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如果有人問,政界中哪一對夫妻最恩愛?幾乎90%的人都會回答:“曾蔭權和鮑笑薇。”如果這個問題不加前面的定語“政界”,依然會有80%以上的人選擇這一答案。曾蔭權與鮑笑薇的相知相愛,常常成為港人談論的佳話。
“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
鮑笑薇出身于澳門三大餅業之一的“元記”家族,上有兩姐一兄,自幼養尊處優。17歲時,鮑笑薇從澳門圣羅撒英文女子中學畢業,之后又考取香港理工大學,1963年進入蜆殼石油公司當行政秘書。

青澀的少女時代,鮑笑薇卻像一個男孩子,將頭發剪得短短的,皮膚曬得黑黝黝,游泳、田徑、壘球、棒球樣樣在行。13歲時,鮑笑薇第一次見到來澳門探望舅父的曾蔭權。曾蔭權比鮑笑薇大兩歲。鮑笑薇和一大幫朋友帶著這個遠方兄弟去離島騎車玩。此后,兩人經常見面,曾蔭權開始與鮑笑薇保持書信聯絡。
后來,鮑笑薇去香港讀書,曾蔭權便帶著她一起游文武廟、吃九嘰牛腩河粉,兩人在那時便萌生了真摯的愛情。鮑笑薇收到曾蔭權的第一份禮物是一條白珍珠項鏈。當時曾蔭權在圣貞德書院夜校教英文,他用第一次發的微薄薪水給鮑笑薇買了這條項鏈。對于這份并不算昂貴的禮物,鮑笑薇一直保存了幾十年。
可是,曾蔭權與鮑笑薇的相愛卻遭到了鮑父的極力反對,因為曾家實在是太窮了。曾蔭權是家中長子,下面還有五個弟妹,父親只是一名普通警員,母親在幫人縫制尼龍袋補貼家用。然而,鮑笑薇是一個非常有見識的女孩,她不為世俗的“門當戶對”所困,認定了自己此生只愛曾蔭權一個。那時,兩人在一起最溫馨的節目就是“接放學”。每晚九點半,鮑笑薇都會去夜校等曾蔭權放學,然后一起散步回家。曾蔭權有時亦會去大學接鮑笑薇下課,偶爾也會開著父親的那輛破舊日本車與鮑笑薇一起“游車河”。
一個迷人的仲夏夜晚,鮑笑薇收到了曾蔭權的一份特別禮物——五彩貝殼手鐲。這是曾蔭權在海灘找到的最漂亮貝殼,然后用小銼子一個個細心打磨而成的。握著手鐲,鮑笑薇那顆少女的芳心狂跳起來,幾乎在一瞬間,她作出了一生中最大的決定:他就是自己要嫁的人——有責任感又能吃苦的曾蔭權。
經過5年的戀愛,1969年,23歲的鮑笑薇和曾蔭權結婚了。兩人在香港皇后大道上的大華酒家開了二十八席,然后又去澳門補辦了十多席,小兩口便在西摩道租住的66平米的房子里開始了新生活。當時,港澳的報紙以《豪門女下嫁柴門郎》為題,對二人的婚事進行了特別報道,一時間,“鮑曾聯姻”成為全港澳市民街談巷議的話題。但誰也沒想到,36年后,這位被指“攀了高枝”的柴門郎,竟然會成為權重一方的香港特首,而鮑笑薇也婦憑夫貴成了萬人矚目的香港“第一夫人”。

鮑笑薇:“我站得越靠后越好”
曾蔭權曾說過,鮑笑薇就是影響他一生的重要女人。當年,他從香港華仁學院預科畢業后,為擔負起照顧五個弟妹的責任,放棄了在香港大學建筑系繼續深造的機會,去美國一家藥廠當起了推銷員。在丈夫人生處于最低谷的時候,鮑笑薇鼓勵曾蔭權去報考港府的公務員,因為她覺得丈夫性格剛烈正直,不宜從事商業活動。
經歷了第一次公務員考試失敗,曾蔭權在一年后順利過關,之后由政務主任直至政務官。這一路走來,鮑笑薇都一直在丈夫背后默默地奉獻著。1981年,仕途上一帆風順的曾蔭權被香港政府保送至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行政碩士學位。在隨丈夫異國求學的日子里,鮑笑薇當起了家庭主婦,但她也沒有忘記不斷地充實自己。去美國那年,大兒子慶衍只有5歲。當時曾蔭權的功課很多,需要打字,每每都是晚上他一邊寫,鮑笑薇一邊幫助他打印。同時,鮑笑薇自己也在哈佛讀校外課程,學習建筑設計和公共關系……
1989年,鮑笑薇和曾蔭權商量,決定送13歲的慶衍去英國念書。讓鮑笑薇沒有想到的是,送兒子當小留學生,竟會成為她和曾蔭權最心疼的一件事。當他們把兒子交到監護人手中,說再見的那一刻,都忍不住哭了。然后他倆開車回倫敦,幾小時路程,兩人輪流開車輪流哭。3年后,他們又將小兒子慶淳送去了英國伯明翰,雖然他已有哥哥在身邊照顧,但他的離開,還是讓鮑笑薇和曾蔭權感受到了和兒子分隔的痛苦與凄涼。
1997年香港回歸,曾蔭權榮升財政司司長,鮑笑薇也擔任起香港女童軍總會副會長一職。雖然這是一個義務職務,只干事不拿工資,而且事務特別繁忙,但是鮑笑薇卻干得非常認真投入。后來,鮑笑薇又擔任起香港公益金會長一職,在工作之余,她也兼管家庭事務,里外都很優秀。
在曾蔭權位高權重的時候,性情低調的鮑笑薇很少引起公眾媒體的注意。她說:“我喜歡低調,讓老公永遠走前面,自己站得越靠后越好。每次他一下車,記者就蜂擁而上,我便從車門另一側下來,找旁的路走開。”

