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海關總署公布了2006年度進出口企業“紅、黑名單”,天津市13家企業入選“紅名單”,為歷年之最。
據天津海關企業管理處負責人介紹,自海關總署組織開展進出口企業“紅、黑名單”評定工作以來,為使更多天津市的企業進入“紅名單”企業行列,天津海關將關區業務量大、管理較規范的大、中型企業作為“紅名單”企業的培育對象,實施客戶導向管理,不斷加大培育和發展的工作力度。2002年,天津海關自主開發了《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今年又根據企業的資信程度和存在的監管風險,建立了企業資信檔案,進一步完善了《企業信息管理系統》,為進出口企業“紅、黑名單”的評定工作提供信息和評估支持。守信用的企業在檔案中將保持良好的信用記錄,從而幫助其入選紅名單企業,真正享受到實惠,而對低資信企業,不僅存在入選黑名單的危險,海關還要加強監控,加大其失信成本,從而震懾與懲治不法企業。
據了解,“紅名單”是海關對企業良好的誠信守法程度的認可,被評為“紅名單”的企業可享受到海關優先派員到企業查驗進出口貨物、根據預約在非工作時間和節假日優先辦理加急通關手續、進出口“海關必驗商品目錄”中的商品可免予化驗、實施“先放后稅”等一系列便捷措施,大大加快了企業通關速度,降低了通關成本,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
對“黑名單”企業,則會被調整為海關D類管理企業。在全國海關實施布控重點監管,不予辦理新的加工貿易合同備案,進出口貨物逐票開箱查驗等,使企業深刻體會到違法行為帶來的沉重代價,也對其他企業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進出口企業“紅、黑名單”評定工作開展4年來,天津市已有32家企業入選“紅名單”,并呈現逐年遞增趨勢,今年達到歷年之最,“紅名單”企業總數在全國41個參評關區中位列第六,反映了天津企業良好守法狀況和不斷增強的整體實力。