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瑪卡若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名外科醫生。她在日常工作中看到太多因車禍受傷的患者,于是她開始思考如何能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她注意到駕駛員總喜歡靠公路的中間行駛,正是這個偏好讓汽車相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一個念頭閃現在她腦海里:在公路中間畫一條醒目的線,讓不同方向行駛的車輛各行駛在線的一側。于是,她不停地向有關部門呼吁,經過7年堅持不懈的努力,1924年,內布拉斯加州公路管理委員會終于同意在一條高速公路上做試驗,試驗的結果是該州的所有公路都畫上了“瓊瑪卡若線”。之后,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都采用了這種做法。
如果說,給公路劃線可以預防和減少車禍的話,那么對領導干部而言,為官替己畫條“線”,也頗具現實意義。一些為官者,就是因為心中沒有那條“線”,讓貪欲之車肆意沖撞為官“底線”,結果弄得身敗名裂。無論陳良宇、成克杰,還是邱曉華、劉志華,都沒有逃過這樣的可悲結局。
什么是為官的“底線”呢?胡錦濤總書記曾語重心長地說:“作為黨的干部,既要勤政又要廉政,既要干事又要干凈,這是最基本的為政之德。”他還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胡錦濤總書記的一番話,無疑清晰地劃出了干部的“底線”。
為官者,當謹記這條底線,把握好自己的“方向盤”,走好自己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