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布的2007年3月份開卷虛構類圖書前30名的排行榜,“盜墓風水”題材小說已占5個主要席位,2006年12月上市的《盜墓筆記》更是一躍擠進了前十名的行列,其他4個位次皆被《鬼吹燈》系列圖書所壟斷。目前轟轟烈烈的“盜墓風水”浪潮,是否能夠真正的“風生水起”,還是驟然間“灰飛煙滅”?
在中國圖書市場中,關于“盜墓風水”題材的圖書品種歷來就不少,更多的是屬于歷史題材圖書,但在為“悅讀”而閱讀的今天,人們并不滿足于分析盜墓手段、盜墓心理以及盜墓意義等嚴肅話題,而是更易于被此類題材小說的細節所吸引。分析“盜墓”題材圖書火起來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是依靠大眾讀者對于“解密”的獵奇心理。該題材圖書的盛行與風靡全球的《達·芬奇密碼》一書有很多相似之處,《達·芬奇密碼》借用神秘的宗教問題,加之對細節的夸大描寫,融入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很難接觸到的符號學、密碼學等知識,在增加故事情節可信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其可讀性。“盜墓風水”題材圖書正是利用了此類暢銷書元素,點綴和充實自己,正如《鬼吹燈》系列前言中所寫的那樣,盜墓是一門技術,作者將帶有技術含量的成分納入其中,例如,設置的各種機關暗器、風水文化解讀、天文、地理、歷史、秘聞、占星術甚至植物學知識都有涉及,內容駁雜寬泛,甚至有人將其譽為“中國”的《達·芬奇密碼》。
二是因為中國人內心深處仍舊充斥著強烈的尋寶情結和探秘意識。從早期人們孜孜不倦地迷戀武俠小說中探秘情節、費盡氣力地找尋寶藏或者寶器后名揚天下等內容可以看出來,眾多國人愿意為其樂此不疲。
三是讀者內心對于自然的渴求和向往。身體環境的局限無法阻擋思想的天馬行空,“平時喧囂的一切似乎完全被隔絕,只有屏息凝神地目睹著年代久遠的遺跡,等待著奇跡的發生才是精髓所在”。這些小說的內容光怪陸離又栩栩如生,甚至出現眾多現實社會的盜墓賊對書中內容崇敬有加,向作者請教盜墓問題的奇怪現象,可見該題材系列圖書在現階段對大眾讀者的影響力。
據稱《鬼吹燈》系列正在著手拍攝電影,借用影視力量創造“盜墓風水”圖書的轟動效應,此類圖書能否出現中國版的《盜墓迷城》、《奪寶奇兵》而走向世界?計劃打造的游戲產品,能否也創造游戲版《古墓麗影》的佳績?我們都在拭目以待。
有人認為“盜墓風水”類圖書涉及盜墓、風水、幽靈等內容是宣揚迷信,甚至有人認為這類小說有縱容、教唆非法盜墓的嫌疑。其實盜墓是淵源古遠的社會文化現象,而對于其中的內容是否涉及“迷信”內容,總之,清者自清。
至于“盜墓風水”題材圖書會走多遠,首先是寫作者并不自信,《盜墓筆記》作者說其只是一個風潮,眾多相似題材和基調的圖書的出版雖然使“盜墓風水題材小說”蔚為壯觀了,同時也意味著市場競爭會進一步慘烈,這樣一來,2007年的“盜墓派”可能會由于好作品過于集中或者是穿插著過多的“跟風書”而夭折。就目前圖書市場而言,非常需要有獨特素材和視角的題材圖書來充實和推動,這不僅能提供給出版人以更廣闊的空間去思考,而且對讀者也有更多的機會來選擇。
鏈接:“盜墓風水”題材圖書
《盜墓筆記》系列、《鬼吹燈》系列、《我在新鄭當守陵人》、《盜墓之王》、《盜墓者》、《墓訣》、《西雙版納銅甲尸》、《茅山后裔》等,在臺灣走俏的老牌盜墓風水小說《傳古奇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