劃和建設。目前,廈門已確立了打造“世界郵輪母港”的發展目標。廈門國際郵輪中心碼頭位于廈門島西海域港區,包括一個14萬噸郵輪泊位和4個駁船泊位。該碼頭的建成,將使廈門擁有接納世界上最大郵輪靠泊的能力。
中國郵輪市場具備諸多優越條件,如旅游業快速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開放的旅游政策、基礎設施的改善、服務業的發展以及眾多的旅游景點和名勝古跡等。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都將為中國郵輪業發展提速,注入強大動力。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會長錢永昌認為,我國郵輪經濟發展大有可為。按照世界旅游組織的統計,每接待一位國際游客的收入是740美元,而郵輪接待的收入則高達每人1341美元。現在世界郵輪經濟發展勢頭很旺,1980年以來平均每年以8.2%的速度增長。去年一年就為美國創造了357億美元的收入。
據測算,今年我國郵輪接待收入僅為2.4億美元,只占世界全行業收入的1.3%。一個巨大的郵輪市場還有待開發已成為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