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圖:黑1、3星小目布局,黑5掛角后超大飛拆邊,是流行布局之一。由于日本著名棋手小林光一九段非常偏好該布局并將之發揚光大,所以被命名為“小林流”布局。
圖一:黑1拆后,右下角成為此時的焦點。白2大飛掛角,是比較溫和的態度,也是經過多位棋家實踐后,被判定為在大貼目棋局中比較妥善的一手。黑3尖應是最正統的下法,牢牢守住角地,并遏制白在這一帶的手段。白4拆二也是最常見的應手,看似狹窄,但堅實,有根據地,是所謂“勞逸相關”的地方。
圖二:白拆后,黑1立刻緊緊逼住,幾乎成為本局面下的“只此一手”。如在左上掛角或其他地方行棋,被白在A位一帶掛角或B位拆二,右面將成為白棋的勢力范圍,局勢也立即顯得悠長,這是有大貼目負擔的黑棋所不愿意看到的;而黑1逼后,對白的拆二尚有種種的攻擊手段,這是典型的“急場”,是不容錯過的要點。
圖三:黑1逼住后白如脫先,黑有A點待白B擋住后C點蓋封鎖或D長急戰的下法,以及2位鎮頭“寬攻”等手段(以前本刊曾有專題講解此變化,這里不再詳述)所以白不能脫先。白2跳補是最多見的應手。如果黑直接在3位應一手,白已經先手緩解了黑的急攻手段,白4就可脫先反擊(白4也有在E、F的選擇,尚無定論)。

圖四:黑脫先在1位掛角,是最初的下法。白2飛先手,黑3要應。
圖五:前圖白2時黑如脫先,則本圖白1飛是極大的先手便宜。以后白3位一帶有子后,白A、黑B就成為白棋的權利。這樣不但黑子的結構顯出薄味,黑子也變成了“靠近白厚勢”的惡手。

圖六:白1、黑2之后,黑@的構陣的弱點——A位的價值無形中就被降低了不少。因為此時白如在A位打入,黑只需在B位簡單壓住,由于黑2一子的存在,白在下方的行動將受到鉗制。此外,一旦時機成熟,黑C、白D、黑E的突襲將非常嚴厲,而白棋即使對此心知肚明,卻苫于沒有合適的、高效的補強方法。因此,不少棋手認為,白1、黑2的交換,不見得是“先手便宜”。而自如在其他地方打人,因既無法對黑造成特別大的傷害,而且還可能落后手,以及有與右面白棋被黑纏繞攻擊之虞。因此,對白的跳,黑棋脫先搶占大場的下法是完全可行的。

圖七:對白的跳,黑脫先并無不可。但在1點試應手,有趣,是后來開發出來的手法,也是現在非常流行、本期研究的重點。
圖八:黑1點時,白2爬是一法。此時黑3轉到左上掛角是后續的著手。白4大致要應(白4也有在A、B一帶夾擊的下法)……
圖九:白1黑2的交換,如前所述未見有利。尤其本圖有了變換后,將來黑4以下的狙擊手段將更顯嚴厲。所以對黑的掛角,白在左上角應也是必然。
圖十:黑l立即沖斷,是連貫的構思。黑一子正好起到了“引征”的作用。右下一帶黑子力占優,白無法正面作戰,白4枷本手。以下至12補,基本必然。其后由于白A的弱點,黑有B、C的先手。

圖十一:前圖白12也有在1位虎的下法,優劣難說。好處是對黑一子壓力增大,壞處是被黑2點到一下,對中腹有些影響。
圖十二:(續圖十)黑1跳起是必需的一手。如稍一疏忽,被自在A位打入掘地,則右下的成果減半。局面至此,可說都是按黑的預想進行,也有不少高手判斷黑優勢,但從筆者的實踐來看,其后黑意外地不是很好把握。黑下方雖然不小,但已大體定型,雖然還能擴張,但已不成為焦點。而棋盤的其他地方白占據主動。尤其是白在B位一帶投入后黑一子更是“跑出無味,棄之可惜”。所以對圖十的下法,雖說眾多高手都表示贊賞,筆者還是心存疑慮。
圖十三:黑1白2交換后,黑3回補,是筆者實踐中效果較好的下法。或者說比之圖十更適應筆者的風格。以下白4大致要在上面拆,黑5掛角,先搶大棋。右下白棋并沒有太理想的定型方式,而A位的弱點,總是白棋的負擔。

