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黃梅子的書是從她的第一本書《網絡姻緣——跨國網絡征婚口述實錄》開始的。《網絡姻緣》的反響很不錯,先是《作家文摘》、《北京晚報》等全國幾十家報刊連載,然后黃梅子又被鳳凰衛視的《魯豫有約》節目邀請為嘉賓,魯豫對她進行了一個小時的專訪。節目播出以后一個星期,全國很多地方這本書都脫銷了。
《網絡姻緣》暢銷的原因有兩點:一是題材新穎,打破了國內十年來無人涉足的“網絡征婚”領域,是中國第一本深度報道網絡征婚的文學作品;二是文筆幽默調侃,于幽默中淤出智慧。
智慧女作家黃梅子的新書《愛人容易嫁人難》全書四十篇感性隨筆,延續了黃梅子《網絡姻緣》睿智幽默的風格,繼續用詼諧酣暢的文筆直面了現代都市單身女性在事業、生活和愛情中這三者定位中的困惑和迷茫,尋找婚姻過程中的種種無奈和感傷。黃梅子用她鷹一樣犀利的眼睛透視了都市單身女性們對愛既極為渴望、但同時又過度置疑的真實心態,用輕松機敏的筆觸剝開了恨嫁女人們在華麗外衣下隱藏著的矛盾和渴望心理,觸摸到了她們隱秘內心最深處的柔軟和敏感,偷窺到了她們竭力掩飾的真實和淚痕……
黃梅子用幽默的筆觸記錄和調侃了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和社會風尚,闡述了自己的婚戀觀。由于作者身處美國,把美國的文化與中國的文化、美國的婚戀觀與中國的婚戀觀作了比較,讀來令人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并使得單身男女們從中獲益匪淺,有利于他們尋找到屬于自己的愛情和婚姻。
看完全書,我最大的感受是:態度決定愛情。
正如黃梅子在《愛人容易嫁人難》里所說,很多女人都被好萊塢的電影和瓊瑤阿姨的言情小說給忽悠了,以為世界上真有灰姑娘遇上白馬王子,然后麻雀變鳳凰的童話,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這種事情基本不存在。說到底,尋找愛情尋找婚姻,我們要尋找的絕不僅僅是一個男人,更應當是一種生活態度。在這個第四次單身浪潮已經到來的時代,遲婚不遲愛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很多女人不是沒有愛情,而是找不到婚姻,找不到一個自己愿意嫁、而對方也愿意娶的愛情,找不到愛情的完美歸宿——婚姻。
而這也就是黃梅子為什么說“愛人容易嫁人難”的原因。但所幸的是,如果你還待字閨中,或者剛從一段失敗的婚姻中走出,如果你為自己的情感狀態而困惑,那么讀一讀黃梅子的這本《愛人容易嫁人難》,你會得到一個感悟“態度決定愛情”,從而也許可以用態度來尋找你的婚姻,影響你的命運。
目前中國的出版界在女性讀物這一塊還做得不是很豐富,大部分是浪漫小說。與西方出版界不同的是,就是被稱為女性讀物重頭戲的浪漫小說,也沒有形成規模的市場。掀起了市場熱情的,恐怕只有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瓊瑤熱、90年代的張愛玲熱。目前中國書業的女性讀物主要以少男少女談戀愛和婚姻內關系以及婚外情之類的題材占主打,缺少的正是“尋找婚姻”這一塊的題材,或者說這種題材的不多。
黃梅子對生活的感受是深刻的,對文字和語言的駕馭是嫻熟的,當她以幽默詼諧的語言把生活的原生態還原給我們時,我們才驚訝地發現,原來被我們忽略已久的那個單身女性群體,她們渴望婚姻、她們尋找婚姻已經很久了,而她們在黑暗中跌跌撞撞地行走得也太久了。
黃梅子的《愛人容易嫁人難》雖然會再一次讓她們面對自己內心深處的尷尬,但感悟會在黯然神傷中伴著被觸及的敏感而到來,并學會在喧囂中沉思冥想:如何培養好自己現時的愛情、規劃好未來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