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讓喪子母親站起來
1999年4月3日,一個不幸的消息幾乎要將張秀茹擊垮:她22歲的寶貝兒子因盜竊摩托車被河北邯鄲警方逮捕。
張秀茹怎么也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她和丈夫都是邯鄲市一家國有企業的職工,從工廠退休后,她和丈夫開了一家小食店。他們的生命年輪里沒有任何污點,而現在,兒子把他們一輩子的清白玷污了。氣憤、傷心,加上對兒子命運的擔憂,使張秀茹病倒了,在床上整整躺了3天,不吃不喝,整日以淚冼面。
第四天,在丈夫的陪伴下,張秀茹強打起精神去看守所探望兒子。兒子與一個叫陳天浩的小伙子關在一起。見到母親,兒子一下子跪在她面前,痛哭流涕:“媽,我好糊涂好后悔啊!我不僅害了自己,也害了朋友。”張秀茹這才知道,兒子參與了一個摩托車盜竊團伙,并把自己的好朋友陳天浩也拉下了水。
兩個月后,判決書下達了,因為兒子一伙人是在“嚴打”期間作的案,兒子和另外兩名主犯被判處死刑,同案的陳天浩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
臨刑前,心如死灰的兒子已經沒有了眼淚,他對母親說:“媽,您以后多去看看陳天浩,是我害了他。”張秀茹咬緊嘴唇點了點頭。
在床上躺了一個月后,張秀茹起來了,兒子臨刑前的話在她耳邊回響,她拖著虛弱的身子來到陳天浩服刑的衡陽市監獄。她心疼地對陳天浩說:“孩子,你一直和我兒子親如兄弟,現在我沒了兒子,你做我的干兒子好嗎?”陳天浩哭著叫了一聲“媽”。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張秀茄經常去監獄探望,給陳天浩帶一些生活用品,鼓勵他好好改造。當得知陳天浩在監獄勞改從事的是操作車床的工作,于是張秀茹給他買去《機械制圖》、《機械制造與加工》等書籍。因為陳天浩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成績,他被減刑一年。
2001年春天,陳天浩得了黃疸型肝炎,需要保外就醫。這時,陳家父母依然不能接受兒子,張秀茹只好把陳天浩接回家治療。對于妻子頻繁地去監獄探望一個囚犯,如今居然把這個患有傳染病的囚犯接到了家里,丈夫忍了多時的怒火終于爆發了,與張秀茹大吵了一場。一氣之下,丈夫干脆搬到小食店去住。
黃疸型肝炎傳染性很強。每天張秀茹與陳天浩打交道都要戴著口罩,雙手要無數次消毒。她為他熬中藥,還買來雞、鴨、魚和豬肝等,幫他恢復身體。
見自己給干媽平添了這么多麻煩,陳天浩很過意不去,多次要求回監獄。每次,張秀茹都這樣對他說:“孩子,你不要有任何顧慮。你要理解一個做母親的心!”陳天浩哭了:“媽,我一定好好改造,爭取早日出來孝敬你!”
家散了冰凍不了慈母心
陳天浩的病康復后,張秀茹把他送回監獄。張秀茹母愛的光芒照亮了陳天浩迷失的靈魂,讓他重新鼓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氣。他在監獄里積極改造,努力要求上進,刻苦鉆研技術,多次得到管教干部的表揚。
2003年6月,陳天浩提前兩年刑滿釋放。那天,當陳天浩走出監獄的大門時,出現在他視線里的不是他的親人和過去那幫狐朋狗友,而是與他毫無血緣關系、懷抱鮮花的張秀茹。陳天浩快步上前,跪在張秀茹面前,飽含深情地說:“媽,謝謝你挽救我,以后我一定好好做人!”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陳天浩的工作遲遲沒有著落,張秀茹為他租了一間門面從事機械加工。陳天浩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把店里的生意經營得紅紅火火。不久,張秀茹又為他介紹了一個情投意合的女朋友。
就在張秀茹準備一心一意與丈夫一起打理小食店時,一封來自邯鄲監獄的信又把她的心揪了起來。那是一個叫曹玉的女囚犯寫來的——
張阿姨:
我能叫您一聲媽媽嗎?很小的時候,我母親就去世了,我和父親相依為命。幾年前,我從保定來到邯鄲打工,涉世不深的我被一個有婦之夫欺騙了感情。對一個女孩子來說,清白和名譽甚至比生命更重要。想到自己的一切就這樣被他毀了,一氣之下,我一把火燒了他的家,然后自殺被搶救了過來。我要在監獄里度過3年漫長的時光。3年之后,我生命的小舟該飄向何方啊?媽媽,我聽說過您和陳天浩的故事,您能把我當作您的女兒嗎?
