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重慶最近的出海口在哪?從地圖上看,從重慶一直向南,翻過婁山,越過苗嶺,穿過一片丘陵,就來到一灣蔚藍色的海洋旁。
這片安臥在中國南海西北部弧形臂彎里的海洋,叫北部灣。
風生水起
在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前,中國和東盟六國的國旗迎風飄揚。
在2003年第7次中國與東盟“10+1”領導人會議上,溫家寶總理提議,從2004年起,每年在廣西南寧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
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是推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重要舉措。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簽署《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宣布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
廣西在舉全區之力承辦中國——東盟博覽會時也在思考:如何使廣西成為中國與東盟經貿、政治、文化交流的平臺?
廣西把目光投向了北部灣。
北部灣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東部是廣東雷州半島和海南,西面是越南,外環有馬來西亞、印尼、文萊等東盟六國。北部灣是中國通向東盟地區的重要海灣,而處于灣頂即北面的廣西沿海地區,正是其核心地帶,擁有海岸線1595公里,海域總面積12.93萬平方公里。
一個重大決策在廣西應運而生。
2006年3月22日,“北部灣(廣西)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簡稱“灣辦”)在南寧正式掛牌運作。同年7月,在南寧舉辦的環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奇葆提出一個很有創意的構想,即“中國——東盟‘一軸兩翼’經濟合作新格局”。“一軸”是廣西首府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兩翼”則指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區域與大湄公河次區域。由于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已先行一步,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合作已付諸實施,泛北部灣經濟合作成為構建“一軸兩翼”新格局的關鍵。
“一軸兩翼”的核心是多邊互贏,構想甫一提出,便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論壇閉幕式上發表的《主席聲明》認同和肯定了這個構想。
擁有5.5億人口、7000多億美元GDP的東盟,與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超過2萬億美元GDP總量的中國一旦借灣相擁,憑海共舞,其產生的效應將不可估量。
蟄眠多年的北部灣,終于沸騰起來。
攜手共贏
早在1992年,黨中央就提出要充分發揮廣西作為西南地區出海通道的作用。廣西人認識到,他們面對的這片海,不僅屬于廣西,也屬于其背后的大西南,甚至關聯著整個中國中西部地區。
隨著交通的改善,廣西沿海口岸作為我國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作用日益增強。海關統計表明,2006年,我國西南地區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通過廣西口岸的進出口額增長了56.4%,占外地在廣西口岸進出口總額的65.6%。
2006年底,由重慶至湛江、全長1314公里的西南出海快速大通道全線建成通車。早晨從重慶出發,傍晚就可到達北海,重慶人第一次有了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北部灣,離重慶越來越近了。
在憑詳市浦寨邊貿口岸,一輛大貨車正從越南駛入中國國境。車牌號碼上的“渝A”字樣分外醒目。據口岸負責人介紹,重慶摩托車深受越南人民喜愛,上個世紀90年代末,運送摩托車的貨車,經常在關口前排成幾公里的長龍。
其實,渝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由來已久。“灣辦”副主任陳瑞賢說,前不久,劉奇葆書記率團出席重慶直轄十周年慶典,還專門學習了重慶建立投融資平臺的經驗。
重慶也已認識到加強與廣西和東盟交流的重要性。今年6月17日,廣西與重慶在渝舉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中國——東盟博覽會合作備忘錄》的簽約儀式。
中國——東盟博覽會是由溫家寶總理倡議、中國和東盟10國政府經貿主管部門及東盟秘書處共同主辦的國際性經貿盛會。自2004年以來,博覽會已成功舉辦3屆。3年來,重慶企業積極參會,“長安汽車”、“力帆集團”、“西南鋁業”等一批知名企業,通過這個平臺,在東盟各國尋找到了知音。
《備忘錄》簽署之后,重慶成為繼上海、江蘇、浙江、廈門之后的第5個中國——東盟博覽會特別合作單位。據悉,第4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于今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廣西南寧舉辦。屆時,重慶將有更多的企業亮相博覽會。
“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進東盟。”這是北部灣最大的優勢。那么,重慶企業在北部灣有哪些商機呢?
崇左市委書記羅殿龍說,重慶摩托車在越南市場占的比例很大,每年有上百萬輛摩托車出口越南,他們將率團到重慶,磋商建立出口加工基地事宜,希望把更多的重慶產品輸送出去。
除了汽摩等機電產品外,其實重慶的紡織業也有商機。在采訪中,“灣辦”副主任陳瑞賢出了一個金點子。他說重慶紡織企業可以在廣西建“飛地”。他舉例說,江蘇有一個專門生產牛仔褲的企業,因歐美國家普遍對中國企業實行進口限額制,產品出口受限,生意十分慘淡。后來,這個企業在廣西建了一個加工廠,生產的服裝經東盟各國重新進入歐美市場,不僅生意紅火,而且沒有出口限額,每條牛仔褲還多賺了50美分。
在采訪中,重慶企業通過北部灣出海的路線圖躍然紙上:一條是借中國——東盟博覽會這個平臺,直接出海;另一條就是在廣西建立“飛地”,就近出口東盟各國,還可以通過東盟這個大市場出口歐美。
將渝桂兩地的資源進行對比后,不難發現,渝桂兩地經濟互補性很強。重慶的汽車、摩托車等支柱產品,在廣西很有發展空間;重慶又是廣西輕工、食品、農產品的巨大市場。隨著北部灣的崛起,渝桂兩地可以在機電、水產、物流、旅游及產權等方面開展更為廣闊的合作。
攜手共贏,揚帆遠航。當渝桂聯手走向大海時,春潮涌動的北部灣,將呈現出“八方同奏奮進曲,一灣碧水求共贏”的壯闊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