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親情是媽媽擁子哺乳的鏡頭;有人說,親情是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也有人說,親情是孟母三遷的佳話。而我的親情呢,則是父親那件臟兮兮的襯衣。
——題記
我家很窮,父母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民。在我看來,母親比父親更愛我們——總用那溫暖而粗糙的手撫摸著我們,每天晚上給我們蓋被子,有好吃的總是留給我們姐弟四人。
父親總是副臟兮兮的樣子,頭發蓬亂不說,還常年穿著破舊的鞋襪和一件灰舊的破襯衣,讓人看著心里就不舒服。正因為父親的臟,我對父親沒有多少好感。
直到前不久,我才徹底醒悟過來。
我上初中了,學校在離家二十里的一個熱鬧繁華的小鎮上。父親從未去學校看望過我——因為父親是家里唯一的壯勞力,跑二十里路到學校來看我,對于他來說可是一次遙遠而又奢侈的旅行,因此,他是舍不得的。為了表示他的愛,也作為彌補,每次雙休日我回家,父親總要買些肉,雖然肉不多,但也足以讓我解饞。盡管這樣,我仍然不能改變對父親的態度。
一個雙休日,我回家了。臨返校時,母親多給了我三十元錢,讓我下次回家前到表姐的服裝店里去給父親買一件新襯衣。開始,我很不耐煩地對母親說:“媽,爸身上有錢,讓他自己買嘛,干嗎要麻煩我呢?況且,我又不會挑,也不知道爸爸穿多大碼的襯衣。”“你不會挑,請你表姐挑,她知道你爸爸穿什么碼的。唉,誰不想穿得好些呢?只是你爸爸不舍得買,他要把錢存起來,供你們上學。再說,你爸爸老了,沒走幾步就氣喘吁吁,況且他也舍不得花那些時間啊……”母親一邊說,一邊抹淚。望著母親那飽經風霜的臉和粗糙的手,我心里一陣陣難受和內疚,連忙說:“那好吧,我下次回來一定買好。”
又是一個雙休日,我給父親買回了一件襯衣,盡管它很便宜,只花了二十八元錢,但比父親身上那件強多了。
我把襯衣遞給父親,父親竟像不認識我似的看著我,眼里盡是淚水!“瞧你,孩子給你買件衣服,你咋哭起來了!”母親嗔怪地說。“不是哭,是高興啊!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我沒白疼她啊!”說完,父親像個歡快的小孩子一樣,把新衣左摸摸,右看看,還不時把衣服放在胸前比試大小。看著父親那高興的樣子,看著父親臉上那未干的淚痕,品味著父親剛才的話,我的心一顫,一種從未有過的愧疚陡然涌上心頭,我的雙眼也濕潤了。
“爸,快穿上吧!你身上那件太破了,補丁疊補丁的,丟掉算了。”
“好咧,等一下,讓我再看一看。這么好的衣服,我還真是舍不得穿呢!”
“爸,別這樣,平時你老想著省錢供我們讀書;看著你連新衣服也不舍得穿,我們就是讀著書也不能心安啊!”
“不!爸一定要省著用每一分錢,不然,你們姊妹四個哪有錢讀書啊!爸決不能讓你們像我一樣因為沒文化而吃苦受累!”望著爸爸堅毅的神情,我的心又一顫:原來平時我厭惡的臟兮兮的父親,他的心靈竟是那么純潔,那么神圣,那么偉大!
父親換上了新襯衣,準備扔掉那件破的,卻被我攔住了。這件珍貴的襯衣包含了父親對我最深沉的愛!
簡評
本文以父親的襯衣為線索,通過對父親的外貌、神態和語言的描寫,反映了父愛的偉大與神圣。
習作成功之處主要有四點:1.取材精妙。從小事物(襯衣)著手,反映了大主題(父愛),容易把握,不空洞;2.能抓住父親臟的特點來寫,從而反襯出父親心靈的美好;3.對人物的語言、神態、心理描寫細致入微,細節描寫也生動形象;4.全文結構緊湊,多處前后照應。
【指導并置評:范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