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出版的《象棋競賽規則》問世已經整整八年了,它對象棋運動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然而自它問世以來,學術界對它的爭論就在不斷地進行,筆者在本刊“棋例改革面面觀”中已經闡述了許多不同觀點,不同的觀點經過一個階段的爭論后,勢必要走向統一,這種統一是暫時的,也是必然的。
在對舊規則爭論的基礎上,新的《象棋競賽規則》(2007年版試行本)千呼萬喚始出來。鑒于本規則未及上報國家體育總局批準,尚未正式印制成冊,只在全國象棋甲級聯賽等重大賽事中使用。筆者就新舊規則的對比,重點談談新規則中有關棋例的新變化。
談棋例總綱的變革
有一句成語叫綱舉目張,足見棋例總綱在“棋例總則”這一章節里的重要位置。在幾次規則修訂時,它都輕易不會被改動,然而在這次修訂中,把《99規則》第26條棋例總綱中的26.3款“雙方均為禁止著法(不包括一方為長將),雙方不變作和。”改為“雙方均為禁止著法,其中一方長捉無根子,另一方長捉少根子或有根子,長捉無根子方變著;此外的雙方均為禁止著法(含雙方長將),不變作和。”
為詳盡論述,在第七章棋例細則中第9條列舉二例。
9.雙方形成互捉時,如果一方長捉無根子,另一方長捉或其中有一著捉有根子或少根子,應由長捉無根子一方變著,不變作負。

圖1,馬八進七,炮1進1,馬七退八,炮1退1,雙方著法循環不變。如圖1,紅馬兩步均屬長捉無根炮(動子捉子)。黑方車炮屬于聯合捉子。黑炮步步避捉,雖然存在車炮聯合捉吃(靜子吃子)紅方少根馬的得子手段,但仍應由長捉無根子的紅方變著,不變作負。
圖2,馬三退一,車7平8,馬一進三,車8平7,雙方著法循環不變。如圖2,紅馬長捉黑方無根車(動子捉子),黑車避捉的同時有一步為捉馬,另一步為車炮聯合捉吃(靜子吃子)紅方有根車,同圖1,應由長捉無根子的紅方變著,不變作負。
總綱中這一款的變革,應當說同《1999年象棋競賽規則》在裁決結果上保持了一致性,只是說法不同而已。《99規則》中規定,凡是原來已經捉著子的子或相關子,走動后無新的捉子行為(即從捉到捉),均按閑著處理。用句通俗的話解釋,圖1、2中黑方的兩次避炮均屬從捉到捉的閑著。引人深思的是,新規則中列舉的兩例都是黑方在聯合捉子。倘若雙方形成互捉時,如果一方長捉無根子,另一方長捉或其中有一著捉有根子或少根子(并非是聯合捉子),怎樣裁決?又如一方步步是閑,另一方是聯合捉子形式下的長捉有根子或少根子,是否應由另一方變著呢?例見圖3。
著法:炮五退二,炮9進2,炮五進二,炮9退2。
本圖例中紅方能否按長捉論處,歡迎棋友研討,不吝賜教,以求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