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14日中午12時,洮水河畔??哲姾娇毡巢空趫绦幸淮物w行任務,多架戰機鷹擊長空,盤旋,返場,流暢自如。誰也沒想到,12:04分,意外的一幕發生了——
機場跑道北側,一架飛機正急速下沉,墜地不久旋即解體,一時間黑煙滾滾,火光四射。飛機不行了,飛行員怎么樣?怎奈殷殷期待最終成空,天空中未能綻放一朵美麗的傘花。
悲痛之余,大家也在困惑:飛行員李劍英系正團職飛行員,從事飛行事業25年,以經驗豐富、兢兢業業著稱;他為什么沒跳傘?跳傘,是危急關頭飛行條例賦予每個飛行員的權利。
當天傍晚19時,失事飛機黑匣子里的飛行參數被破譯出來,最后16秒所記錄的一切尤為珍貴,讓疑團冰雪消融,讓百姓淚灑隴原……
12時04分09秒,塔臺接收到李劍英的報告:“我撞鳥了,我要調整跳傘。”
一群莽撞的信鴿中斷了原本從容不迫的飛行。發動機空中停止轉動,飛機完全失去了動力。此時,跳傘,安全系數最大,本該是李劍英的最優選擇。
但他,竟放棄了近在咫尺的生機!
12時04分15秒,李劍英報告:“看迫降行的話,我把起落架收起來?!?/p>
12時04分18秒,李劍英第三次報告,這次報告,也是他留在蒼穹間最后一句話:“我把起落架收起來了,迫降!”
之后的一切正如開頭,12時04分25秒,飛機撞到了一道水渠護坡上,1枚火箭彈、100多發航彈、800多升航油、氧氣瓶一起燃燒,爆炸聲8里外都能聽到。
從發生險情到飛機墜毀,從打算“跳傘”到報告“迫降”,短短的16秒內,李劍英究竟看到了什么?使他的決定呈現出驚天動地的逆轉?
如今,我們只能沉默地站在水渠護坡上,踮足向機場延長線那一頭望去,再望去,力圖重溫李劍英當初目睹的情景:白雪皚皚擋不住炊煙裊裊,洮水河畔分布著7個自然村、814戶人家,共計3000多名村民,此外,還坐落著一處高速公路收費站、一家磚瓦廠。11月,正值大蔥、白菜豐收的季節,男女老少在田間辛苦勞作。他若跳傘就能生還,但失控的飛機將像一枚重磅炸彈,不知要摧毀多少生命、幸福與安寧!
李劍英沒為自己選擇最優方案,他選擇了以身涉險,為沿途百姓筑起最安全的屏障!
1964年5月,李劍英出生于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一戶普通農家。初中時,他做過一個跟飛行有關的夢:一架銀灰色的戰鷹威風凜凜地降落在他家門口,他幸福極了,一拉操縱桿,飛機沖上了藍天……“有夢就有緣,兒子,以后開飛機去?!蹦赣H說。
1982年,李劍英如愿考入航校。他刻苦學習,各門功課和飛行技術都名列前茅,3年后,被分到空軍某飛行學院學習高教機。
部隊駐守在戈壁灘上,“悲慘”的狀況用一首打油詩可概括:“風沙迷我眼,四處無清泉。叫我學飛行,實在心不甘?!钡顒τ⒄J定:“是男兒,就要在最苦的地方鍛煉身板,是勇士就要在艱難的環境里鍛煉成才?!痹?0多年的飛行生涯中,他一步也沒退縮過。他聞戰則喜,哪兒有重特大任務,就主動請纓,外地駐訓、重大演習、科研配試,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2005年7月,部隊組織小分隊到西藏駐訓,領導考慮到他多年未休假,妻子又患病需要照顧,便沒把他列入駐訓名單。李劍英一聽,急了,青藏高原海拔高,含氧量低,地形復雜,氣候多變,正是練兵的絕佳場所。他從不為個人私事求領導,哪怕團長就是20多年的老同學。這一回他較了真,天天軟磨硬泡。“好好好,你做通家屬的思想工作再說。”領導以“退”為“進”。
李劍英的妻子李月平,12年來帶著兩個孩子、照顧老人、忙里忙外,這一次,她卻不“積極配合”了,自己患病臥床不起,老人身體又不好,李劍英一走,娃兒托給誰去?還有關鍵的一點,她心疼李劍英的身體。李劍英先軟磨:“親愛的,就當我先去探路,等明年青藏鐵路開通了,我就是個一級棒的導游!”李月平不吃這套。李劍英一生氣,把心里話抖出來了:“你說我穿這身軍裝干什么?不就是為了當一只雄鷹!連青藏高原都沒征服過,哪里配當什么雄鷹!”最終,李月平還是含著眼淚同意了,因為她深深理解丈夫對飛行的癡、對藍天的愛!
