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富士通杯十連霸,這已經是很疲勞的話題。無論過程怎樣,從結果看這十年毫無懸念地、一面倒地讓韓國人包攬了冠軍,而11這十年中韓圍人五次會師決賽。從1998年到2000年,韓國算是遇到最強的挑戰,因為馬曉春和常吳聯袂,連續三年沖擊富士通杯冠軍。如果說1998年常吳不敵李昌鎬尚可理解,那么1999、2000年馬曉春和常吳分別不敵劉昌赫和曹薰鉉只能說無奈了。只因這兩敗,韓國確立了這十年的霸主地位。

2001年至2003年,是韓國絕響的國際棋戰23連冠時期,韓國連續包攬三屆冠亞軍,此結果只能沒脾氣地接受。而凡這三年李世石開始“瘋狂”起來,2002、2003年蟬聯兩冠,也屬很“正常”。2004年~2007年,韓國“四大天王”正式解體,李昌鎬開始晃蕩,韓國棋壇隨之震蕩。此時韓國棋壇形成所謂“新四大天王”,但因李昌鎬失去絕對統攝力,“新四大天工”貌合神離,內耗大于外戰的斬獲。
2004年依田紀基打破韓國人的壟斷打人決賽,卻碰到樸永圳,他作為李昌鎬的克星終于嘗到了克星的滋味。2005年李世石和崔哲瀚會師決賽,李世石沒有把加冕世界冠軍的機會讓給同¨師弟崔哲瀚。崔哲瀚是攪和韓國棋壇的“鲇魚”,他的蠻勇對付韓國和日本棋手頗為有效,但是和中國棋手對壘屢屢腳下絆蒜跌倒。崔哲瀚和宋泰坤是韓國“暴力圍棋”的始作俑者,但“暴力圍棋”只是副作用很強的虎狼藥,本質上還是敵不過本格的均衡圍棋。宋泰坤和崔哲瀚先后進入富士通杯決賽,但是都被李世石壓制住了。
2005年常昊在應氏杯先后挫敗宋泰坤、崔哲瀚亦是典型,韓國的暴力派在世界棋壇未能成正果。2006年中國棋壇全線飄紅,周鶴洋進入富士通杯決賽。周鶴洋半決賽淘汰了李世石,決賽對手是名不見經傳的樸正祥。2006年發生了不少難以理解的怪事,如LG杯四強沒有一個世界冠軍,最后周俊勛成為新晉世界冠軍。2006年富士通杯決賽時周鶴洋至少是亞洲電視快棋賽冠軍,無論名氣還是大賽經驗均強于對手。只能說這一年周鶴洋還有胡耀字運氣太“差”了。

2007年張栩和依田紀基忽然發力,日本棋壇也是為之一振,按勢頭張和依田即使會師決賽,也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共至,連韓國媒體都暗暗流露出可以接受日本奪冠的意思,而且希望李昌鎬和依田紀基會師決賽。韓國只是希望李昌鎬挫折張栩的勢頭,阻止日本棋壇出現和李世石爭霸的人物,但冠軍本身可以由李昌鎬“禮讓”依田紀基。樸永訓最后奪冠后,喜悅之余還擔憂日本會停辦如此讓韓國棋手喜歡的賽事。嚴格來說,富士通杯對韓國棋手的支持并不儀限于獎金。富士通杯二十年,先后有李昌鎬、崔明勛、宋泰坤、樸永訓、樸正祥(李世石因沒有高巾畢業自動免除兵役,崔哲瀚是得益于應氏杯)因進入富士通杯決賽免除了兵役。可以說富士通杯還有力支持韓國棋壇繁榮發展。
富士通杯這十年,或者韓國棋壇注定完成十連霸的2007年,半決賽張栩和依田紀基執戈對陣李昌鎬和樸永圳。這天是7月7日,所有關注這場韓日決戰的棋迷都沒有也不愿預測韓國會師決賽。但事實是怎樣發生的,韓國是如何完成富士通杯十連霸,請看以下的進程。
賽前預測
第20屆富士通杯四強戰7月7日于日本東京開戰。“七·七”是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正好七十年前的這一天中國全面打響抗戰,經八年血戰解除了日本武裝,并取代日本成為亞洲霸主。在“七七事變”七十周年之際,中國棋迷多少要復雜地觀戰富士通杯半決賽,因為此賽中國棋手已經全部出局,形成韓日全面對抗局面。而且心情上多少要傾向于日本,因為富士通杯成為韓國稱霸棋壇的象征,在“逢十”之際必須攻破這座特洛伊城。富士通杯創辦于1988年,韓國在前十九屆比賽奪冠十二次,勝率超過六成,而且從1998年的第11屆起蟬聯九屆冠軍,今年挑戰蟬聯十屆的勛碑。
