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積累
名人名言
1.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海 涅
2.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 子
3.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4.民無信不立。 ——孔 子
5.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高爾基
6.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 ——大仲馬
7.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莎士比亞
8.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塞
9.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 子
10.信用是難得易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11.誠實的人從來討厭虛偽的人,而虛偽的人卻常常以誠實的面目出現。——斯賓諾莎
12.沒有誠實何來尊嚴? ——西塞羅
13.失信就是失敗。 ——左 拉
14.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個誠字。——魯 迅
15.生來一諾比黃金,哪肯風塵負此心。——顧炎武
16.誠實而無知,是軟弱的,無用的;然而有知識而不誠實,卻是危險的,可怕的。 ——約 翰
17.肯說真話,敢駁假話,不說謊話。——陶行知
18.誠實的人從不為自己的誠實而感到后悔。——富 勒
19.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富蘭克林
趣味故事
1.卓恕交友守信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名士卓恕,是浙江上虞人,他為人誠實,重信譽。他答應別人今天辦的事,決不拖到明天。一次,他從任所建業(今南京)返抵故鄉會稽(今紹興)。將要回建業時,諸葛恪問他下一次什么時候還鄉,他回答了具體的時日。
到了那一天,諸葛恪做東宴客,可是不見卓恕的大駕,便停下筷子等待他。客人們都說建業與會稽相距千里,卓恕即使不愿爽約也難哪!豈料,不一會兒,卓恕便趕到了席間,頓時滿座皆驚。此事很快傳為口碑。人們從這區區小事上,看出了卓恕守信重諾的人品。
2.誠實的晏殊
晏殊是我國宋朝時候的著名文學家。像我們所熟知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等名句,都出自他的筆下。而我們所熟悉的文學家范仲淹、韓琦和歐陽修等,也都曾是他的學生呢!
晏殊還在7歲的時候,就能寫一手好文章。但他從不以此招搖過市,沽名釣譽。而是事事誠實,處處坦率。因此,在他還是個小孩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了很好的名聲。
晏殊14歲的時候,有個叫張知白的朝廷官員,把他推薦給當時的宋真宗皇帝。當張知白帶他去見皇帝時,真宗皇帝正在主持進士考試。皇帝聽說晏殊的文才特好,就叫他也一同參加考試。晏殊把考卷拿起來一看,便說:“這篇文章我在十天前就已經寫過,作文的稿紙還在呢,還是請皇上另外出道題吧!”真宗皇帝聽了晏殊的話,覺得他非常誠實,因而也特別喜歡他這種毫不隱瞞的態度。
3.呂元膺辭退棋友
據《玉泉子》記載,呂元膺任東都留守時,有位處士常陪他下棋。有一次,兩人正對局,突然來了公文,呂元膺只好離開棋盤到公案前去批閱公文,那位棋友趁機偷偷挪動了一個棋子,最后勝了呂元膺。其實,呂元膺已經看出他挪動棋子了,只是沒有說破。第二天,呂元膺就請那位棋友到別處謀生。別人都不知道辭退他的原因,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被辭退。臨走時,呂元膺還贈送了錢物。
呂元膺之所以要辭掉這位棋友,是由于他從這位棋友挪動一個棋子、搞了一個奸詐的小動作中發現了他的不誠信。誠信者,真誠守信之謂也。誠信,是人生的無形資產,“人無信不立”,與沒有誠信的人交往,是十分危險的。
4.一個孤兒的故事
每年5月2日,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居民總要慶祝這個州特有的節日——誠實節。這是為紀念一個年僅8歲的男孩而設立的。這個男孩名叫埃默紐·孤南。5歲時,父母雙亡,他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在他8歲時的一個晚上,他剛睡著就被樓下一陣敲打聲驚醒。他急忙下樓,只見養父養母正在謀殺一個寄宿在小酒店的小販。第二天一早,養父就來到他的房間,教他如何在警察面前說謊。他回答說不想說謊,養父養母就把他雙手吊在梁上,用柳條抽打他,逼他說謊。這樣抽打了兩個小時,他的回答還是:“爸爸饒了我吧,我不想說謊。”最后,他被活活打死了。市政府為他建造了一塊紀念碑和一個塑像。紀念碑上寫著:“懷念為真理而屈死的人,愿他在天堂永生。”