“媽媽”兩個字眼,像兩根針,刺痛了張秀茹的心。
兩天后,張秀茹來到邯鄲監獄,見到了曹玉。這是一個20出頭、清秀文靜的女孩。她一把將曹玉摟在懷里,動情地說:“孩子,你那么信任我,我怎么會拒絕你的要求呢?”曹玉把頭深深埋在張秀茹的胸前,不停地抽泣起來……
如果說上次妻子認陳天浩做兒子,丈夫還能忍受,那么這次她居然又認了個囚犯女兒,丈夫終于向妻子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還要操這份閑心,我只有和你離婚。”張秀茹以為丈夫是在說氣話,并沒有放在心上,幾乎每個星期,她都要去監獄探望曹玉,給她帶去生活用品,和她談心,鼓勵她振作起來。
面對妻子的“不思悔改”,丈夫天天與張秀茹爭吵,再次提出與她離婚,張秀茹始終不同意。
2004年6月,丈夫一紙訴狀將張秀茹告上法庭,堅決要求與她離婚。張秀茹見丈夫去意已決,最后含著淚水在離婚判決書上簽了字。
失去了兒子,失去了丈夫,接二連三的重創讓張秀茹痛不欲生。心如死灰的她想了結自己的生命,但想到曹玉這個苦命的孩子需要母愛,她要在人生的路上再扶女兒一把。張秀茹打消了輕生的念頭,她覺得,為了曹玉,自己應該好好活下去。
11個兒女淚流滿面
2004年中秋節前夕,邯鄲監獄決定舉辦中秋晚會。曹玉想起張秀茹為挽救自己離了婚……淚水一次又一次模糊了她的視線,她連夜創作了小品《母親》。
中秋節那天晚上,皓月當空,邯鄲監獄的中秋晚會如期舉行。晚會臨近尾聲,輪到曹玉出場了,人們看到,舞臺上一位大義“母親”為了挽救失足的女兒而作出了巨大犧牲,紛紛被感動得淚流滿面,臺下一片抽泣聲。節目結束時,監獄長走上臺,激動地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現在這位好媽媽來到了我們晚會的現場。”隨后,張秀茹被人扶著走上舞臺。曹玉不顧一切地跑上去和張秀茹擁抱在一起……剎那間,整個會場淚如雨下。
2005年10月,曹玉因為表現好,被減刑半年提前出獄。曹玉出獄那天,張秀茹把她接到自己家里,給她洗頭,換上新衣服,戴上發卡:“孩子,從現在開始,你的生話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你要以新的姿態、新的面貌去迎接未來。”
曹玉在張秀茹家住了幾天后,張秀茹把她送回了保定老家。曹父喜極而泣,對張秀茹感激不盡。看到又一個靈魂浴火重生,看到又一個家庭因為自己的努力而變得完整,張秀茹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張秀茹成功地為兩個迷失的靈魂找到了精神家園,邯鄲監獄的領導請她去給勞教人員作報告。張秀茹含著眼淚講述了兒子的犯罪和毀滅對一個母親的巨大傷害,講述了她與陳天浩、曹玉之間的故事,現場一片抽泣聲,一聲聲“媽媽”叫得張秀茹心都要碎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張秀茹又多了魯兵、高小英、陳全等9個囚犯兒女。成了這么多孩子的“母親”,她比以前更忙了,隔三差五往監獄跑,給孩子們送去生活用品,和他們談心,給予他們溫暖的母愛。
28歲的魯兵入獄前是一家單位的出納,因為挪用公款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妻子無法承受外界的壓力和風言風語,提出與他離婚,魯兵感到前途一片灰暗。張秀茹對他說:“你是個男子漢,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來。好好改造,出去后社會會接納你的。”為了解除魯兵的思想顧慮,張秀茹又找到他的妻子,并語重心長地說:“人活在世上,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犯錯誤?魯兵現在是最痛苦無助的時候,你要是嫌棄他,與他離婚,也許他這輩子真的就毀了。”接著,張秀茹又講述了自己的喪子之痛、與丈夫的離異,以及挽救兩個孩子的故事,魯妻被深深地感動了。第二天,魯妻就隨張秀茹一起去看望魯兵,她深情對丈夫說:“你好好改造,我等著你早日出來。”
2007年4月,張秀茹55歲生日那天,陳天浩來了,曹玉來了,魯兵、高小英、陳全等都來了,監獄里的4個孩子也給張秀茹打來電話。11個兒女,11聲“媽媽”,讓張秀茹的內心溢滿了母親的驕傲和幸福。為了挽救迷失的靈魂,為了社會多一份安寧,為了天下的父母、親人不再傷心流淚,張秀茹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無怨無悔……
(寶河、景義、向東、德全、薛鋼、賢焜、雪森薦自《現代女報》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