半決賽的對陣形勢是李昌鎬對張栩,依田紀基對樸永訓,焦點是李昌鎬對張栩之戰。可能是李昌鎬具備的象征意義,1998年李昌鎬獲得第11屆冠軍起,韓國開始了九連霸富士通杯的征程,次第成就劉昌赫、曹薰鉉、李世石、樸永訓、樸正祥等一批世界冠軍。只是李昌鎬為韓國九連霸“剪彩”以后再也沒有出現在決賽,相比曹薰鉉、李世石各獲三屆冠軍,李昌鎬的兩次冠軍顯然與他的名聲不符。只是韓國挑戰十連霸之際李昌鎬再次被推到前臺,被賦予重任,而且同樣具備象征意義。其象征一,李昌鎬是否體現有始有終之美,由他開始的連霸由他來結束呢?“九”是東方的至尊之數,九連霸已堪稱完美,由李昌鎬來絕唱正對氛圍格局。其象征二,李昌鎬在逢十之年再次剪彩,抖落整整持續兩年的困頓,算起來自2005年第5屆春蘭杯之后,李昌鎬再也沒有拿過世界冠軍了。雖2006、2007年兩度打進三星杯決賽,但分別受挫于羅洗河、常吳,“運氣”差到極點,現在輪也該輪到李昌鎬了。除了富士通杯,李昌鎬還要應付王位戰、王中王戰的決勝局,李昌鎬正好有了重新振作的契機。只是第二個版本的象征,顯得過分華麗失之輕佻。
2007年初,張栩雖然在豐田杯決賽不敵李世石,但隨后的半年鋒芒畢露,其勢頭絲毫不亞于李世石。張栩上半年分別打人富士通杯四強和LG杯八強,放眼當今棋壇一時還只有韓國二李能阻一阻其銳氣。正好,李昌鎬和李世石分別成為張栩的攔路虎。這有點像電影,主題是張栩成名之路,由二李充當張栩的最佳配角,或者過關斬將游戲的兩大BOSS。不過,這個劇本怎樣演,雙方都有發揮的自由。眼下張栩首先要闖李昌鎬這一關,無論從哪一方面講,張栩如果受阻于李昌鎬,具有充分的信服力。張栩和李昌鎬較量過五局,戰績是李昌鎬3比2領先。不過,最近一次的2005年亞洲電視快棋賽的較量,張栩戰勝李昌鎬奪冠。
依田紀基可以說是樸永訓的最佳配角,正是依田紀基在2004年第17屆富士通杯決賽,成就樸永訓獲得第一個世界冠軍。今年農心杯依田紀基亦完美充當了樸永訓的最佳配角。樸永訓作為韓國隊副將出戰,他為李昌鎬清除了克星依田紀基,而李昌鎬躲過依田紀基后連勝孔杰、古力為韓國隊奪冠。依田紀基對樸永訓兩戰皆敗,如果說依田是李昌鎬的克星,那么樸永訓亦可說是專為依田定做的克星。
本屆富士通杯半決賽格局,李昌鎬和樸詠訓的分工合作也堪稱完美。李昌鎬對付連李世石都吃敗績的張栩,樸永訓則替李昌鎬阻擊克星依田紀基。這是韓國的富士通杯如意劇本,不過具體怎樣上演,雙方如何自由發揮,還是要看7月7日的實戰。
7月7日半決賽
7月7日當地時間上午10點,第20屆富士通杯四強戰在日本東京的日本棋院進行。對陣形勢是李昌鎬九段執黑對張栩九段,依田紀基九段執黑對樸永訓九段。
上午10點30分
李昌鎬對張栩的棋調子平緩,雙方友好地各占大場互不滋事,格局是細剖官子的棋。依田紀基對樸永訓亦如出一轍,雙方細密交織,各據大場。
上午11點30分
張栩率先出刀,強手壓制黑棋左邊模樣。網上講解的金主鎬七段認為:白棋雖然割斷黑棋左邊模樣,但是黑棋相應向中央走厚,結果依然是兩分的局面。依田對樸永訓的棋,雙方也是冷靜不出招,不辭官子決勝負。樸永訓執白,每手跟應黑棋從善如流,金主鎬七段認為:棋局呈樸永訓九段喜歡的調子。
12點30分
李昌鎬對張栩的棋漸漸緊張起來,雙方已經繃緊。實地李昌鎬領先,張栩則據有厚味。黑棋的難題是如何削減白棋上邊模樣來保持全局均衡。12點30分至下午1點30分是午休時間,現進行68手,下午第一手要由黑棋下。李昌鎬在關鍵一手擁有了充分的思考時間。