5.魏文侯守信
魏文侯跟看山林的小官約定了打獵的時間。到了那一天,魏文侯喝酒喝得很高興,恰好又碰到天下了雨。但是魏文侯準備出門。他左右的人對他說:“今天喝酒喝得高興,天又下了雨,您準備到哪里去呢?”魏文侯說:“我曾和看山林的官員約好今天去打獵,即使喝得再快樂,難道能夠不如約去一趟,見見他嗎?”于是他就親自去取消了這次打獵的計劃。
延伸訓練
★★★ 訓練1 ★★★
在一次招聘公務員的考核中,有一個人考取了第一,但發現他的文憑是假的。到底該不該錄取。請根據材料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立意自定,標題自擬。
思路點撥
真實是虛假的克星,虛假是真實的映襯。我們需要真實,真真切切,實實在在,老老實實,踏踏實實,定會安安心心;虛情假意,假冒偽劣,胡吹亂侃,口是心非,定會心神不安。要想自己過一個踏實的日子,先做一個誠實守信、踏實勞動的人。在真與假面前,選擇真實,就選擇了平安與自信;選擇虛偽,就選擇了在熱鍋里跳舞,生活將不得安寧。
針對這則材料,我們可以寫成議論文,列舉社會上的種種假冒現象,挖掘其根源,指出其危害,并提出治理建議;也可以寫成記敘文,敘述現實生活中“李鬼”往往被“李逵”撞見,“李鬼”編出種種借口想要逃脫,“李逵”也往往被其“涕零”感動而手下留情,卻不知,“李鬼”害人之心不死,仍在危害社會。
★★★ 訓練2 ★★★
誠信二字聯系在一起,表達的是兩種境界的統一。一種是誠的境界,一種是信的境界。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總體上二者是一種互促互補的關系。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立意自定,標題自擬。
思路點撥
根據材料可知,此話題要充分結合“誠”與“信”兩種境界的統一來寫,要寫好它們之間互促互補的關系。如可以從誠是根基,信是枝葉,誠與信互為涵養,誠中有信,信中有誠。通過二者的辯證關系,列舉事例加以說明,做到有理有據。也可以從誠就是誠實,不自欺;信就是講究信譽,信守承諾,不欺人。一個人要想做到不欺人,首先必須不自欺。只有忠于自己的本質,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使自己的行為具有穩定性和一貫性,才能最終取得他人的信任。從這個角度展開來寫,關鍵要寫好“不自欺”與“不欺人”的關系。另外還可以從“誠是個人品格,信是社會品格”這個角度展開來寫。如誠是以自己的本意去展現自我,信是以別人的規范來約束自我;誠主要立足于個人道德自律,信主要靠社會制度和法律來約束;誠體現的一種個人評價,信體現的是一種社會評價;誠是個人境界,信是社會境界。所以,誠是立人之本,信是立國之本。從這個角度寫立意就更高了,當然這需要有厚實的寫作基本功才能寫成此類作文。
★★★ 訓練3 ★★★
一個年輕人在經過漫長的人生旅途后,終于到達了一個渡口,此時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機敏”“才學”“金錢”“榮譽”七個背囊。渡船出發時風平浪靜,但過了不久,風起浪涌,小船上下顛簸,險象環生。艄公說:“船小負載重,客官須丟棄一個背囊方可安渡難關。”看年輕人哪一個都不舍得丟,艄公又說:“有棄有取,有失有得。”年輕人思索了一會兒,把“誠信”拋進了河里。
寓言中“誠信”被拋棄了,對此你有何感想?請以“誠信”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
思路點撥
1.續寫故事。想象年輕人在拋棄“誠信”之后的遭遇和命運。可以設想他憑借另外六個背囊,一開始一帆風順,但后來逐漸失去人們的信任,不得不重新回頭去打撈“誠信”或在窮困潦倒中終老一生。2.寫一則民間故事。如一個窮孩子到山里砍柴,遇到七個仙女,她們每人都準備送他一件禮物,但孩子只能選擇其中的一樣,他會選擇“誠信”嗎?可以重點寫孩子的心理斗爭:爸媽的教育,其他人的言語行為對他的影響等。3.“誠信”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準則,可以想象沒有誠信的人們之間的故事。比如寫一篇“欺騙國歷險記”,寫成《鏡花緣》式的荒誕故事,按照欺騙國的道德準則,越沒有誠信的人越德高望重,而誠實的人卻沒有地位。4.從現代社會人們對“誠信”的態度入手,談“誠信的失落”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5.寫兩難境況下的考驗。在某種特殊情況下,放棄誠信可能是最佳選擇,但你偏偏是個恪守誠信的謙謙君子,這時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