2006年8月,西北某要地防空演練的戰幕拉開。由于地處城市上空,除危險系數大,不安全因素多外,還牽涉到與諸多部隊的配合,半點閃失都出不得。誰來擔此重任?李劍英主動請纓:“請領導放心,聽我的好消息吧!”
“只準成功不準失??!”領導下達了命令。李劍英立即進入了緊張的準備階段。他仔細地核數據、查資料、算精度。整整半個月,不是“泡”在資料室,就是待在訓練場,以體重下降為代價,換來了演練的成功。
平日,李劍英對飛機的機械檢查尤為上心,別人檢查一遍飛機要3分鐘,他得花上4分鐘。為這個,他曾被一中隊軍械員李廷誤會:“李劍英接收我維護的飛機時,總會問,哥們兒,飛機確實檢查好了?我覺得他太膽小了?!?/p>
出事之后,李廷才真正懂得了這位老大哥,心中滿是內疚。他哪里是膽小?“大勇若怯,大智若愚?!闭嬲臐h子,平日里鋒芒內斂,精華盡收,然后有一天,在信仰面前大放光華,雖殞身而不惜。
李劍英16秒內的取舍不是一時的英雄意氣,對人民、對腳下的這塊土地,他的愛由來已久,他的情厚重深沉。
出生于普通農家的李劍英,對當地的老百姓自然也抱一顆拳拳之心。駐地臨洮縣南街有一位70多歲的大娘,除一個遠在上海求學的女兒外,無依無靠,每逢星期天,李劍英只要無飛行任務,都要抽空去看大娘,幫忙干家務活、買糧油……
李劍英的雙親在他犧牲后趕到了臨洮,難抑的悲痛讓老人多次昏厥過去,醒來后的兩句話震撼了在場的所有人,一句是:“劍英如果把飛機開回來就好了,國家的損失也減少了。”另一句是:“我們想把撫恤金捐出來,把那條水渠改造成暗渠,這樣悲劇就再也不會發生了?!?/p>
只有這樣深明大義的父母,才培育得出這樣英勇的兒郎。
為人民舍生的人,人民不會忘記他。李劍英犧牲后,部隊大院門口悄然出現了一只花圈,沒留真實姓名,只寫著“愛劍英的群眾送”。11月20日,部隊為李劍英舉行告別儀式,幾百名群眾自發趕來,當兒子星星捧著父親的遺像出現時,全場哭聲一片。幾個月過去了,仍有當地百姓在英雄遇難的地方燒紙錢、敬煙酒、獻鮮花;出事地附近白塔村的村民表示:“以后再也不養信鴿了,以前是不知道鴿子會給飛機飛行帶來這么大的危害?!?/p>
蘭州交通大學領導表態,星星如能考上該校,4年的學雜費全免;中國航空第一集團公司發動本部及下屬公司的職工募捐30多萬元,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親自趕到臨洮,將捐款交到李月平母子手上……
而更多人把萬千感動化成一句話:“李劍英是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而犧牲的,我們永遠感謝他!”
(摘自《中國青年》原標題為《真正的勇敢是忘了自身》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