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商機
1982年春,袁桂華出生在廣西桂林一個農民家庭。1998年,16歲的她初中畢業,進了一所職業學校的工藝美術與制造班學習。一年后。從職業學校畢業的袁桂華去了一家玩具廠打工,不久,玩具廠破產,袁桂華只好回家種菜。一年到頭辛辛苦苦,也沒掙到幾個錢。
2004年春,袁桂華將蔬菜大棚盤了出去,到鎮上擺地攤,賣些線衣線褲、帽子襪子等小商品。雖然她每天起早貪黑地出攤,但小商品進得便宜賣得也便宜,利潤非常薄。7月的一天,袁桂華到桂林市進貨,在一家玩具商店里,看到幾個中學生正在爭相購買一種名為“悠悠球”的玩具。“我們班課余時間,大家都玩悠悠球。”“可不是嘛,我這個月就買了3個悠悠球,把我的零用錢全花光了。”同學們的議論一下子激發了袁桂華的靈感,她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商機。
成功掘“金”
回到家里,袁桂華立即通過各種渠道查尋悠悠球的相關資料。原來,看似不起眼的悠悠球,卻有著2000多年漫長而有趣的歷史。悠悠球起源于中國,后來傳至希臘。現在,人們還可以在希臘雅典的國立博物館中找到最原始的悠悠球以及繪有希臘少年玩悠悠球的花瓶。她還從資料中得知,悠悠球花式繁多,玩法多種多樣,被稱為“手指上的舞蹈”。練習悠悠球技巧,不但可以鍛煉玩家的毅力和手眼協調能力,還能培養探索、創新的精神。另外,悠悠球體積小巧,便于攜帶,玩家可以邊走邊“悠”,其樂無窮。袁桂華想:如果自己賣悠悠球,肯定會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經過認真思索后,袁桂華拿定主意,立刻赴廣東東莞一家悠悠球生產廠聯系進貨事宜。貨源落實后,袁桂華馬上在桂林市區繁華的商業路段中山路租下了一個門面作為專賣店。
2004年國慶節,桂林中山路上,游人如織,當地新聞媒體的記者正在此地進行國慶采訪。突然200余名“閃友”(也叫“快閃客”,就是互不相識的人通過互聯網或手機聯系,按照策劃人的指示在特定時間、地點聚集,做完規定動作或呼喊口號后即很快離開——本刊注)身著印有“YOYO”字樣的紅色T恤,出現在專賣店門口。伴隨著一陣鼓點驟起,只見“閃友”們紛紛右臂輕揚,一個個金色的球兒便在半空中滴溜溜地旋轉。“閃友”們手法多端,步態奇巧,引來路人一聲聲叫好。忽然一聲哨響,“閃友”們全都迅速地“閃”入了袁桂華的專賣店里,好奇心驅使那些觀看的人也一起進了商店。
其實這一切都是袁桂華的商業策劃。這一天,她獲利近5000元,而她策劃的這一活動和悠悠球專賣店也被新聞媒體作為國慶市場新亮點予以重點介紹。袁桂華的生意從此火爆起來。
初戰告捷后,袁桂華又把眼光盯在了周邊的幾個城市。很快,袁桂華又在南寧、柳州、北海等城市開設了銷售網點。2005年2月至4月,她精明地利用春節、元宵節和廣西傳統“三月三民歌節”人多氣旺的時機,在上述幾個城市成功地組織了活動,打開了更廣闊的商品銷售渠道,其營業額節節攀升。僅半年時間,袁桂華就賺取20萬元利潤,成功地挖掘到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走出國門
看到袁桂華將悠悠球賣得如此火熱,不少商家也往這個行當里擠,不久,袁桂華專賣店附近相繼出現了好幾家悠悠球銷售店。
如何在競爭中獲勝,贏得更多顧客呢?袁桂華認為,悠悠球不但是一項運動器材,同時也應成為一種文化產品,應有其特殊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因此,她設計出了各種形狀奇特有趣的悠悠球,如蝎子狀的、海馬狀的、鯨魚狀的……其樣式、材質、圖案變化之多令人眼花繚亂。袁桂華還將高新技術應用到悠悠球上,使它能夠發光、播放音樂。
袁桂華聯系生產廠家,送去設計好的圖樣,一批經過改造的悠悠球剛一推出,立刻受到青少年的青睞,僅一個星期就賣出了300多個不同類型的悠悠球。與此同時,彩色球繩、手指護套、專用手套、悠悠球掛、悠悠球袋、潤滑脂、保養油、軸承清潔劑等一系列悠悠球的衍生商品也同時出現在專賣店的柜臺里。一個月下來,袁桂華又輕松入賬8萬余元。
為了讓悠悠球愛好者有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也為了進一步拓寬銷售領域,袁桂華在淘寶網上開設了“悠悠國網店”。她不僅把每個顧客都發展成自己的網店會員,而且請來我國第一個參加“全亞洲悠悠球大賽”的白水先生,在網店里教大家如何玩悠悠球,并開設了讓會員討論的留言版。
“悠悠國網店”開張不到半個月,人氣異常興旺,全國各地淘寶店主紛紛向袁桂華發來了訂單。而此時,一個更大的發展商機將她的生意推向了又一新高。
26歲的許偉柏與25歲的郭特羅是兩位美籍華裔青年。他倆起初都是悠悠球的愛好者,由于十分熱愛這項運動,最終從業余愛好者變成專業選手,郭特羅還獲得了2006年世界杯悠悠球比賽的冠軍。
郭特羅與許偉柏還是美國悠悠球協會的主要負責人,兩人在淘寶網上發現了袁桂華的“悠悠國網店”,對袁桂華改良設計的一系列新穎漂亮的悠悠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說,如果那些改造后的悠悠球能消除安全隱患,那么他們很愿意幫助她將產品打入國際市場。
袁桂華聽后,寫了一封產品質量與安全保證書,連同自己的產品一起寄往美國,請郭特羅和許偉柏檢驗。半個月后,許偉柏打電話給袁桂華,連聲稱贊道:“太棒了,太棒了,你的悠悠球真是棒極了!我過幾天飛抵桂林,與你簽訂供貨合同。”
很快,袁桂華將第一批500個彩色悠悠球順利地發往美國,受到美國球友們的歡迎。更值得慶賀的是2007年8月,美國悠悠球協會將在紐約舉辦全美悠悠球大賽,袁桂華的悠悠球被列為比賽專用球,成為這次大賽唯一的供球商。
兩年多時間,袁桂華便從一個農家女、“打工妹”成為擁有百萬元個人資產的富姐。
(李從淵薦自《分憂》原標題為《轉小小悠悠球,兩年為她創造一百萬》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