依田對樸永訓的棋,依田率先發難壓迫上邊白棋,形成了戰斗。對于白棋,午休以后的兒步次序將很關鍵。這一局上午共進行49手。
當地時間下午2點30分
下午對局開始。李昌鎬在右邊動手,張栩則汁黑棋做活,簡明在中央走厚。黑棋依然堅持實利的路線,白棋在上邊和左下一帶繼續走厚。李昌鎬的實地依然領先,但難題依然是如何牽制白棋厚味。在研究室,金志錫四段看好白棋,金主鎬七段則認為黑棋稍好。尹峻相六段認為形勢微細。
依田對樸水訓的棋,研究室認為樸永訓的白棋見好。雖然客觀的形勢是黑白都很扎實,但是后盤樸永訓更擅長官子,從這意義上白棋不壞。
下午3點30分
李昌鎬的黑棋略微被動。張栩第100手頂在黑棋腰眼,是棋感出色的試應手。研究室認為:白棋正在利用厚實一點一點得利,黑棋后盤的壓力會越來越加重。棋局還沒有出現大型戰斗的征兆,而雙方已經開始收官。
依田對樸永訓的棋依然呈細棋局面。研究室認為樸水訓沉著運營棋局,白棋開始領先。目前白棋全局沒有薄棋,且握有先手,還有棋手認為按目前的進程,白棋最終會贏1目半。
下午4點40分
李昌鎬對張栩,半目勝負。張栩第144手失誤。黑棋在左上角略得利,繼而靠細膩的棋感限制白棋中央的潛力,現在研究室有聲音認為黑棋町能好半目。
依田對樸永訓的棋也是極細微的局面。依田靠厚實在左中央一帶最大限度地圍出空。白棋在削空的過程中出了紕漏。目前白棋依然先手,但現在雙方走鋼絲,只要一步踏空就會墜入深淵。
下午5點15分
樸永訓率先進入決賽,執白第232手半目勝出。只能說收官樸永訓更擅長。李昌鎬對張栩的棋,李昌鎬有利。張栩進入讀秒后,在中央一帶犯了錯誤。李昌鎬求變時,張栩侵消的手段有些松弛。研究室的棋手們開始普遍認為黑棋好半目。
下午5點40分
決賽韓國棋手會師的氛圍越來越濃。金主鎬七段認為,現在黑棋充分領先10目。張栩在中央被逆轉后勝負感散亂,收官緊要時再次走緩著,差距從1目半擴大到2目半。 這樣,李昌鎬九段和樸永訓九段分別戰勝張栩九段和依田紀基九段會師決賽,攜手為韓國完成了富士通杯十連霸的偉業。自1993年第7屆比賽劉昌赫首獲冠軍起,韓圍在二十屆比賽中已經獲得十三次冠軍,其中冠亞軍會師就達七次,并從1998年第11屆比賽起蟬聯了十屆冠軍。
回順本屆寓士通杯進程,因張栩、依田紀基的猛烈爆發,韓國能否最終完成十連霸確實成為懸念。到八強戰韓日聯手把中罔棋手送出局,四強戰則演變成多年難見的韓日大會戰。張栩、依田紀基是口本最強的外戰組合,因而給日本棋界帶來了近十年最熱烈的奪冠希顰。而且賽前的種種預測基本都傾向于日本,尤其傾向于張栩,至壞的結果也不曾預想到韓國會師決賽,因為這一結果不僅不符心理愿望,而且太過殘酷。但殘酷的事實最終還是發生。
四強戰最大焦點還是李昌鎬對張栩之戰。張栩正在和李世石上升為棋壇新雙子星,對于他李呂鎬更像是必須戰而勝之的一大考驗,但張栩還是倒在富七通杯四強戰這一試煉場,同時終結了今年已經積攢十七連勝的連勝紀錄。而李昌鎬則展現了當年他是如何一一擊倒同時代乃至上一代的超一流棋手,開創他的無敵時代。雖然僅是一局棋,但是棋迷們真切看到張栩鐵桶般的優勢如何一點一點被蝕掉,繼而勝負心被動搖,最后自我崩毀。
而處于“低迷”的李昌鎬更像是牙痛的大鱷張大嘴靜靜趴在谷底,目光渾濁還帶有淚漬,對小猛獸的騷擾不聞不問,只有夠噸位的大獸經過才肯咔嚓一聲……張栩也就這樣倒下了。李昌鎬和樸水訓會師后,7月9日的決賽已沒有懸念,至于李昌鎬肯不肯奪冠軍,就看他牙疼的心情如何了。至于富士通十連霸,這已經是難破的紀錄,一個周期就長達十年,破紀錄或許要等上百年。
7月9日決賽
