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和溫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2007民營企業對話世界500強”活動2007年11月28日在溫州市大會堂開幕。在黨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正闊步邁向第三次跨越的民營之都溫州,再次迎來了一場思想的盛宴和合作的盛會。此次盛會吸引了國際金融公司、通用集團、匯豐銀行、可口可樂、比利時英博啤酒集團、瑞士銀行等40多家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國際知名企業以及世界行業龍頭參加。其中有正泰、奧康、莊吉、紅蜻蜓等150多家溫州民企參加“2007民營企業對話世界500強”的系列論壇、推介活動。
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全國人大常務委員、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石廣生出席了本次活動。浙江省副省長鐘山,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北京市副市長孫安民等致辭。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滿致歡迎辭。
高層言論:民營企業是生力軍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石廣生在開幕式上作了精彩演講。石廣生說,外商投資企業已在中國取得巨大的成就,在獲得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一支重要力量,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生力軍,近幾年的發展充分顯示了中國民營經濟素質和發展潛力。他希望民營企業與跨國公司的合作與發展要著眼創新,著眼于社會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著眼于發展為民,著眼于合作共贏,更好地實現相互合作、優勢互補、長足發展。
鐘山副省長在致辭中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表示祝賀。他說,浙江省是中國大陸經濟發展最快、潛力最大的省份之一。這次對話活動為浙江省的民營企業提供了良好的平臺。相信通過這次對話活動,必將加快浙江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品牌創新、管理創新和發展模式創新,進一步推動浙江民營企業與世界500強企業和跨國公司之間在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溫州市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滿說,溫州是一個活力四射的城市,是一個民營經濟發展走在前列的城市。民營經濟已成為溫州發展的最大品牌,已成為推動溫州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發展民營經濟,已成為溫州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已成為溫州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王建滿指出,現在,溫州的發展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溫州的民營經濟,正加快升級換代,創造新的輝煌。目前,一大批溫州民營企業主動聯手國際大公司、大集團,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分工,呈現了“民外合璧”促跨越的新亮點,一大批溫州民營企業苦練內功、做強做大,積極尋求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對接,呈現了“民企上市”促跨越的新熱潮,一大批溫州民營企業依托大專院校,積極搭建自主創新平臺,積極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發展新興產業,呈現了“創業創新”促跨越的新景象。
企業心聲:建立中國品牌聯盟
“我們有很多企業的管理體系和質量標準都達到國際水平,遺憾的是,他們一直給跨國公司做貼牌加工,真正走出去的時候沒有品牌影響力。因為銷售渠道控制在跨國公司的手里。”荷蘭中國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裁王晨在論壇上談到。很多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把重心放在與跨國公司的合作上,而荷蘭中國城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裁王晨卻有自己的見解。在他看來,中國產品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影響力,就要建立自己的品牌聯盟,建立自己的銷售渠道。因此,這幾年來王晨一直在醞釀著建立中國產品品牌聯盟。
這一次,王晨帶來了荷蘭中國產品分撥中心的招商項目,向溫州具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進行招商,涉及眼鏡、服裝、鞋類、打火機等多個領域。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的招商對象必須是在質量上達到國際標準的企業。王晨認為,荷蘭中國產品分撥中心的建立就相當于在歐洲設立了品牌展示窗口,而高質量的要求也必然能整合提升中國產品的品牌形象。
正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南存輝認為,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有了能力后,不要保守,應努力轉變運營模式,向資本經營跨越。實力強的民營企業應該積極走出去,在外設立工廠,或聯合國外的一些大公司,收購一些國際品牌,整合國外的資源,民外合璧。
來自溫州的本土民營企業家奧康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王振滔說“5月23日我們鞋類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百麗’上市,不到半年時間,股價的市值就上升,在我們行業當中振動非常大,溫州如果有四五個‘百麗’這樣的企業就夠了。”王振滔透露,對于溫州企業來講,上市是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手段,在未來市場,走品牌之路,資本之路是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
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也認為,民營企業要通過國際化創立國際品牌。十七大報告里關于對外開放有一個提法,即培育國際知名品牌。他認為過去說的只是創造自主品牌,而這次中央卻明確提出培育國際知名品牌。
專家視點:民外合璧 取長補短
“中國并不缺資金,缺的是什么?一是研發,二是內部管理,三是市場。我們不少企業有個通病,什么事情解決不了,找市長,找書記去,不知道去找法律,這讓我們很多企業吃了虧。從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經營管理理念上,我們跟國際市場還差了一截,需要外援性的資本。所以我很贊同溫州以民引外,這很科學。民營企業跟國際資本合作,跟外資企業合作,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僅是資本對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理念、文化、法律各方面的對接,如果就資本談資本是很難談的。”這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保育鈞在會上的精彩發言。他認為民營資本與外國資本合璧,取長補短,強強聯合,推動民外合璧混合型經濟大發展,努力走出一條民營經濟與外資經濟、內源性經濟“雙輪驅動”的發展新路。
中歐國際商學院副院長、中國民營企業研究中心主任張維炯認為,有很多民企對國內市場把握比較準,有很多優勢,但走向國際時卻不能將優勢復制。這是由于這些企業在走向國際時,缺乏明確戰略,缺乏對市場環境的足夠認識,缺乏對自身的客觀分析。因此民企在國際化戰略中要考慮當地經濟、文化、法律以及當地的經濟發展等情況,關鍵要把企業優勢和當地市場環境、市場需求結合,找出最佳的市場定位,復制優勢。
此次加強與世界500強的交流與合作,對提高民營企業國際化水平、推動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舉辦民企對話世界500強活動,能夠促使政府部門為企業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推動更多的民營企業與跨國公司對接合作,能夠促使溫州民營企業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轉型,學會與跨國公司進行更好地合作交流,能夠促使溫州的企業家更好地學習借鑒先進的理念,推動企業不斷地進行市場、技術和管理創新,從而進一步做強做大做優民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