總是站在風光無限的丈夫后面,這就是曾夫人的智慧。
1998年,適值曾蔭權仕途最關鍵的一年,他與香港的財經專家們在股市上連手對付金融大鱷索羅斯。鮑笑薇知道這場戰役驚心動魂,于是更加不露聲色地時刻關愛著丈夫。“他不會向我說任何公務上的事,第一怕我承擔不起,第二也不適合,但當時的氣氛確實讓我感覺到了。因為每遇大事,他都會一臉嚴肅。我不會多問,知道他更需要安靜思考。”此刻的鮑笑薇,會留給丈夫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去處理問題,“我由著他靜靜做事,只是幫他做好夜宵,或者沖杯牛奶,悄悄放到他的桌上……”
“他是值得我托付終身的男人”
在一次采訪中,鮑笑薇曾笑對記者說:“蔭權是值得我托付終身的男人。”也正是因為如此,鮑笑薇“鞍前馬后”地為曾蔭權服務。
在曾蔭權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時,聰明的鮑笑薇也懂得如何助陣。她不是慷慨激昂地去發表演說,而是在幕后支持:每當丈夫在香港立法會宣讀、討論財政預算案的時候,鮑笑薇都會穿上與預算案封面相同顏色的衣服,默默地坐在公眾席上為丈夫加油。
當預案通過后,鮑笑微總是激動起身,第一個鼓掌。從1996年到2001年,香港財政預算案的封面顏色先后是墨綠色、黃色、棗紅色、藍綠色、藍色和乳白色,而坐在公眾席上的鮑笑薇的衣服,也隨時跟這些顏色保持一致。難怪有立法會議員開玩笑說:“他們這是新式夫唱婦隨,我的贊成票,連我自己都弄不清是投給預算案,還是投給曾夫人了。”
過去的10年間,曾蔭權的仕途算是一帆風順,連升數級,每次當選成功都會換“大屋”以配合身份。當出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后,鮑笑薇又隨著丈夫入主雍容華貴的“禮賓府”。

鮑笑薇說自己很喜歡下廚,她的魚頭湯在香港政界、商界贏得過不少贊譽,但她坦言,十多歲來香港時“連怎么燒開水都不太懂”,直到嫁作曾家婦后,才開始認真學習廚藝和做家務。她說曾母是很好的主婦,從婆婆那里她學到了不少料理家務、買菜煮飯的方法。曾蔭權喜歡吃清淡的東西,她便學著煮,后來曾蔭權便吃上癮了。
如今,30多年前的小婦人,已榮升為香港特首官邸的女當家。踏進“前港督府”,你會發現,處處顯示出“第一夫人”的品位:咖啡桌上一束小白蘭,是鮑笑薇從花園親手采摘;長廊上的花鳥畫是她親自挑選;室內的布置典雅別致、幽香滿屋……
鮑笑薇的家務頗為繁忙:每天都要準備早午晚餐、下午茶和宵夜,經常有不少政府人員、外國使節、議員來家做客,還要決定菜單,記住每位客人的喜好,菜式盡量多些花樣,力爭讓客人們開心;同時還要考慮餐具、杯碟、餐巾的配套,插什么花、放什么音樂之類。一年當中,私人、公務上都有不少外國訪客來家暫住。為此她要記下日期,準備客房……
2007年3月26日清晨,香港媒體的眾多記者圍在曾蔭權的官邸之前,想捕捉一些他連任特首后的生活鏡頭。但一切如常,曾蔭權和鮑笑薇一起澆花喂魚。當鮑笑薇看到記者們一大清早就在門外守候,便讓家中保姆多做了些早餐送給他們。當天恰好是香港年后最冷的一天,氣溫驟降。寒冷的清晨,孤獨的守候,一杯熱飲深深打動了記者們的心,大家都贊美鮑笑薇的善良和氣度。
談及自己的家庭,鮑笑薇大方地介紹,長子慶衍現在香港瑪麗醫院任職,次子慶淳在牛津大學攻讀工程系博士。說到曾蔭權,鮑笑薇嘴角立刻漾起了微笑,那是被愛寵著的幸福微笑:“他很踏實,有上進心,很疼我和我的家人,是一個可以付托終身的男人。我希望他退休后,我們能搬回澳門老家住。那兒的草坪很大,有很多大樹,一片綠油油的,感覺特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