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章意為本。意勝則文勝,意順則文順。“詩文美者,命意必善”,立意“善”文章才會“美”,立意不深刻,文章的思想意義就不高,就沒有多大的價值。中考作文評分標準中重要的一項就是立意,如果立意好,而語言表達稍顯遜色,那可得到上中等的成績,如果立意好而語言表達也有特色,那就可以輕松獲得滿分了,我們由此可以看出立意的重要性。那么,中考作文如何做到以“意”取勝呢?
一、觀點要準確
文章表達的思想、觀點要準確,這是文章成功的最基本的前提。
中考作文的考試目的之一就是考查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道德品質水準。“考試說明”也明確地提出文章要“思想健康”,就是說文章應該展現自己愛祖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要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非觀、美丑觀、榮辱觀、金錢觀、集體主義觀念,文章要褒揚正義、鞭撻邪惡,宣傳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贊揚助人為樂的美德,提倡謙虛、謹慎、嚴于律己的做人態度……
文章寫出來是要讓人看的,讓人看的目的是感染人、教育人,所以寫文章要考慮效果,要有積極的社會意義。能對人產生積極影響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而這樣的文章必須具備一個前提:觀點正確,思想健康。
二、情感要鮮明
情感鮮明是指在文章中的情感表達要明確,該批判的批判,該歌頌的歌頌,并且語言要飽含感情。最好不要出現那些讓讀者想不透的模棱兩可的情感傾向。否則,不僅會減弱對主題的表現,也會削弱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還會影響讀者的閱讀興趣。感情的鮮明最忌的是故作姿態,夸大其辭,沒有分寸。感情表達真實可信才會感人,才會打動人。
三、思考要深刻
思考深刻就是要求我們能透過事物的現象去挖掘其內在的本質,思考出對人生、對社會有意義和價值的東西,能在一般人的認識上再進一步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那一點,并給人以啟示。這需要我們對事物作深入的思考,找到事物的內在聯系,并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深入的思考不是隨意引申,更不是無原則地提高和升華。它必須結合生活實際,要具體、真實、可靠。在揭示本質的基礎上,還應該進一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并總結規律,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這可能更多地關涉到議論文。對于記敘文,更多的是關于人生的啟示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