圖十四:黑1點時,白2粘,是另外一種應手,也經常見到。如此黑3大致要補。其后白4跳起,扎扎實實。首先讓黑1一子變成損招;其次防止了黑在A位飛搜根或B位靠壓縮等手段,并且瞄著C位的掛角,是厚實的、“后中先”的一手。
圖十五:由于白補得很厚,黑如A位守角照應一子,稍有“重”的感覺,一般都是在1位搶先掛角多見。以下白有B、C兩種應法。
圖十六:黑1掛角后白在2位一間低夾,是現在最流行的也是演繹得最多的一種下法。黑3抓緊時間在此處刺一手,是已經成為定式化的下法。白4只能粘住。黑5進角,徹底地撈取實地。
圖十七:(續前圖)獲得先手后白棋如在1位掛角,是現代圍棋認為不怎么好的一手。黑在2位(或A位應),求之不得。白如普通3以下構陣,則以后黑在B位打入,由于有C的弱點,白無法對黑展開有效的攻擊。嚴格說來,白1之后,白沒有和左上角筑成理想結構的手段。
圖十八:黑1跳出后,白一定要在2位掛入。如在其他地方行棋,被黑走到這里,將不能滿意。黑3壓,緊湊,也是和黑相關聯的一手。

圖十九:黑1壓后白在2位點角,轉換,是曾經見過的下法。此局面下黑3擋比較好。以下至13是正常的定型,白(壘)一子活力已失。更重要的是,全局形成小塊割據之勢,黑實空領先且更厚實,也更有發展性。白無法滿意。
圖二十:白2扳起正面作戰,黑3虎下,忍受被白4先手打成愚形。白如6位粘,黑7斷后,白8只能俗打。黑11、13都是很舒服的下法,其后15立下,要緊!自如16擋,黑17、19一路扳粘是雙先官子。黑子的作用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黑21搶到絕好的拆兼逼,可期待對白左上的收刮。本圖黑順風滿帆。
圖二十一:黑1、3扳粘后,白4大致要在上面拆,這樣白的活力也體現出來。A位雖然有20目以上的價值,目前還不急。白4也有更深入一些的,不過本圖的位置是一般分寸吧!此形在實戰中也見過多次,其后的進行沒有一定之規。黑也有1、3不走而直接在4位左一路逼的,那樣白勢必會設法在右上角做點文章。變化復雜,限于篇幅,只能割愛了。
圖二十二:黑1、3壓虎后,白6接在外面,也是曾在實戰中出現過的下法。以下黑7渡,白8飛下。看似不錯,但黑A投入后,白似無有效的攻擊手段,給人一種“花架子”之感。

圖二十三:也見過白6、8、12的下法,但白上方的模樣總給人一種薄弱的感覺。由于全局黑已占三角,一旦侵入后白沒有有效的攻擊手段會立刻面臨實空不足的危險。
圖二十四:白4打到一下后看輕右面,先占6位大場是李世石下出來的。黑7渡(由于本圖白A、B等處有先手,黑7也有低一路C位飛的下法)本圖局面悠長,勝負要由后半盤決定。
圖二十五:黑1掛角時,自在2位一帶應是看重左面的下法。黑3也可以往A刺和白B交換后再在上面拆回,以后白4掛人后按圖二f進行。但如本圖亦可。以下至29是定式一型。29補后黑上方模樣頗具規模,并有C點的后續手段。白D擋,黑E托。由于有B的弱點,白吃不住黑棋。

圖二十六:前圖黑23斷時,白如24吃住,則黑有25以下的手段。以下變化復雜,但至31大致如此。其后白34動出后,將形成黑白各吃3子的轉換。這兒個圖黑都不壞,所以白2應黑1掛角的下法近年來已經少見了。

圖二十七:白4的掛角以在5位為好,其他各處都嫌松。比如本圖在4位高掛,黑就算在A位單關應即可滿意,但在5位托立更緊湊。白4如在6位打入,則有對角上的侵分力度不足之感,黑一子本是可棄町取,白離之越近,則其子越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