因為李昌鎬和樸水訓已經會師,第20屆富上通杯決賽變成韓國內戰,而這內戰多少屬于李樸之間圍繞1500萬日元的私斗,所以韓國媒體知趣地噤盧,不以提前慶祝的氛圍和不加掩飾的傾向性去十擾兩位決賽者。7月9日,決戰時刻終于來臨,猜先結果李呂鎬執黑。雖然大貼日時代不少棋手更喜歡白棋,但李昌鎬一如既往覺得黑棋更有把握。從這意義上,李昌鎬猜得黑棋運氣顯得更好。
上午11點30分
序盤的進程進行得相當快,李昌鎬選擇迷你中國流布局,樸永訓悠然對之以二連星。樸永訓淺消黑棋下邊模樣,李昌鎬采取攻擊的態勢。不過,雙方的心境都很平穩,而且都很謹慎,只是相互試探幾手后避開了一觸即發的戰斗。研究室認為:樸永訓的實地似乎一度領先,但他補強中央的白棋,這樣雙方又回到均衡。在網上講解的崔哲瀚九段認為:兩位對局者虛虛實實周旋,局面處于微妙階段。
中午12點30分
李昌鎬走得相當厚實。對黑53、55補強的手段,崔哲瀚九段驚嘆地說:“李昌鎬九段正在展現什么是厚味的美學。”在半決賽,李昌鎬對付張栩時始終貫徹實利路線,但是對樸永訓并不拘泥于實地得失,豁朗地走厚實的棋。而樸永訓亦不慌不忙,悠悠牽制著厚味行棋。
下午2點30分
進入下午,樸永訓開始積極走棋,在上邊構筑了巨大模樣。這樣,棋局的焦點是;李昌鎬如何進行消空。對樸永訓的第72手,李昌鎬長考20多分鐘后,李昌鎬通過騷擾下邊的白大龍來尋找頭緒。從序盤至今,雙方一再冷靜克制,但是現在一場大戰勢不可免。
下午3點30分
樸永訓有利。因李昌鎬采取穩健的削空之策,白棋上邊的空膨脹起來。崔哲瀚九段認為:如果白棋在中央線勘好邊界,可以微細中處于領先。
下午4點30分
在樸永訓轉好的剎那,李昌鎬敏銳抓住右邊的先手官子,再次把局面扭轉成微細。此時焦點是黑棋在中央能圍多少目。目前上邊和下邊、左邊、右邊的形狀基本定型,但右中央一帶成為最大變數。兩位官子圣手在為半日嘔心瀝血,李昌鎬所不利是已經進入1分鐘讀秒,但樸永訓用時仍有半小時左右。崔哲瀚九段認為:微細中白棋稍好半目。
無比緊張的官子大戰后,樸永訓九段執白1目半戰勝李昌鎬九段獲得冠軍,這也是樸永訓第二次獲得這項世界大賽的冠軍。2004年第17屆比賽,樸永訓戰勝依田紀基首獲富士通杯冠軍,同時從六段直升九段,以入段第五年入神的速度更新了李世石保持(8年)的韓國最短時間升入九段的紀錄,樸永訓目前還是韓國最年輕的九段。
而李昌鎬半決賽艱難克掉張栩后,未能繼續上演“王者歸來”的一幕。目前李昌鎬沒有一頂世界冠軍,擁有的王位、王中王戰頭銜處境亦岌岌可危。在7-8月間這兩項賽事都將進入決勝局的較量,李昌鎬稍有閃失就會陷入無冠的窘境。李昌鎬最后一個世界冠軍是2005年的春蘭杯,此后兩年先后進人兩屆三星杯、一屆富士通杯、一屆亞洲電視快棋賽的決賽,但全部止于亞軍。過去李昌鎬進決賽即等于冠軍,現在這一神奇和運氣確實消失了。李昌鎬今年還有中環杯和三星杯要打,不知他能否找回已經失去三年的運氣和神奇。
這一局李昌鎬執黑始終走得厚實平穩,把局面引向他所擅長的官子勝負。在韓國李昌鎬號稱“神算”,樸永訓的綽號是“小神算”,但終局結果是小神算蓋過了神算。李呂鎬右上角的黑棋略有薄味,樸永訓敏銳地細切進去,把半目稍好的微弱優勢擴大到1目半。李昌鎬運籌官子可謂殫精竭慮,但還是未能彌補右上角的結構缺傷。而“小王子”樸永訓是很奇特的棋手,他從不在聚光中多駐留片刻。而人們稍微忽略的時候,他又倏忽放出耀目的光芒。
自1989年曹薰鉉首獲應氏杯冠軍起,韓國棋壇18年來獲得六屆LG杯冠軍、八屆三星杯冠軍、七屆農心杯冠軍、三屆正官莊杯冠軍、四屆應氏杯冠軍、三屆豐田杯冠軍、兩屆CSK冠軍、六屆亞洲電視快棋賽冠軍、四屆春蘭杯冠軍、八屆東洋證券杯冠軍、五屆真露杯冠軍、十三屆富士通杯冠軍等,國際比賽冠軍總數達到了6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