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好一個安塞腰鼓!
探究練習
1.用文中的詞語概括安塞腰鼓的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一句出自詩人_________之手,詩的題目是《》。
3.陽光本來就是靜態的,為什么說它“變得飛濺了”?
4.文中三個“使人想起”段寫的是聯想,聯想到的事物有什么特點?這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
5.對“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那么一股勁”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
6.找出作者對安塞腰鼓的評價。安塞腰鼓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它蘊涵的是什么?
7.節選的文段中,大量地運用了排比,其排比的形式有三種,你能舉例說明嗎?
8.文中寫腰鼓改變了人們的感覺,引發了人們的聯想,這種聯想的句子從寫法上看,是虛寫。這種寫法的好處是:____________。
【課本一練】參考答案
1.壯闊、豪放、火烈。
2.杜甫;《后出塞五首》。
3.陽光本是靜態的,但陽光下那舞動的身影、揮動的手臂、蹦跳的腳步讓人眼花繚亂,陽光也似乎被舞動得四處飛濺了,這句話寫出了打腰鼓時的熱烈、靈動的場面。
4.所聯想到的事物都豪邁、壯烈,與雄渾的鼓聲、深沉的黃土高原相應,同時也給人以歷史感,從更廣闊的時空寫出了安塞腰鼓所蘊涵的民族力量及作者對它的無限向往。
5.這里寫出了陜北高原人的性格特征:粗獷、豪放。
6.“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是人類力量的凝聚物,是一個表現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體。
7.句子內部的排比:“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句子之間的排比:“驟雨一樣,……是強健的風姿。”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8.增加文章的內涵。
【輕松自測】參考答案
1.jiān róng 柝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